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应链的定义与结构

2020-05-28 09:38胡奇英胡大剑
供应链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园产业链供应链

胡奇英 胡大剑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文章尝试给出现代供应链的定义。基于此,文章将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拓展,提出供应链连接行业而得到行业供应链、连接产业园与城市而得到城市供应链、连接国家而得到国家供应链。文章提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要素,除了经济学生产要素之外,还应该有供应链五流要素;提出了城市供应链在城市发展、城市群发展中的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国家供应链在国家间竞争与合作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一些问题。

关 键 词:现代供应链;行业供应链;城市供应链;国家供应链;供应链五流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934(2020)01-0035-11

一、引言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它不受社会的影响;而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管理学,受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就如企业家马云说的,企业要为社会解决问题。时代不同,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因此,研究企业管理的管理学,必须紧跟时代:当今要研究的问题就在当今这个时代中。

那么,对于供应链来说,当今的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带来哪些挑战?本文认为,答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動能”[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现代供应链”的概念,并将之作为培育新动能的六大领域之一。那么,什么是现代供应链呢?

解读“现代供应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现代”。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来看,现代就是“新时代”,笔者认为现代的含义可以从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和新技术发展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国内形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新时代的社会矛盾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指出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具体困难与挑战,表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章就“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给出了经济发展总体方针,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国际形势

在国际社会上,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项发展策略,这是我国新时代对外政策的三个抓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这三个抓手分别进行了阐述。

“一带一路”是我国目前对外的主要发展策略,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国际上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体系”是我国基于对未来国际形势的判断而提出的发展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这是我国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判断。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发展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章也提到,“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对我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二章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专门的阐述。

(三)新技术发展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不断创新的技术发展。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新时代的供应链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与数字技术是几乎所有产业都会用到的共性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与使用,共同构成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数据时代”(也叫“数字时代”)。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每个组织的每个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

那么,供应链如何拥抱新时代?

二、现代供应链的定义

学界对供应链的一个经典定义是由李效良教授提出的“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在此,供应链是面向制造企业的、围绕着物流的,其管理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如果供应链的内涵、外延不发展的话,将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供应链提出的要求。例如,要提高社会各界对创新的关注,需要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在文化、健康、旅游方面的需求,就需要以人为核心的服务业供应链。因此,拓展供应链的内涵、外延是必需的。

本文作者之一胡奇英在其著作《供应链管理与商业模式:分析与设计》中将供应链的内容作了如下拓展。第一,任何企业都有供应链,即与它一起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所有企业所组成的整体;第二,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包括创造价值、创新;第三,企业所做的任何决策(营销、财务、研发、会计、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战略管理等),在供应链的框架下考虑会更全面、有效;第四,供应链是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与骨架,就是其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整体及彼此间的合约;第五,供应链中有五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时间流。[2]

物流与人员流中均有两类。一类是在流动中增值的,如手机零部件组装到手机中,会增值;知识员工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也会给合作伙伴创造价值。另一类是不增值的,如运输中的物流、旅游业流动的旅游人员。因此,我们将物流、人员流中增值的部分统称为“知识流”,不增值的部分统称为“物流”。另外,我们提出商务流,如对交货时间、交货质量、资金流动与结算等方面的商务约定。这样,我们提出供应链五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商务流。进而,这五流基于时间统一在一起,是一体的。因此,供应链用这五流连接企业。

因此,供应链适用于所有企业、企业的所有决策,我们称之为“供应链,连接企业”,是企业之间连接的工具。因此,供应链的领域十分广阔。

进而,供应链的影响范围不仅仅是企业,而且涉及政府,事关国家乃至全球治理体系。著名学者、曾担任奥巴马竞选团队外交政策顾问的帕拉格·康纳在其著作中指出,在全球都观察到如下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权力下放是现代最强劲的政治力量,无论是在欧洲、中国还是美国;另一方面,政治实体需要组成联盟来共享资源以求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互联互通,聚合的手段是供应链,是供应链在推动世界的运转,发展供应链是各国摆脱停滞、力争上游的最快方式,也是必经之路。但同时,世界也在被供应链所影响。由此,作者观察到:权力正从国家转向超级城市。[3]

