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 赵炜
相比传统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科幻作品并不算太多。20世纪90年代,人教社語文实验教材曾选入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节选);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选入星新一的《喂——出来!》;统编教材六年级选入阿西莫夫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七年级选入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此外,统编教材用“1+X”的方式推荐了一些科幻作品,比如,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在专门的“名著阅读”板块,推荐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阿西莫夫的《基地》等科幻名著。现在国内外优秀的科幻作品很多,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为什么统编教材要选入《带上她的眼睛》?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适合青少年阅读?科幻作品应该怎样教学?下面笔者从教材编者的角度,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为什么教材要选入科幻作品?选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专门设置了一个“科幻探险”单元。为什么设计这个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历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福祉,让我们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境界。科学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善于求知、乐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怀疑、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科幻作品站在科学的肩膀上反思现实,想象未来,优秀的科幻作品以其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前瞻意识、奇幻的想象构思、深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拓宽精神视域,提升思想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材选入科幻作品,遵循的基本标准是“文质兼美”。简单说,“文”指作品的语言表达要规范、优美,足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艺术形式要有特点,体现作者思维的独特性,吸引学生去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比如《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不同于立足现在幻想未来的作品,它是站在未来的视角反思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构思上的奇妙。“质”指作品内在的意蕴、情感、哲理等。不同年代对于作品“质”的评判标准有一定差异,体现出时代文化的变迁,有选择性。但是,一般而言,要考察的有以下几方面: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是不是主流的,能否体现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反映时代精神;作品包含的文化观念是否立足民族传统,有文化自信,同时又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格局,有反思批判的眼光,能够展现时代文化特点;作品中所涉及的知识是否具有科学性,能否反映各领域较新的成果;等等。
科幻作品是基于科学的想象,它不一定能准确预测未来科学的发展,但一定是基于现有科技对未来科学的想象和展望。用审慎的眼光看,它可能也会有科学想象上的“漏洞”,但这必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而不是粗制滥造、随心所欲的,这就将科幻作品与魔幻、玄幻类作品区别开来。教材在选文时,常常强调选择经典作品,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阿西莫夫的《基地》。前者创作于19 世纪后半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凡尔纳的小说利用气球、潜艇、蒸汽机,带着读者去探索无名岛屿和异域国度,充满奇幻色彩。后者创作于20 世纪40 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现代宇宙航行学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更早就已留下“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的声音。阿西莫夫以其非凡的想象和科学素养,创造了一个恢宏无比的太空帝国。这些经典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反映出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折射出作家的经验、阅历,对人生、世界的理解,等等。这些作品又具有时代的超越性,如《海底两万里》中,对海洋知识的介绍,对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科学知识的介绍,在今天看来早已不再神奇,但它对时代科技前沿的把握、对未知领域的瑰丽想象以及对人性的永恒探索,使其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
国外科幻文学发展历史比较长、起步比较早,优秀作品很多。随着我国科技文化实力不断增强,在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领域的探索走得越来越远,憧憬也不断丰富,这些也必将反映在科幻作品的创作中。期待我国出现更多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科幻作品,为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适合青少年阅读?
除了作为课文的科幻作品,统编教材也利用“阅读提示”“名著导读”等板块推荐了一些科幻作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科幻作品进行阅读。究竟什么样的科幻作品适合学生阅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适合阅读的科幻作品当然应有所不同,所以现在提倡“分级阅读”。比如,低年级小学生可阅读科幻童话、科幻寓言、短小的科幻故事;高年级小学生则可以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星新一的短篇作品等;中学生的选择就比较多了,可以阅读各种篇幅的科幻小说,名家名作如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刘慈欣的《三体》和《球状闪电》,还有不少短篇科幻小说等都可以阅读。
一般而言,推荐给青少年阅读的科幻作品,在结构上不能过于复杂,主题更不能晦涩难懂,而要选择那些可读性强,能够让学生读懂,并能进一步开拓或者深化其精神世界的作品。
科幻作品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两方面的特质。
从科学性上讲,科幻作品涉及各领域知识,知识过于深奥,会形成阅读的障碍,影响阅读的快感。不过,也并非要将科技原理准确弄懂才能开始阅读,而是说,学生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常识体验,初步理解这些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优秀的科幻作品往往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比如,《海底两万里》中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带上她的眼睛》涉及地质、物理、化学等知识。与一般的科学读物不同,在科幻作品中,科学知识是通过作品虚设的意境、奇幻的想象、扣人心弦的情节等表现出来的,更容易让学生领略到科学的美和知识的力量,点燃他们探究科学的热情。科幻作品又具有对现实的超越,对科学前沿的把握,对人类未来的想象,更容易让学生反思科技的作用,逐渐养成科学思维,理解科学伦理。
从文学性上讲,优秀的科幻作品是用想象和意象,对人生苦乐、人性善恶进行展现,对本源和未来问題展开哲学思考。科幻作品历来有两大经典主题:太空探索和生命智能。前者以宇宙为背景,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广度;后者以人性为核心,探究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度。优秀的科幻作品,必然能让学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受到启发。比如星新一的《喂——出来!》,学生可以从中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可以感受人性的复杂,对世界有更多样的理解;可以展开想象,思考地外文明……又如刘慈欣的《朝闻道》,学生可能会对未知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会因人类天才为“闻道”不惜站上真理祭坛献身而感动;可能会由那位原始“望星人”而重新认识柔弱而坚韧的人类文明,进而思考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当想象进一步扩展,可能会不由得去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的奥秘这些似乎虚无缥缈的问题。再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带领学生在纵贯几万年的银河帝国兴亡史中,探查人性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的互动和影响,令人不由臣服于“心理学史”的强大力量,潜心思考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那本《银河百科全书》也成为未来文明的希望,扎根在学生心中,吸引他们去探究无尽的知识和真理。
三、语文课堂上如何教学科幻作品?
