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
【摘 要】唢呐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吹管乐器,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文化历史。唢呐这种古典乐器,有着特别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声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听众,还能够令表演现场变得十分热闹,将气氛烘托到极致,再加上唢呐演奏出来的声音往往都是尖锐、粗犷的,这都进一步增强了唢呐的感染力度。
【关键词】唢呐演奏;表现形式;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070-01
唢呐这种传统乐器常常出现在很多演奏当中,并且由于地区的不同,不同地方的唢呐,其发展过程都有所差异,这就令唢呐的演奏风格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别,每个派别的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山东唢呐的演奏风格
山东唢呐分为大、中、小三种,这三种唢呐便是山东唢呐的主要演奏形式。大唢呐的长度通常在半米左右,大多数情况下在大型活动中进行演奏;中唢呐长度通常在37厘米左右,由于其音色比较柔和甜美,大多用在南方;小唢呐长度通常在25厘米左右,音调高亢,给人一种轻快明亮的感觉,使人心情舒畅。另外,山东唢呐演奏时的表现方式往往是吐音、花舌等,这种演奏技巧使得演奏者能够只凭一支唢呐就可以吸引观众。而唢呐演奏者还需要按照山东的本土特色和人文特点,对自己的演奏风格进行不断调整,以迎合、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将唢呐这一演奏乐器发展壮大下去。山东唢呐演奏的代表曲目有《一枝花》,这首乐曲的演奏风格十分生动,不仅有唢呐,还融合了山东当地特色和民间艺术形式,这就使得这首乐曲的演奏力度始终在变化,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给整个演奏现场带来悲怆的氛围。由于这首乐曲本身表现的就是悲伤的感情,所以,唢呐演奏不但刺激了观众的感情,而且烘托出了哀伤的表演氛围,使得整个演奏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山西唢呐的演奏风格
山西唢呐的演奏通常是高亢嘹亮的,这种强有力的音调深受人们喜爱,并成为了北方唢呐的代表。山西唢呐的这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所致,因此,山西唢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派别,其中以晋北唢呐最知名,因为其独特的演奏风格也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派别。由于山西唢呐的杆身并不长,和陕西唢呐相比,山西唢呐的曲调并不悠扬,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和当地人的性格有关。山西唢呐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大唢呐,这是因为大唢呐的音调高亢嘹亮,再加上山西人办婚事、丧事等通常都是用唢呐进行演奏,以表现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更令人感到自豪的是,山西临县的大唢呐不但将陕北唢呐的豪放、爽朗特征融入自身演奏风格当中,还将晋川小唢呐的柔和甜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山西唢呐本身的特色,更是让人感受到北方人的一种独特魅力。除此之外,山西唢呐已经被收入到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甚至进入到了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而这些成就与荣誉,都是演奏者辛勤创造出的独特的演奏风格,他们将自己对于唢呐演奏的理解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唢呐演奏发展到顶点,使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流传下来。
三、河南唢呐的演奏风格
人们按照河南地理环境的不同,将河南唢呐的演奏风格分为四种派别,即豫北、豫南、豫东、豫西。而這四种派别的本源都是河南唢呐,所以其演奏风格终究是离不开河南唢呐,但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河南唢呐一般分为大唢呐和中唢呐,大唢呐的音色粗放厚实,中唢呐的音色圆润轻柔。所以,河南唢呐的演奏通常用的是“柔音”,给人轻快明亮的感觉。河南唢呐的代表曲目是《小开门》,此曲以河南唢呐的演奏风格为主,仿照弓弦乐器的发音方式,展现出柔和圆润的音调。这首曲子作为轻音乐的一种,展现了河南唢呐细腻与粗放的风格。而这种细腻与粗放的结合,正是因为河南所处的地位环境,既有南方的柔和细腻,也有北方的豪放粗犷,完美表现出这首唢呐曲刚柔并济的风格。
四、陕西唢呐的演奏风格
单看外表,陕西唢呐都大于平常的唢呐,最长能达到68厘米,杆身就有41厘米,正因如此,陕西唢呐演奏出来的声音如同陕西人的性格一样,十分浑厚悠扬。通常情况下,陕西唢呐在当地的婚丧嫁娶中进行演奏,以直接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
五、东北唢呐的演奏风格
东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特点,即向下敲打喇叭口,普遍用扇形或肚形的哨片,这样演奏出来的声音既浑厚嘹亮又朴实。另外,循环呼吸和嘟噜是常见的演奏方式,其中嘟噜分为风嘟噜、水嘟噜、旱嘟噜、慢嘟噜等,使用嘟噜时要将舌头放松,舌尖抵住上颚,利用吹气时产生的震动形成气流,让哨片产生快速且均匀的碎音。比较典型的东北唢呐演奏乐曲有《八条龙》等,有名气的东北唢呐演奏家有胡海泉等人。胡海泉的演奏激情澎湃,令人震撼,代表作有《春风吹绿黄河岸》等,其中的花舌音和嘟噜十分具有东北特色,完美地展现出东北唢呐特有的形象与风格。
六、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的差异十分明显,这就造成了我国唢呐具有丰富多样的演奏风格,而被人们所创造与接受的唢呐演奏风格,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进步中能够得以流传,离不开唢呐自身的特点,正是有了创造者与演奏者对于唢呐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如此丰富,流传至今。
参考文献:
[1]董天喜.邑唢呐起源探究(下)[N].咸阳日报,2019-09-10(A03).
[2]刘晓芬.陕南镇巴民歌的传统演唱特征[J].北方音乐,2019,39(16):30-32+47.
[3]辛志军.谈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9,39(12):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