因此,供应链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天遍地”。“顶天”是指供应链上达中央政府的考虑层面,涉及国家行政体制、经济体制;“遍地”是指供应链必须为地球上所有企业所重视。

现在我们尝试为“现代供应链”下一个定义。从根本上,现代供应链就是如上两条的共同部分,即运用各种新技术,服务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服务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提出现代供应链的如下定义:现代供应链是以全面平衡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在一定时间内,以整合某个区域内的资源为手段,運用各种现代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同时使之高效协同如同一家企业般的组织形态。

这个定义包含了六项重点内容,下面予以详细的解释。

第一,“现代供应链是以全面平衡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这两点分别代表了新时代我国的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是“现代”的最重要特征,两者为我国企业的发展与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以说,这一点给出了企业前进的方向、奋斗的领域。其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更具体的领域,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设美好生活等。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以小米手机为代表的高性价比产品。

第二,“在一定时间内”。这强调供应链是动态的、联盟性质的,供应链让企业可以更加敏捷地去满足社会需求。这是供应链与单个企业在组织形态上的不同之处。与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稳定供应商关系相反,供应链更强调敏捷、自组织,达成一个特定的目标之后即解散。例如,多家企业合作(研发企业、生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等)制造出一个爆款(如适合于网红销售的)产品,售完即结束。

第三,“以整合某个区域内的资源为手段”。任何政策都有其实施范围,限定在两座城市之间,则是城市供应链;“东中西部和谐发展”强调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供应链;“一带一路”强调的是在沿线国家区域内;全球治理体系强调分布于不同国家的供应链,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或某个区域内整合资源,但很多企业达不到这样的广度;而在讨论中国与某个国家的合作时,强调的是在这两个国家的范围内。

第四,“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也是“现代”的含义之一,现代供应链就是将这些技术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在一起的结果。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技术,供应链不可能在竞争中具有足够的优势,也根本满足不了第一项中所提到的两个目标。马云分别于2016年、2018年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其实就是运用各种最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来改造传统零售企业、制造企业,以适应数字时代的生存环境。

第五,“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这句话指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首先体现在供应链上,即让供应链各方都有利可图,而不是只图企业自身的利益。这一点也体现了“现代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不同之处,即现代供应链更加强调各方和谐、互利。“创造价值”强调了创新,这是新时代的脉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关阐述。这是一种新的理念,天生与供应链所倡导的理念相一致。它完全不同于波特五力模型所展示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合作、多赢的合作。

第六,“高效协同如同一家企业般的组织形态”。各利益相关方之间“高效协同如同一家企业”,一是说明协同的效果要如同一家企业那样,二是说明“协同”企业之所需,如通常关注的创新、质量、效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等,在功能上也包括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这句话还强调了供应链是一种组织形态,而且是不同于单个企业的组织形态。单个企业往往企图永存,而供应链组织往往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

现代供应链定义中的“区域”不同,供应链连接的范围也随之变化。本节前面指出“供应链,连接企业”,称之为企业供应链。而行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因此“供应链,连接行业”,以此形成行业供应链(简称产业链)。一个产业往往在若干城市中发展,由此“供应链,连接产业园”。由于城市的经济一般集中于若干产业的某些行业,因此“供应链,连接城市”,从而形成城市供应链。最后,当城市在不同国家时,“供应链,连接国家”,从而形成国家供应链。

三、行业供应链(产业链)

(一)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行业是指一组提供同类相互密切替代商品的公司,也就是说一个行业中有众多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功能相同或接近,用户只要其中之一即可。

产业则是行业与行业的相连。如铁矿石是一个行业,炼钢是一个行业,里面都有众多的企业,铁矿石这个行业的产品是供应给炼钢这个行业的,进而,钢铁提供给汽车零部件厂商,再提供给汽车厂商,这些行业(铁矿石挖掘—炼钢—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总装—4S店—消费者)就构成了行业供应链,如图1所示。所以,产业就是行业供应链。但习惯上,大家把产业叫产业链。所以,产业链由行业连接组成,而企业供应链由企业连接组成。

