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思
备课疲倦之余,我喜歡捧起《文心》来品读。淡蓝色的封面清新素雅,就像一位身穿绵绸长衫的民国先生从古书中缓缓地走来。翻阅书中的文字,犹如走进了青春的“大观园”,仿佛听见了王仰之先生讲课时字字珠玑、引人入胜的声音;又似乎看见了大文、乐华、志青、慧修等一群民国初中生互相切磋、探讨功课的画面……让人在生动的情节中走进了激昂的岁月,在青春的世界里不知不觉地获得读书与写作的知识和应事接物的道理。
我觉得最精彩之处莫过于枚叔写给儿子乐华的信,信中让儿子读书要懂得触发的道理,“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个触发的功夫,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留意生活的点滴,觅得写作的“活水之源”。
当你内心燃起写作热,一发而不可收的时候,书中也提醒你,“如果想创作,非先忠实地在习作做工夫不可。”因此平时的习作非常重要,那是厚积薄发的蓄势阶段,是积累新鲜素材的量变阶段,认真而用心对待习作,或许在成文阶段你已获益匪浅了。
在青春的“大观园”里,这群年轻人对知识充满渴求,在艰苦的条件下也不忘学习,不因场所的不同而动摇自己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是书中人物带给我们的榜样作用。乐华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不得不退学,让人倍感惋惜。然而王仰之先生却说,“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学校内、学校外,只是场所不同罢了。”后来乐华进了工厂,当了工人,晚上也有一小时的功课。他从不忘学习,放假还经常与师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不同的时代,却有一样的青春少年,他们意气风发,气宇轩昂;他们燃烧热血,不负韶华。
青春就像一本书,值得每个人用一辈子去读。青春需要求知若渴,它让你在灵光乍闪的那刻,能快速捕捉到;它也能让你在人生的分岔口,搜索到远航灯;它还能让你行走在繁华如梦的世间,不至于迷失自己。人生有许多“无用功”,其实都会让你厚积薄发,助你破茧成蝶,冲破羁绊,挣脱束缚。
生命是高贵的,我们需要一颗“文心”去面对未来,面对无悔的青春。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石滩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