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威
有人说,一个地区的发展动力足不足、潜力大不大、活力强不强、魅力够不够,一扇直观的窗是外资的集聚程度。上海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和高地,外資在本市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经济社会运转的节奏,给外资发展笼上了不确定的乌云。在这个特殊关头,如何稳外资,保持外资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市委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都关注的这个问题,市人大外事委员会积极开展调研,着力下好“谋、调、研、转”的“四步棋”,努力寻求解答之策。
第一步棋——谋,周密谋划明方向。“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接到“稳外资”调研的临时任务后,市人大外事委员会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高德毅主任委员强调,要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来认识调研工作,切实增强调研的针对性、有效性。会后宋妍副主任委员带着工作人员走访相关委员会面对面听取意见,明确调研的总体思路。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办公室挑灯夜战,完善调研方案内容,提交次日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通过。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明确调研目的、内容、方法、组织保障、时间安排等内容,规划了调研的时间表、路线图,为调研的有序推进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二步棋——调,深入调研察实情。“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有发言权。”如何稳外资?必须要了解在沪外企的所感所思所想,要听听相关部门、商(协)会及专家怎么说。为了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市人大外事委员会数管齐下,拓展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实地走访。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百胜集团、罗氏制药、昌硕电子、普华永道、渣打银行等30多家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抗击疫情和复工达产情况,围绕“企业有哪些困难,需要政府做些什么”认真倾听企业的意见建议。同时,调研市发改委、市商务委、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部门,了解全市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多次带队调研,并对调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委托16个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专(工)委调研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外资企业。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专门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请企业填写反馈。各区共调研了67家外资、侨资、台资等企业,汇总整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三是召开两场专家座谈会。邀请市外资协会、市侨联、市工商联、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室以及复旦、交大、财大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为当前稳外资问诊把脉、出谋划策。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 “借外脑”,力争能看得更远、听得更多、了解得更广。
第三步棋——研,对策研究重操作。“热调研”后还需“冷思考”。面对调研获取的海量资料,市人大外事委员会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努力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从共性问题中寻找规律,从而破解发展阻碍,让更多企业收获红利。同时,立足管用有效可操作性提炼建议,有几条提几条,突出“干货”,不追求面面俱到,不搞长篇大论。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多次开会研究,群策群力,凝聚共识,聚焦“保存量” “拓增量” “临港新片区创新发展”等三个角度,归纳了15条具体的政策建议,外事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专报,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参考。近日,专报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批示。
第四步棋——转,成果转化求实效。“调研就是要发现问题、推动解决!”从调研一开始,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就确立了这个指导思路,并在加强调研成果转化上动脑筋、下功夫。一是针对部分外企提出的较急的具体建议,采用“短平快”的信息快报形式,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反映,共提交8期快报近100条建议,有的建议得到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批示,有的被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二是发挥市人大外事委员会自身资源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先后帮助金光纸业公司(侨资)联系解决3500吨抗疫物资的运输及仓储事宜,帮助黑田公司(日资)联系解决供货运输、资金回收等困难,协助昌硕集团(台资)解决园区邮政点开门营业问题等。不少外企来电来函致谢,表示市人大常委会的帮助缓解了燃眉之急,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在沪发展的信心。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综合性专报相关措施,强化跟踪问效,力争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助推本市“稳外资”工作在化危为机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