一个产业由若干个环节组成,依次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其中的环节有粗有细,细可到一道工序,粗可到一家工厂、一家公司,所以环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我们在说一个行业时应该相对较粗,能容纳下至少一家公司的生存,叫一个产业环节(即行业)。以手机产业为例:上游的零部件厂商组成多个行业,如芯片业(由所有芯片厂商组成的行业)、摄像头业、屏幕业等,以及手机设计业、手机组装业,手机业通常是指手机品牌商如苹果、小米、华为所组成的行业;下游的渠道商组成的手机销售业,包括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大型连锁超市或电商如国美电器(以下简称国美)、京东、天猫,以及大量的小微门店。

企业供应链(以下简称供应链)与行业供应链(以下简称产业链)的相同之处是均为链条式的: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厂商、到中游的零部件厂商、到品牌商、再到销售渠道、一直到最终用户。那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最大的区别是组成单位的粗细不同:供应链的组成单位是企业,产业链的组成单位是行业,而行业是由企业组成的。通常,供应链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由具体的企业组成;而产业链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抽象的行业组成。

两者虽然不同,但具有紧密的关系,具体包括如下三层含义。

(1)供应链是具体的,它由一些实际存在的企业所组成,如小米的供应链,由它自己、它的所有供应商(如高通)、它的渠道合作伙伴所组成;而产业链是抽象的,如手机产业链由芯片行业、操作系统行业、显示屏行业、手机品牌行业等组成。因此,供应链可以管理,而产业链则不能管理。

(2)产业链是企业供应链的边界,就是说,企业的供应链总是包含在产业链的范圍内。以手机产业链为例,它包括手机的各种零部件(屏幕、麦克风、芯片等)、各类App、操作系统、品牌商、销售手机的渠道商等,它们是与手机制造有关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当有人想创建一家手机企业时(如雷军在2010年创建小米),需要在手机产业链中寻找他的各种合作伙伴:供应商、设计商、生产商等。

(3)产业链的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是由企业的供应链所决定的。苹果开启智能手机时代,导致传统的手机产业链发生了巨变、重组,有的消失,而如操作系统、App则增加。小米创建基于粉丝的自销渠道,在手机产业链中增加了这一类功能。

一方面,相对来说,产业链是“虚”的,没有主体的;而供应链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可以说“谁的供应链”,或者说这条供应链是谁的。另一方面,产业链是相对“静”的、不变的,而供应链是时时刻刻在“动”的、变化的。所以,二者的关系就如中国哲学中的阴与阳:产业链是阴、供应链是阳。

下面讨论价值链。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每一家企业都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这些活动包括内部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服务,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所以,价值链也是链条式的,但强调每个环节都要创造价值。

价值链可微观、可中观、可宏观。从最微观的层次来看,就是基于工序链条上的价值链:每一道工序创造的价值几何,是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从链上来看可称之为工序价值链或流程价值链。在中观层次的则是基于供应链的价值链,要告知供应链的每一家成员对供应链的价值贡献几何,称之为供应价值链。从宏观层面来看,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要明确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即行业)的价值几何,称之为产业价值链。人们熟知的微笑曲线就是一条产业价值链,展示其中每一个行业的价值大小。

价值链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那么,影响价值链的因素有哪些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产业技术的生命周期(S曲线)。但具体的产业,这个影响会有所不同,具体是怎样的呢?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当今企业间竞争的关键,是能否在整个产业链内组建自己的供应链。而企业成为龙头企业的关键,则是能否将全球产业链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整合起来,组建一条自己的供应链,以获得最高的价值链。

(二)产业园、自贸区

要注意的是,本文说的产业链,就是平常说的“产业”,因为产业与产业之间没有上下游了。为节省文字,简称为产业。产业区别于供应链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产业有地域性,比如说张家港的化工产业、上海的化工产业、全球的化工产业。