对于科幻作品,北京景山学校周群老师曾经提出两种教学模式:一是立足语文学科,以阅读和创意写作为抓手,开展科幻教育;二是类似STEAM科幻选修课的模式,以科幻主题整合、打通各个学科。[1]第二种教学模式显然更能充分发挥科幻作品的教学价值。但是,语文学科在科幻作品的教学上,也有其独特的目标和优势。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抓住科幻作品的特质进行教学?教学时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谈谈看法。
首先,要扫除科学知识上的障碍,让科学知识助力作品的理解。
不同于科普作品运用浅显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科幻作品中的科学知识往往隐含在内容和情节中,是默认已经理解的知识。学生若无一定的知识储备,必然难以理解。比如《带上她的眼睛》中,对于“落日六号”的遇险经过及其后来处境的描写,便涉及地质、物理、化学等大量知识。选入教材时,因为篇幅限制,对这部分内容作了大量删减,只保留了必要的交代性的内容。粗略浏览相关段落,对这些科学知识“不求甚解”,只是形成“危险”“惨烈”的概念化的认识,当然不会影响对作品整体大意的把握,以及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基本理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把握地心的密度、温度、成分等相关知识,学生对“落日六号”的险境才能有真切体会,才能切身感受到地心深处极端幽闭、孤独、压迫、危险的氛围,增强“末日体验”[2],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领航员的内心以及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时,对作品的理解,才能从概念化的“感受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感受领航员勇敢、坚强、乐观、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品质”中突破出来,解读出作品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当然,并不是说对于科幻作品中的所有科学知识都要穷究,才能解读作品,这是毫无必要的。语文课堂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本质上是为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品语言形式特点服务的,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基本原则。
其次,突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解读模式,挖掘科幻作品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科幻作品以小说为主,不少教师习惯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解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的依然是一般的小说阅读方法。如果教师能够牢牢把握科幻作品科学性和文学性两方面的特质,往往能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挖掘出更为丰富的教学价值。比如《带上她的眼睛》,按照刘慈欣本人的说法,他想在这篇小说中传递出一种感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从题材看,小说表现的是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人类目前实际能够抵达地球的最深处不过12000 多米,与浩瀚的外太空相比,地心实在是逼仄、神秘而难以触及的。通过阅读小说,我们会注意到,作品前半部分主要写领航员小姑娘对现实世界美好的强烈向往。这种向往其实很简单,是广阔草原上的一朵朵小花,她细致到发现每朵花的区别,给它们一一取了名字,她不想错过月光的一丝浪漫,不想错过鸟儿的一声鸣叫……对于一切细微的美好,她都放大了自己的感官体验沉醉其中,而这些美好却是我们普通人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作品后半部分,写航船失事的惊心动魄,写小姑娘的险境和命运,这时残酷凸显出来,与之前的诗意和唯美形成强烈反差。学生此时才猛然感受到那种美好的体验竟然是一种“末日体验”,死亡尚且能让这种痛苦瞬间灰飞烟灭,领航员却不是身体的死亡,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将在终极孤独中度过余生,这种体验无疑更加残酷。在这种极端情境下,领航员展现的是自己作为普通人的情感,有留恋、有忧伤、有无奈、有顺其自然,而在一种认命般的淡然中,人性的光芒却自然而然地绽放出来——人类太渺小了,在未知面前只是沧海一粟,人类科技在未知不可控的伟大力量面前更是不堪一击。然而,人类文明能够延续并不断发展,正因为其保留了精神和信念的种子,这种精神是把个体放在人类整体命运中来观照的自觉和信任,是印刻在普通人骨子里的英雄情怀,是对命运坦然接受、对美好无限向往的崇高之美。再进一步想,这与我们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精义不也是一脉相承吗?这种精神可以解读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参赞天地之化育的精神,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的具体实践活动,对作品的解读逐层深入、逐步扩展。
最后,与其他作品形成合力,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开放的科学教育。
语文课堂上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科学类作品。教材中除了科幻作品,还选入了一些反映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传记、散文,如《邓稼先》《太空一日》《伟大的悲剧》,介绍科学知识原理的科普小品、科普说明文、科技论文,如《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在》《宇宙的边疆》,以及文言文《河中石兽》等,并推荐了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多种门类的科学作品可以形成一种合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比如,将《太空一日》与《带上她的眼睛》进行比较阅读:前者是纪实性作品,后者是科幻小说,“落日六号”的遇险经历及其处境虽然都是幻想出来的,却让人觉得真实。那么,科幻小说的“真实感”来自哪里?可以将《伟大的悲剧》与《带上她的眼睛》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主题内涵上的相通:两部作品都给读者带来一种悲壮的美感,这种悲壮之美是什么?可以扩展阅读刘慈欣的其他短篇小说,如《乡村教师》《朝闻道》等,交流讨论:领航员、乡村教师、献身真理祭坛的三百多位天才,他们让你感动吗?他们的人生选择带给你的启发是什么?可以开展“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原理”分享会,引导学生就一些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或者就作品中的“科学漏洞”进行质疑,写成一篇科普说明文,同学之间展示分享。还可以从作品出发,作哲学思辨,进行社会考察,开展文化比较,等等。总之,科幻作品的教学,可以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形态。
科幻作品站在科技的肩膀上,对“人”以及人类文明的各种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乃至重新建构,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遐想、对理想的追求,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优良载体。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科幻作品的大繁荣,在当前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理应有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进入教育者的视野。语文学科也必然能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以科幻作品为载体开展更为开放、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