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福
摘 要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四大方面,其中,综合思维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关键和最难点。文章通过剖析一道 2019 年高考全 国文综卷试题的命题立意导向,结合教学实践,阐明地理深度教学与综合思维素养提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
关 键 词 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地理深度教学
一、高考地理试题对综合思维素养检測的评 析与启示
【真题回放12019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37题第1 小题(如图1)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 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 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 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 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5示意里海 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该题是考查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典型试题。 题目以水文要素湖泊的演化为线索和背景,充分体现 了包含地质、地形、湖泊、气候、水文等各种自然体都 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观念,它侧重从要素综合的 视角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迁移运用,试题同时 考查学生的演绎推理和逆向思维能力。
从高考阅卷反馈的结果看,暴露了考生基础知识 不扎实,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不准确,因果逻 辑推理能力较弱等问题。解答上述试题的关键点在 于灵活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主干知识和综合 思维(归纳、演绎):由于板块运动导致山脉抬升,造成 区域的地貌、气候和水文特征发生整体性演变。进一 步判断和推测这些特征的变化,可能对里海区域带来 的具体影响。上述问题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平时 应加强对有关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深度教学,而不能简 单地只重视某一单个地理要素的浅层教学,忽视对地 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拓展解读。
二、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 “新课标”)中指出:“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 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2]因此,综合思维 反映出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事物 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和 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人地关系系统的 重要思想和方法。在高中各门课程关于思维素养的 表述中,只有地理学科提出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因此这也成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系统的关键和重难 点。综合思维具体体现为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 综合(或区域综合/地理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 三个维度。进一步说,综合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全面 (即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素,如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 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六大要素)、系统(各个要 素的属性之间具有关联性)、动态(即关注到要素的发 展或演变)。
三、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素养与深度教学的逻 辑关系
新课标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人地协 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2]这四个方 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四大核心素养可以说是地 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高度而又专业化的表述,也是“三 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四大核心素养是依赖于学生 在学习地理课程之中或之后形成的、在解决真实且复 杂的、结构不良的情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 关键能力(比如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发散思维、批判 思维、创新意识)。因此,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 通过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事实或现象的观察、分 析、讨论,提出问题、假设,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 程中,认识相关地理知识,形成地理知识体系,掌握地 理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可以 说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形 成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路径和基础。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于20世纪50年代 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为 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 合、评价(评鉴)[3(]如图 2 所示)。其中,识记和领会属 于低阶思维活动和认知水平,而包括综合在内的后四 项则为高阶思维活动和认知水平。因此,可以认为识 记和领会属于浅层学习活动,只有通过深度教学才能 促进学生达成“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水平。 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 习,课堂中要加强深层次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生的 学习过程要进入到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意义 领域,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而综合思维素养的 形成同样强调通过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 习,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和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 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活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形成新的认知模式或结构,从而提升综合思维 的品质和能力。可见,地理深度教学与综合思维素养 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 互制约。
四、提升综合思维素养的深度教学策略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主动探究,萌生综合思维 新课标在如何开展“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中, 建议将把完整的呈现问题和相应情境作为学生学习 的背景和基础,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情境 并展开学习。[2]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坚硬的地壳如何发生褶皱并形成高大的褶皱山呢?” 这一问题时,笔者除了用教材中有关板块的构造理论 进行解释外,还拓展设问“那么高大山系的形成和隆 起后,对周围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 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用上述试题的背景“里海在 第四纪大冰期后期(建议给出相对准确的地质年代) 的气候转暖期内曾经还是淡水湖呢,今天怎么变成为 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环 境整体性原理的动机和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维,深 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因果逻辑联 系,萌生综合思维的意识,达成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生 成,并彰显有效课堂的教学魅力。
践行问题教学,建构思维导图,助推综合思维 新课标有关课程实施建议和要求中提出:“重视 问题式教学,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开展思维结构评 价、关注表现性评价,用评价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 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2]而践行问题式教 学的基础关键就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促使教 学内容更加具有关联性和系统化、结构化。下面仍然 以上述“2019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37题第1小题”为 案例进行设计。
在学习了坚硬的地壳由于受到板块的相互挤压 产生褶皱并形成高大山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拓展 学习“随着高大山系的持续隆起,对附近区域的地貌、 气候、水文、土壤、景观等特征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建立以下地理思维导图 如图3),设置一系列具有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联系 密切甚至是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或问题链(比如:①板 块运动有哪些形式?②造成图示的山脉抬升主要是 何種形式的板块运动?主要由哪两大板块的运动所 引起?③山脉隆起给图示地区(里海)的地貌带来怎 样的变化? ④里海地区的地貌变化与气候特征的变 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因果关系? ⑤里海地区地貌和气 候的变化对区域水文特征产生怎样的影响? ⑥里海
地区地貌、气候、水文等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对当地 土壤、自然景观、自然带等要素乃至整体环境将产生 怎样的影响?等等),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结构和逻 辑思维链,再引导学生结合题干提示信息“板块运动 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 征”,然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即可得出比较完整的结论。这样的教学不仅仅重视 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低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强调了 “必备知识”的重要性和高阶思维的认知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辨力,有助于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 形成。
变换问题线索,迁移思想方法,提升综合思维 为巩固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理解, 以及迁移应用、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在探究学习 “高大褶皱山系的形成及其对毗邻区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之后,笔者变换安排一个新情境进行强化训练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亚洲和中国季风气候 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先简要描述如下:据有关专家 研究,在地质历史上第四纪早期或上新世的晚期出现 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 山阻挡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冬季来自高纬 大陆的干冷空气的重要天然屏障。在此基础上,让学 生继续探究:假如青藏高原及其内部一系列山脉的持 续隆起抬升,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水文、景观、土 壤等方面将产生怎样的作用与影响。
还有两个小组的代表提出:假如青藏高原及其内 部的一系列山脉继续持续隆起,中国东部乃至整个东 亚地区的东部季风性气候特征将比现在更加明显和 突出,这些地区河流湖泊水文特征尤其是流量、水位 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将比现在更加明显。相应地, 土壤、自然景观等特征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和不同。
至此,绝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掌握了高大褶皱山系 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也能够深刻地理解高大 山系的隆起对周边区域大气环流、气候、水文、土壤、 景观特征的变化将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内涵掌握和灵活迁移运用, 综合思维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力测试 地理(I 卷)[EB/OL.]. [2019-06-09]. https://wenku.
baidu. com/view/66e0067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 492.html.
责任编辑:曾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