一个城市的产业园,实际上就是相应产业在这个城市的集合,其中的企业位于整个产业链的若干个行业中。它可以是在某个给定的园区之内,也可以在园区之外。例如,张家港的化工产业除了在保税区之内的部分,还有在保税区外、属于张家港市的部分。一个区域的产业,往往包括这个产业中的多个行业。例如,浙江诸暨大唐袜业(袜子产业)就几乎包括了袜业的所有环节。

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供应链连接企业,是拿什么在连接?是供应链五流。那么连接行业的是什么?还是供应链五流。

如何衡量一个产业园?本文认为主要是产业园中的企业是否能够方便地建立其供应链,让其供应链五流通畅。对此,参照经济学的三要素:土地、技术、劳动力,我们提出一个产业园的供应链五流要素:物流要素、信息流要素、资金流要素、知识流要素、商务流要素。这五个要素的具体定义、度量,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产业园之间,是有关系的,还是没关系的?如果是有关系的,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还是别的关系?例如,在长三角化工产业园有江苏张家港、南京、上海、浙江萧山、浙江宁波,这些产业园之间是上下游关系(即化工产业链上的),还是位于化工产业中相同的环节?前者是行業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关系,合作多于竞争;后者则横向竞争的关系了。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落地的措施必定是由企业来承担。因此,产业园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还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由此,我们指出,地方政府在考虑产业园方面的有关政策时既需要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来考虑,又需要从供应链的视角来考虑。例如,开办产业园时引进哪些企业、怎样的产业园要淘汰、产业园的转型升级与企业供应链的转型升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

最近几年各地大力搞自贸区。自贸区从规模来说,大的是多个产业园的集合,如上海自贸区。小的自贸区则是一个产业园,例如,位于舟山群岛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展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中转、加工贸易、保税燃料油供应、装备制造、航空制造、国际海事服务、国际贸易和保税加工等业务。

从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自贸区与产业园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范围不同:产业园侧重于从国内来考虑,而自贸区则侧重于从全球来考虑。那么,如何考虑?研究自贸区需要将供应链与产业链、价值链、国际贸易等理论结合起来,为国内众多自贸区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

四、城市供应链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产业园的集合。一个城市能够容纳的产业也没多少。例如,上海市2017年的GDP中,工业占36.91%,而如下6大产业占工业的63.36%: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石油加油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现代供应链将企业连接在一起(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从而连接行业(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并进一步连接产业园、自贸区。当所连接的产业园位于不同城市时,就将城市与城市连接在一起。若这些城市相邻近,相连接的产业多,就形成了城市群。

基于供应链,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业得以在不同城市(在同一个国家内部或者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转移。例如手机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环节(包括零部件的制造、整机装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地从全球多个国家(如美国、芬兰等)转移到中国,尤其是中国的深圳,近年来又转移到重庆、郑州等城市。

随着行业、产业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相应的员工也会有部分转移,但更多的是寻找新的职业甚至迁出城市。而迁入城市则会新增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可能给予该城市市民,也可能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因此,行业、产业的转移会相应地带来人员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迁徙,造成城市人员的减少或增加。例如,当重庆建设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年产1亿多台)后,就业大量增加,人口也就相应地增加,城市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部城市近年来的崛起,大多得益于从海外或从中国的东部地区转移而来的一些产业。

当行业、产业从核心城市转移到邻近的城市时,核心城市与邻近城市之间就建立了关系。特别是当产业中的一部分转移了,而其他部分依然保留在原先的城市时,核心城市与邻近城市之间基于供应链和产业链就有了紧密的连接,城市群也就形成了。例如,华为早在2010年就将其采购部门转移到东莞,2016年又将研发部门转移到东莞,但其总部依然留在深圳,这样,华为的内部供应链就连接了深圳与东莞。实际上,还有很多手机厂商的供应链都将深圳与东莞、惠州连接了起来。因此,手机产业将这三个城市连接成了一个城市群。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的城市发展与人口流动,都与行业、产业的转移密切相关。

因此,供应链促进了城市的变化与发展。从供应链五流来说,需要从产业园的层面提升到城市的层面。经济学生产要素是静态的,而供应链五流要素是流动的。因此,需要研究如下的问题:供应链五流要素如何度量?供应链五流要素与经济学生产要素如何结合起来?这对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发展产业有什么影响?

