刘旷
不同于万科泊寓这样房地产开发商旗下的长租公寓,独立发展起来的长租公寓品牌蛋壳公寓,本来手里并没有掌握房源。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房屋租赁市场中,“高收低租”的二房东模式成了蛋壳公寓的必然选择。
2019年虽然蛋壳公寓的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蛋壳公寓的租赁费用和折旧及摊销费用比收入增速更快。收入增速还比不上费用的增速,带来结果就是亏损不断扩大。就像倒置的漏斗,正常情况下,蛋壳公寓赚钱的速度实在很难赶上亏钱的速度。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以来蛋壳公寓的亏损在不断扩大。到2019年,蛋壳公寓净亏损已经高达34.4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5倍。而推动蛋壳公寓费用飞速上涨和亏损不断扩大的背后,是其毫不掩饰的疯狂扩张欲望。
2019年初,蛋壳公寓以2亿美元全资收购长三角地区知名长租公寓运营商,加快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扩张的步伐,截至2019年12月31日,蛋壳公寓的公寓单元数量增长至43.8万套,这个增长的基础,是蛋壳公寓2019年将业务范围拓展覆盖至苏州、无锡、西安和重庆等13个城市。
扩张的幅度越大,蛋壳公寓需要花出去的钱自然就会越多,而它的亏损当然也会随之扩大,从外在表现形式来看,这和移动互联网风口那几年的“烧钱”玩法如出一辙。而在移动互联网风口的背后,是来自资本风口的支持。
蛋壳公寓疯狂扩张的底气,实际上也是来自资本市场的看好和支持。
蛋壳公寓的扩张已经陷入了疯狂的境地,但长租公寓企业“一哥”自如公寓,可能还要比蛋壳公寓更疯狂。
有别于房地产开发商们的集中式运营,自如公寓是分散式长租公寓运营商的代表,也即是“二房东模式”的首席代表。所谓分散式运营,就是寻找分散的愿意出租房屋的房主,整合房主房源再进行重新装修后出租。虽然这种模式的“重资产属性”要比传统中介高出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其依然没有脱离租房中介的范畴太远。
作为链家内部创业项目,2011年5月24日,自如公寓业务正式启动,链家出身的自如公寓,做起分散式长租公寓自然得心应手。
而自如公寓也笃信长租公寓行业的市场前景,自如公寓CEO熊林曾在一次论坛上这样分享自己做自如的心得:“我自己以前做咨询顾问,在IBM任职期间,给链家做咨询后入职链家,但对经济业务不太感兴趣,花了半年时间寻找新方向,觉得租赁机会很大,利用链家现有的资源,每年可以成长40%,这对于一个做战略咨询顾问的人来说是很大的宝藏,于是一头扎在里面。”
然而,伴随着自如公寓的高速增长,伴随着“自如与非自如”市场格局的巩固,它的运作模式引起后来者们的竞相模仿,自如公寓固然成为了行业内一些标准的确立者,但同时也不可避免成为了负面舆论集中攻击的标靶。
2017年以来,长租公寓行业“隔断间”等乱象频发,负面舆论的大部分火力,都集中在了自如公寓身上,伴随着2019年自如公寓的加速扩张,这些负面舆论达到了高潮阶段,不过空穴来风,并非无因。
2019年加速扩张之后,迫于疯涨的资金压力,已经在两轮融资中拿到大笔资金的蛋壳公寓,仍然走上了上市融资之路;相比之下2019年拿到融资比蛋壳公寓少的自如公寓,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上市融资的欲望。
蛋壳公寓不惜“流血也要上市”,自如公寓却对上市唯恐避之不及。可能自如公寓之前的融资规模更大,钱还没花完,家底厚资金充盈,让它有了比蛋壳公寓更充足的底气。但更重要的是,自如公寓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赚钱,这种赚钱的渴望甚至有些让它不择手段。
继在北京实现盈利之后,2019年自如公寓在上海也实现了正向盈利。而自如公寓盈利的手段非常“朴实无华”,那就是直接涨价。
无论名声有多差,目前看来比起在美股中深陷泥潭、融资艰难的蛋壳公寓,盈利能力强大,并且有大笔资金入账的自如公寓,在接下来的扩张中显然弹药充足,优势更加明显,也会有更多的大动作。
其实在蛋壳公寓和自如公寓的疯狂扩张背后,是行业大调整的巨变格局—长租公寓行业逐渐进入巨头竞争时代。
从2017年的“长租公寓爆发元年”开始算起,关于长租公寓这个行业,和关于行业发展前景的争议,已经持续了3年多的时间。单是在房地产行业内,不同的“大佬”们对长租公寓的看法都无法达成一致。
在巨大的争议声中,长租公寓行业迎来了空前绝后的融资高峰期。但紧接着随监管趋严,投资者们的激情骤然冷却,2019年行业发展迅速回归理性。在行业降温,投资者趋于冷静的情况下,长租公寓行业融资金额整体减少成为必然结果。
在融不到钱的情况下,很多长租公寓小企业难以为继,2019年媒体公开的陷入资金链断裂、“跑路”、倒闭等公寓数量高达52家。 但整个长租公寓行业的局势,其实是“冰火两重天”。缺乏资金的小企业陷入倒闭潮,拿到大笔资金的头部企业,却迎来了并购狂潮。包括蛋壳公寓收购爱上租,也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产物。很显然,在加速清洗中小企业和头部企业掀起的整合并购潮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行业集中程度上升,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自然也就会进一步加剧。自如公寓和蛋壳公寓的疯狂扩张,本质上就是在抢地盘,扩充势力范围。与此同时,政策一方面不断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租售并举”,另一方面却在持续加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行业规范不断健全。
对长租公寓行业而言,结合政策面和需求面的宏观环境看,这就像是套在身上的枷锁在不断收紧,但美妙的前景却在不斷地迷乱心神,头部企业行为显得有些癫狂,就并不特别显得让人意外。
住房涉及到人的基本需求,盈利空间从来不用过多怀疑,但是如果缺少适当的约束,其中的贪婪和血腥永远都会让人毛骨悚然。好在长租公寓市场的无序竞争阶段,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一方面,2017年以来长租公寓市场加速发展,在行业乱象频发的同时。行业秩序逐渐地得到规范和整顿。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自持方式成交的租赁住房用地,以及相关部门主导的用于建设租赁住房的集体建设用地、纯租赁用地、人才专项租赁用地等不断推出,从2020年起这类土地上建设的租赁住房将将相继进入市场。
所以2020年行业格局必然会进一步调整,长租公寓企业们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过相比起蛋壳公寓、自如公寓这些分散式长租公寓运营商们,像万科泊寓这类自持开发商,明显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可能在竞争中将会取得更多的优势。
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不管谁在台上唱主角,长期公寓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都是满足人们的租赁住房需求,抓住这个核心要点,不断提高自身运营能力,长租公寓企业才能保证自身长期稳健发展。其实这也符合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不断向解决“住有所居”问题的方向靠拢。
而在这样的趋势中,像蛋壳公寓、自如公寓这些行业头部企业必须尽快转变经营思路,加速运营服务转型。
2020年之后更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竞争环境,必然将会对这些长租公寓头部企业带来严峻考验,行业也将迎来真正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