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文
摘要:以“三”结构的反复叙事文体为例,探讨群文阅读的教学构想:在群文比读中感悟特质;在群文品读中积淀人文;在群文赏读中咀嚼玩味;在群文阅读中反刍生活。
关鍵词:群文阅读;教学构想;多元空间;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是围绕某个主题,通过精心筛选建构一组文本,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的单篇阅读思维定式,是阅读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应然产物。这样的组合教学将零散、杂乱、无序的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间的关联,打破“碎片化”阅读的桎梏。多文本,是群文阅读的显性特征。不同的文本,相同的主题,多维度的思考,使学生体验阅读像探险一样充满智慧的挑战,让阅读成为身心愉悦、发现美的文化旅程。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些反复叙事中“三”结构的课文,例如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的《三顾茅庐》,彰显孙悟空古灵精怪的《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讲述爱因斯坦三次与女孩交往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展现哪吒机灵勇敢三次闹海的《哪吒闹海》,记叙莫泊桑三次上门向福楼拜求教的《莫泊桑拜师》等。崔峦先生认为,群文阅读要加强与教材的联系,要依托教材进行整合与建构。下面我就以“三”结构的反复叙事文体为例,谈谈对群文阅读的教学构想。
一、在群文比读中感悟特质
薛法根老师认为:“教师要善于化用一切教学资源,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进而把看得见的变成学得进、记得住、用得出的教学内容。”反复叙事,是记叙文的一种表达方法,通过两次以上相似情节的铺设来向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反复叙事”是一个概念化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实有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倘若将概念化的理论强制“塞”进学生大脑,将结论性的知识先入为主地告知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死记硬背的知识表现出消极接受、被动记忆、难以消化,最终毫无收获。这样的灌输教学使得“记得住,用得出”成了“海市蜃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中国也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说法。教师应该在可见、可知、可感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扬起求知的风帆,自由欢畅地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深海,切身体察“什么是反复叙事”,进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浸润。那么,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这一构想呢?我是这样设想的:
1.呈现文本:《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莫泊桑拜师》等;
2.同文比较阅读,借助课题关键字整体感知;
3.同文比较发现共同点:抓住某一行为或事件(“闹”“打”“拜”)反复叙述来建构完整的故事情节;
4.复述故事情节:在语言转换中体验反复叙事的表现手法。
教师对群文阅读所整合与呈现的三篇表达与结构类似的文本无须强势地讲述,而是要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整体感知、收集提炼、反馈拓展……让学生饱尝阅读的快感,绽放思维的花朵,生发思辩的火花,生长言语的智慧,在体验与感悟中形成对反复叙事表现手法的认知与梳理。为此,教学要践行体验第一,在群文类比中,让教学过程升华为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认知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在思维交叉、灵感迸发的课堂上逐步积累语文知识、习得语文方法、掌握语文技能,进而充盈心灵、提升素养,让群文阅读绽放魅力的光芒。
二、在群文品读中积淀人文
语文课堂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三”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服丧要三年为期,行礼要三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祭祀要三饭,三月为一季,三人为众,三木为森等,不一而足。又如,四大名著中带“三”的故事颇多,三碗不过岗,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三足鼎立等。此外,有关“三”的诗句与词语更是不计其数,举不胜举。在诸多作品和习俗中,“三”出现的频率之高,就足以证明其内涵深邃、意义深远。思考之,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群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三”让学生进行探索,引导学生探究文字背后的语言,寻求个性中的共性,发现“三”所蕴藏的奥秘,深挖文化精髓,建构“文化课堂”。
“三”在古代哲学中是美好的象征。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能够从这里探究到“三”的初始内涵。老子认为“道”就是“无”,即“无极”,是指世间万物混沌一片的初始状态。“一”为“有”,即“太极”。“一生二”为“太极”生出“阴阳”或“天地”。“三”的出现则打破了阴阳的对立,在吸收前两者的基础之上,使其相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这样,世间万物形成趋于统一和谐的平衡状态。同时,“三”是事物由“无”到“有”的发展结果。“三”的出现总给人以全面、具体、完整的艺术美感。基于这样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是‘一或‘二,而要‘三顾‘三打‘三往‘三闹‘三借‘三拜后,才豁然开朗、圆满完结呢?”可以向学生发问:“如果刘备‘一顾二顾诸葛亮之后,不再‘三顾,会出现什么情形?”“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真的只用了三拳吗?”以此来诱发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三”结构的魅力,体会“三”字背后隐藏着丰富且深奥的寓意。教师要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明白,“三”结构的运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发展,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此外,“三”的严谨建构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与逼真,内容更加完整与具体,情节更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民族文化元素,勤于探索每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字背景,进而不断拓宽我们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发展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经历“山重水复”的曲折跌宕,然后体验到“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