在供应链与城市群方面,一座城市不可能发展一个产业的全部,因此借助供应链与其他城市相连。那么,相连接的城市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地理上相邻的几座城市就组成了城市群?在新时代,城市群将怎样发展?进而,城市在未来的中国、在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上述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上面的分析已经指出,供应链影响到了城市,也影响到了国家。也就是说,供应链打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那么,城市、国家的政策就需要适应供应链,以有利于供应链的更好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发展。

政府是有产业政策的,无论是中国、韩国、日本,还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前面阐述了供应链与产业的关系,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政府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方面的公共政策,如产业扶贫和政府补贴,与供应链有什么关系?两者如何互相影响?

五、国家供应链: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

未来世界的核心由城市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连接所组成。当供应链连接的城市位于不同国家时,就连接了国家。这就是国家供应链。

供应链本身就隐含着链中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那么,当供应链位于不同国家时,所在的国家之间是否也是既可以竞争,也可以合作?供应链对国家战略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或者说,供应链在国家战略中起什么作用?进而,自2018年开始美国挑起的美中贸易纠纷,是否也与供应链有关?如何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分析美中贸易?

供应链既可用于国家间的竞争,也可用于国家间的合作,这隐含在供应链本身之中。因而,供应链是国际贸易的载体,而研究国家供应链战略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一)供应链可作为国家间竞争与合作的工具

国家间的竞争,在传统上表现为领土争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争抢领土、殖民地,最后的解决方案也主要是重新划分领土,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由美国、英国、苏联参加的雅尔塔会议。现如今,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体现为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又进一步体现为产业竞争。一国的经济竞争力如何,关键看该国有哪些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领先产业越多,该国全球经济竞争力就越强。而国家间产业竞争的实质,是该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何。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一家企业能否成为全球领袖,是看该企业的供应链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产业竞争的实质是该国企业是否拥有在该产业全球竞争中胜出的供应链,即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简称为供应链竞争)。

供应链之间可竞争、可合作,供应链内企业之间也可竞争、可合作,如图2所示。

由上可知,国家竞争优势即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总和,而国家在一个特定产业的产业竞争优势包括三类。

第一,一国企业占据该产业链的主要行业,如百年前的汽车生产由福特占据。但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了。

第二,两个国家在该产业链上分别占据不同行业的优势,也就是说,两个国家分工合作拥有整个产业链。一个典型例子是手机产业,其中代表性企业主要是美国的苹果、谷歌、高通,韩国的三星,中国的华为、OPPO、vivo、小米、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国家与此关系不大。中国能在开始时就占有一席之地,凭借的是中国企业能够方便地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并在与海外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第三,两个国家各自拥有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互相争夺共同的(全球)市场,即如图2所示。在起自2018年的美中贸易纠纷中,美国制裁的对象主要是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大多是或者有可能即将形成如图2所示的情形。

全球化导致企业供应链横跨多个国家,从而一国政策就会通过供应链影响而传导到他国。这样,两国公共政策会通过供应链而互相影响。但供应链不同,这种互相影响显然是不同的。

因此,国家之间在公共政策方面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甚至竞争与合作共存,这就为国家提供了战略工具。

总之,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基于产业链的供应链竞争,因此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考虑政策对产业链产生的影响及产业链对政策产生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与国家供应链

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产成品的贸易。如今,供应链已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关键,而由跨国公司组织起来的全球供应链是国际贸易的主体,80%的跨境产品和服务与跨国公司相关。在东亚,约60%的贸易是中间品,构成了跨国公司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全球供应链不仅可以帮助链主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研发、创新等核心业务和环节。没有全球供应链的支持,企业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持续的竞争力。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中指出:“国际贸易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对美国经济来说,支持这种贸易的全球供应链系统必不可少,也是一项重要的全球性资产”,强调了国际贸易必须获得全球供应链的支撑。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高水平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采用负面清单,让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便利,让全球供应链的流动更加顺畅,与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不断接近。

如何将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结合起来,研究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期待的。例如,中美两国都针对不同产业运用关税,那么如何选择产业、如何确定相应的税率?

