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情况分析

2020-05-29 08:12范小秋李志胜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苏州市高质量发展

范小秋 李志胜

【摘 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对开拓新技术、引领新产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只有不断集聚高层次人才,才能构筑自主创新高地。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情况,透析领军人才政策作用,为兄弟城市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建议苏州市要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苏州市;领军人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领军人才在集聚中高端产业、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近年来,苏州市大力引进、集聚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层次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目前,全市自主申报立项市级以上领军人才2 341人次,其中引进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人才(简称姑苏领军人才)1 206人。

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科技领军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所以作为人才金字塔的顶尖,科技领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科技人才的层次和质量、竞争力的大小和科技水平的高低等。陈文等人通过分析研究江苏省内58项领军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后发现,各类政策贴合时代要求并不断优化,以便能挖掘出更加优异的人才,然后提出未来江苏的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体系6个优化方向。本文通过研究苏州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情况,透析苏州领军人才政策,为兄弟城市提供借鉴。

2 姑苏领军人才引进基本情况

自2007年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政策以来,全市共计引进立项1 206人。其中,创业类人才1 092人、创新类人才114人;拥有博士学历或学位952人、硕士学历或学位248人。十亿级企业超过30家,上市或新三板挂牌34家,540多家企业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占全市有效高企业总数的12%,27家人才企业入选苏州首批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占培育企业总数的71%。本报告以2016—2018年引进情况为例,展开具体分析。

2.1 人员数量分析

2016—2018年,全市共引进姑苏领军人才465人,其中创业类人才392人、创新类人才73人,具有博士学历或学位的有357人。这3年分别立项125人、146人、194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4.6%。工业园区、张家港、昆山位居人才引进前3位,占引进总数的50.8%。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3个产业领域是人才集聚的主要方向,分别集聚115人、111人、100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70.1%。

2.2 教育背景分析

苏州市立项的465位姑苏领军人才毕业于全球202所高等院校,其中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3所院校的毕业人数位居前3位,合计达到106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22.8%;具有海外院校教育背景的有171位,占引进人才总数的36.8%。近3年,中国院校毕业生年均增长27.1%、海外院校毕业生年均增长20.3%。这说明苏州的创新创业人才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拥有系统的知识储备,在未来的创新创业道路上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3 区域分布分析

立项的465位姑苏领军人才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集聚在工业园区、张家港和昆山,47.1%的人集聚在苏州四辖市。近3年来,工业园区年均增长39.7%,张家港维持在25人左右,昆山2017年增长73.3%,高新区2018年增长88.9%,常熟与吴中维持在15人左右,太仓、相城与吴江维持在10人左右。此外,工业园区、张家港、高新区、昆山4个地方均吸引了23个以上城市的人才到本地创新创业。接下来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优化方式方法,做好高端人才服务工作。

2.4 产业集聚分析

近3年来,苏州市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3个领域集聚的人才,超过总立项数的70%。其中,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人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均增长40.0%左右;新一代信息技术2017年同比增长50%;高端装备制造2018年同比增长63.0%。工业园区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44.6%)为主;张家港以高端装备制造(27.6%)、新材料(22.4%)、新一代信息技术(19.7%)为主;昆山以新一代信息技术(32.4%)、高端装备制造(26.5%)为主;高新区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为主(38.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苏州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的优势开始凸显,以才引才的效能在增强,接下来需要继续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细化产业人才服务举措。

3 思考与建议

当前,苏州发展正处在历史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苏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科技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近年来,苏州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主战略,人才企业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正逐步显现,全市人才總量超过276万人,高层次人才突破24万人。目前,市、县两级累计引进资助6 200多名高层次人才在苏创业,在人才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正蓬勃发展,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工作力度小,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就会出现瓶颈。苏州高校资源少,高端人才还是以引进为主,但苏州全市年均引进人才16万人左右、姑苏领军人才每年引进人才数还不到200人、市级人才专项资金仅1亿元左右。而深圳全市年均引进人才24万人左右,仅2017年1年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高达958人,人才专项资金2019年要突破70亿元。从项目吸引角度看,苏州对立项的姑苏领军人才给予最高250万元的安家补贴,给予引才企业最高50万元引才奖励;而深圳对杰出人才安居,可选择600万元奖励补贴,也可选择面积200 m2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并鼓励企业海外揽才,对成功引进特定高端人才或团队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接下来,建议苏州切实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立长效稳定的人才专项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深入实施姑苏领军人才计划,继续坚持按照不问年龄、无论东西的选才导向,以业绩论英雄、市场选英才,集聚各路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要聚焦先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原创性、突破性技术的“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人才团队。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鼓励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科技金融产品。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31/c_1122919614.htm,2018-05-23.

[2]李颖.天津市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3]陈文,胡翔,李燕萍.江苏省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演进脉络——2003—2017年政策文本内容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23):43-51.

[4]苏州市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实施细则[EB/OL].http://sme.sipac.gov.cn/,2012-09-11.

[5]马珍珍,刘巍.借鉴深圳特区经验创新雄安新区人才体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77-79.

[6]陈远鹏.深圳:融全球智力建“人才特区”[J].小康,2018(8):22-23.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苏州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今天我叫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