三、在群文赏读中咀嚼玩味
反复叙事类型的文章不免给读者重复之感,人们在阅读时往往对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重复点”一扫即过,致使阅读后只知大致情节,忽略了其中潜藏着的“独特风味”。其实,个中的深意需要我们去研读、去比较、去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于“共性”中探寻“个性”,发现“反复”背后独妙的风景。
如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这篇课文是讲述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研究与不拘小节、充满童心的品格。教学时,我抓住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次相遇的不同之处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发现其中的“特别之处”。
师: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时间顺序。
生:以“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来表达顺序。
师:请画出表示时间的句子,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遇了三次。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这三次相遇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第一次,小女孩无意撞到了爱因斯坦;第二次,小女孩遇上爱因斯坦并向他问好;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待小女孩,还邀请她去做客。
师:虽是相遇,但是相遇的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再读一读这三次相遇,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们的关系渐渐友好,由开始的陌生到之后的熟悉。
师:他们最后熟悉到什么程度?
生: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生:他们成了彼此的“老师”。小女孩教爱因斯坦生活起居,爱因斯坦教小女孩数学作业。
师:读到这儿,你觉得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乐于与小女孩相处。他天天忙于研究,根本没有时间打理衣服、鞋子,但是他愿意花时间与小女孩相处。
生:他是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人。
再如《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变”,但是第一次是化作美貌的村姑,第二、三次分别化身年满八旬的老妇人与寻找妻儿的老公公。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猜测白骨精“三变”背后的用意,进而发现白骨精运用了“美人计”来拉拢贪吃好色的八戒,运用“可怜计”来博取唐僧的同情,运用“苦肉计”来离间师徒两人的关系。通过悟空识破白骨精三次不同的变身,学生对孙悟空的坚定机敏与白骨精的狡猾多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人物鲜活的形象也悄然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反复叙事中的“三”的建构看似简单,其实值得深入考究。我们在群文阅读中只要不断深入文本、品析赏读,自然就能发现平平淡淡中也有别样的风景、反反复复中蕴藏着独特的波澜,在不同的人物形象中咀嚼文字的精彩、人物的灵动,对作者的独具匠心由衷感叹,流连在妙笔生花的情节中,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四、在群文阅读中反刍生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吴忠豪教授提出:“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当群文阅读文本作为例子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教师“教得如何”不应该成为评判教学好坏的主要标准,学生“学得如何”才值得关注。为此,阅读教学最终应指向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思维激荡、文化熏陶、灵感迸发的课堂上,放飞思想,汲取养分,活化文本方法,进而让文本的消极表达转化为学生的积极运用,让文本的表达方法内化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技能。
在群文閱读后,学生对反复叙事的表达方法有了感性的认知,对“三”在叙事中的作用有了全新的体会,此时再去指导写作,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拾级而上、思如泉涌。例如《我终于学会了……》的写作教学,首先,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从“终于”一词中透露出学会这件事情的不容易,这时学生自然闪现出用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事件的一波三折。文法的指引,灵感的激发,挖掘出生活的记忆,从中选择难以释怀的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达学的坎坷历程。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就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并且有真情实感。有个学生的习作《我学会了骑车》,写了“我”向自行车发出了三次挑战:第一次挑战,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没有扶稳车头,被一块石头绊倒,手擦破了皮,膝盖流了血,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在拐弯处又栽倒了,这次摔得更严重;第三次,“我”把车头扶稳,在拐弯处慢慢转动车把,车子稳稳地行驶,“我”终于学会了骑车;最后,卒章显志,通过学骑车明白了“天下无难事,就怕有心人”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群文阅读为依托组织教学,拓宽多元空间,提升思维高度,打破单篇阅读的单一性,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多维度的独有特色,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富,内涵认知更健全,文本思考更深入,汲取养分更充足。
(本文系安徽省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H2019349,课题名称:互联网+基于统编教材下农村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