“一带一路”的提出,对于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提出了新的模式和思考。其经济政策的落实,则一定需要企业来实施,这些是否需要供应链的匹配和发展?供应链又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与上一章不同,本章讨论的“一带一路”着重于国家之间通过供应链进行合作。那么,供应链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中起到其应有的连接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球治理体系,在经济方面,国家供应链面临哪些课题?如何通过国家供应链来发展我国的经济(产业),来影响供应链连接的他国的经济(产业)、社会、科技?这些问题是中国的国家供應链战略所应该考虑的内容。

六、结论

现代供应链与全球供应链的关系。全球供应链是一个现实:全球各地的企业组织成一个个的供应链,它们之间由供应链五流连接在一起,完成各种各样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这是相对于过去来说:企业主要局限在一国之内完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现代供应链则是为全球供应链构建一个体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其目标是既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也服务于在国际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使命,因此要在不同的区域里考虑不同的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链、行业间的供应链、产业园间的供应链(即城市间的供应链)、国家间的供应链。

这四类供应链只是从四个不同角度看现代供应链或全球供应链,但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成就。我们在前面阐述了从下往上的影响:企业供应链组成产业园供应链,从而形成城市供应链,而城市供应链连接不同国家的城市时就形成了国家供应链,其中连接产业园、连接城市、连接国家的是五流,但在城市间、国家间会形成政策连接、金融连接与金融开放等政策性的议题。反过来,从上往下的影响是:一个国家会在国家供应链的层面上考虑该国在哪些产业成为全球领先产业(即定位),最终落地到哪些城市、哪些企业,从而影响甚至决定城市供应链、企业供应链。城市管理者亦通过产业园(定位)等政策影响企业供应链。同时,政府的政策也会影响到下一层的供应链。图3给出了现代供应链的框架。

链主。企业供应链有链主,这是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即供应链管理)的前提。那么产业园供应链、城市供应链、国家供应链中也可能有链主,从而有产业园供应链管理、城市供应链管理、国家供应链管理,这是城市发展、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例如手机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产业,那么在手机的企业供应链中,中国有哪些企业是手机企业供应链的链主、哪些产业园是手机产业链中的链主(即产业园落地的城市是否是手机城市链中的链主)?然后才可讨论中国是否在全球手机产业的链主。

競争与合作。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在产业链范围内的供应链间的竞争,国家竞争的本质是基于供应链的产业竞争;企业间在产业链范围内通过供应链进行合作,国家间通过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链进行合作。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要落地在城市和供应链上。城市群的本质是有群内城市之间合作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不同城市在产业的不同环节),是竞争大于合作的城市供应链。

现代供应链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当然面临的挑战更大。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对任何一个特定的乡村,用供应链将其与对应的城市连接。因此,深入研究现代供应链,对于把我国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9-05-11].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胡奇英.供应链管理与商业模式: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帕拉格·康纳.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4]孙秀.释意论视角下同传策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9.

[5]毛一帆.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开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8.

Modern Supply Chains:Definition and Configuration

HU Qiying1,HU Daji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     2.The Specialized Committee for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Beijing 100073)

Abstract:In the literature,supply chains connect enterprises with five flows:material,information,capital,knowledge,and business flows.In this paper,it is presented a definition of modern supply chain.Based on this,it is presented that supply chains can connect industries to form industry supply chains,connect industrial parks and cities to form urban supply chains,connect nations to form national supply chains.Several questions in these four supply chains are presented for future research.For example,five flows factors for supply chains are presented to measure a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economic production factors.

Keywords:modern supply chains;industry supply chains;urban supply chains;national supply chains;five flows in supply chains

猜你喜欢
产业园产业链供应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