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时候,她看见杂志里的一幅画,非常喜欢。那是一个礁石上的少女,穿着粗布衣裳,那双清澈又略带忧郁的眼睛里,充满着对远方的渴盼和向往。那本杂志的封面上,是一位靓丽女孩儿的照片,女孩儿倚在琳琅满目的橱窗边,洋气、时尚,笑容甜美。这两个画面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她是个孩子,只是感性地喜欢那幅画,也没有去记住作者是谁。一年又一年,那幅画在她脑海里萦纡不去。她渐渐长大,她想知道那幅画的作者是谁。但是,找不到那本杂志和画了。甚至,她写下了一首诗:
那个礁石上的孩子,
她在等消息吗?
海鸥一群群飞起来了,
她在等船吗?
船一艘艘过去了,
浪花浸湿了她的鞋子。
二十年后,她研究生毕业,拒绝了家里安排好的待遇优厚的工作。只身来到一个她向往的城市,做了一家艺术杂志的编辑。在人们的眼中她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儿。她衣着朴素,长得很周正,从不涂脂抹粉,一贯素颜示人。但是,她却肯花上千元去听一场音乐会,或去看一场艺术展览。她的稿件常常视角独特,语言清新,有读者说看这本杂志就是要看她的文章的。
她有时实事求是,对一些庸俗的艺术现象尖锐地批评,弄得当地的一些艺术团体很没面子。领导委婉地提醒过几次,她依然我行我素。她有很多搞艺术的朋友,其中有不少年轻的小伙子,但是,任何一个都成不了她的男友。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就如同那个礁石上的少女,孤独地执着地望着远方,在期盼什么。
那天,她去采访当地的一位画家。这画家据说很另类,出名甚早,却老不走红。画家平静地画了二十多年了。其实,他那些作品,同行们内心服,说得最多的就是“气息很好!”气息,就是格调就是意境。画家总是埋头在他的工作室,很少和外界接触。甚至,有记者联系他,要采访他,他也拒绝。没有炒作,没有互相的帮衬,很难红的。
“不能遗漏真正该采写的人。”她一直这样对自己说。其实,有人主动联系她,讨好她,甚至开出条件,希望她去采写,她都漠然置之。
她拨通了画家的电话,画家居然爽快地答应她去采访。其实画家很关注他们的杂志,看过她的不少文章。果然,他没有失望,眼前的女孩儿,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做了功课,不造作,不卑不亢。于是,画家跟她谈了好多,甚至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旧作都拿出来给她看。那些旧作,如珍珠一样,静静地躺在他的工作室。有的是他认为的好作品,但没有人赏识;有的是他自己真的喜欢而不舍得出手的。
当他翻开那二十年前的旧作《礁石上的少女》时,她惊呆了。原来,作者是他。她告诉他,她七岁时就看过这幅画。这幅画已经伴随了她二十年。那画中人的目光、心绪和画营造的那种氛围一直伴随着她。
他们开始了交往。后来,她知道,画的模特就是他曾经的恋人。他们青梅竹马,一起下乡插队、返城。他画下最真实的她。在蹉跎岁月里向往着远方的她,迷惘的她。后来,恋人去了国外。当她回来时,曾经的那个清纯、朴质的少女变了。当衣着华丽一副见过大世面的她邀请他去国外发展时,他拒绝了。后来,他就藏起了这幅画,至今仍孑然一身。
后来,他们恋爱了,不顾近二十岁的年龄差热恋了。他想以她为模特重画一幅,她说不必。“没关系,我喜欢那幅画,你画的不仅仅是她,从那幅画里,我看到了无数个她,看到了一种共同的心绪。”她说。
“走,我们看海去!你不能老待在画室里。”结婚后,她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