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刁阳勤 先晋林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骨科伤口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研究对象:我院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比对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各分配30例,对比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骨科创伤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低,优势明显,P<0.05;与比对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周后的创面缩小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骨科创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其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在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中,大多病情都较为严重和复杂,虽然经过相应手术治疗后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术后出现伤口感染、愈合较差的现象也较为普遍[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临床骨科伤口的治疗中,它不仅能够彻底清除患者受创部位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而且能够快速促进伤口愈合。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骨科创伤患者在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醫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选取于本院接诊治疗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时间: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具体资料如表1.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治疗,其中,比对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包括(1)术前护理。在对骨科创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其讲解在本院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2)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在全程保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引流管的颜色、性状、引流量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调整相应的负压值,防止意外事件的出现[3]。(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期间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规划,监督患者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骨科创伤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1周后创面缩小幅度、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在SPSS21.0软件下开展,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
2 结果
2组骨科创伤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低,优势明显,P<0.05;与比对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周后的创面缩小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最早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提出的,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最终的结果显示:2组骨科创伤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低,优势明显,P<0.05;与比对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周后的创面缩小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主要原因分析为,针对骨科创伤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告知患者负压封闭引流的相关知识,耐心为患者解答其所有的疑问,从而消除患者内心对未知知识的恐惧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引流管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相应的参数。另外,在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还要及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敷料的更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规划,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4]。
综上,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值得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江琦庆, 熊斌, 林智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提高儿童急性损伤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8, 39(9):693-697.
谈军, 陈倚, 刘晨. 中药灌肠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肛周深部脓肿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1(6):589-591.
胡俊, 沈可欣, 苏妍卓,等.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藏毛窦手术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 17(2):177-181.
王翔, 杨帆, 解杰,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干预局部氧分压的实验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11):12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