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重国家战略下的宝安机遇与使命

2020-05-28 02:35郭子平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宝安区宝安粤港澳

郭子平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见》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使命,明确了深圳先行示范区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正如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同志所说,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宝安区,再次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意见》发布次日,宝安区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会议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研究宝安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是宝安区当前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市部署要求,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领会《意见》精神,把工作往细里想、往实里抓、往深里推。

要“放开胆子想、迈开步子争、开动脑筋谋、撸起袖子干”,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对照《意见》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对标对表、提升工作标准、丰富工作内容,拿出一批高质量、可落地的调研成果和行动方案,全力以赴抓落实。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谋划实施一批有含金量、示范性的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固化优化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体制、深化探索纯中医治疗医院建设路径等,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宝安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当好“西协”桥头堡,提升深圳西部核心引擎功能;二是携手前海共建国际一流城市新中心;三是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湾区智创高地。会议号召全区上下要主动肩负起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宝安责任、宝安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宝安力量。

高质量发展助力“双驱”战略

宝安在东晋时建县,有1680多年历史,被誉为深港文化之根。1979年撤宝安县升设地级深圳市,1982年12月复设宝安县,辖深圳经济特区之外的原宝安县地区,1992年宝安撤县建区,分设为宝安、龙岗两个行政区,2007年分设光明新区,2011年底分设龙华新区。2016年12月,宝安区开展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将其中6个街道变10个街道,现辖新安、西乡、航城、福永、福海、沙井、新桥、松岗、燕罗、石岩10个街道,124个社区。全区实有管理人口573万。

对比现在耀眼的成就,宝安在改革开放40年前半段却只能扮演“工兵”角色,可谓“三来一补”的集大成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善于抢抓历史机遇的宝安也在这股时代洪流中完成华丽转身。

宝安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深圳市的西北部,广深港南北向发展轴和深中东西向发展轴在宝安交汇,形成了天然的交通要核。宝安土地面积397平方公里,占全市19.9%;境内有海岸线45公里,占全市17.3%;海域220平方公里,占全市10.9%。区内有国际机场、集装箱港口、客货运码头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已开通地铁1、5、11号线和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沿江高速、南光高速、龙大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机场东空铁枢纽、穗莞深城际线、轨道6、12、13号线、深中通道等正在加快规划建设,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宝安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外向型特征明显,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截至目前,登记商事主体72.1万家,拥有制造业企业4.7万家;规模以上企业532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272家,居全市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41家,连续两年全国区县第二、全省区县第一。

2019年6月5日,宝安区委、区人民政府印发《宝安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部署,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深度融合宝安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标高远,措施科学。概括起来有以下十点: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企业、园区、行业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面向全区制造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中心;实施工业产品质量与品牌提升计划;实施高位对接德国制造计划;实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计划;保障优质制造业发展空间;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宝安工匠”;打造一流營商环境。

吹响新一轮产业发展号角

2019年11月初,深圳向全球“打包”推介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其中2.62平方公里位于宝安辖区,主要分布在宝安中心区、空港新城片区、深中通道门户区及燕罗片区,是宝安为实现新一轮产业发展而备的“宝地”。

作为港深穗黄金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宝安中心区将与前海共建深圳城市新中心。片区总面积252公顷,近期可供应产业用地37公顷,已布局中央绿轴、滨海廊桥、滨海文化公园等地标性建筑和设施,将重点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和现代服务业总部,打造集数字经济、科技金融、高端商务、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城市新中心。

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总面积约75公顷,近期可供应产业用地28公顷。片区产业集聚优势显著,依托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将重点布局现代物流和高端装备产业。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湾顶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位置的空港新城片区,是深圳西部的重要核心片区之一。该片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陆域30平方公里,水域15平方公里),近期可供应产业用地137公顷。该片区毗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和宝安国际机场,重点布局商务会展、航空航天、海洋经济、科技服务和文旅等产业。

珠江东岸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节点的燕罗片区总面积约261公顷,近期可供应的60公顷产业用地正开展土地整备,将发挥电子信息制造集聚优势,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尤其是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等产业。

作为深圳市的产业大区,宝安产业用地需求大,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现产业空间升级是宝安的“破题”之策。

目前,宝安“改工类”更新单元达63个(分为75个更新项目),总拆除用地规模约554.2万平方米,项目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市第一。2019年以来,宝安通过清理“散乱污危”腾出工业厂房45.2万平方米,“一地一策”全口径处置闲散用地30宗69.4万平方米。宝安实施的新桥东城市更新项目是深圳首个平方公里级“工改工”项目,现已启动拆迁,将释放数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在2018年规划的18个连片工业区的基础上,2019年10个街道再筛选一个平方公里级项目滚动推进,“10+18”连片旧工业区总面积约30.53平方公里。此外,宝安探索产业用地供给新模式,摸索出“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土地的“大族模式”、以容积率换公配和产业空间的“臻鼎模式”以及机器在摩天大楼里运转的“工业上楼”模式。

回望宝安产业发展历程,无论是哪一阶段,宝安与“海”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宝安向海而生、而兴,浩瀚的海洋赋予宝安人民开放、创新、包容的思维特点。数十年前,这种思维特点为宝安招引了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由此起步,宝安得以不断接收到舶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市场经济的理念在宝安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受外部因素影响,宝安企业逐步从“温室”走向残酷的市场,由“三来一补”、代工转型为自主品牌,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抢夺客户,并由此走上重视创新研发的发展道路。

向海、临海,这一宝安产业实现上一轮更迭、升级的重要因素,在宝安产业的下一轮发展中仍会发挥重要作用。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A”字格局的“A”字两条边交汇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是深圳向珠江东岸“辐射”的桥头堡,未来的高铁、城际地铁等交通设施落地后,宝安的优势还将进一步强化。在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未来的综合港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加持下,宝安可以成为内陆地区走向海洋深处的一个重要通道。

沿着宝安45公里海岸线,海洋新城、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机场、宝安中心区、大铲湾码头等依次排开,是宝安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文旅经济、会展经济、空港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的重要依托,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利好之下,宝安的“向海而生、而兴”还会更强。

宝安拥有较为完备的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条,制造能力、转化能力非常强。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延链“四步走”。第一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重点领域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实现“补链”。第二步,提高企业服务的精准度,优化营商环境,留住产业链关键企业,实现“固链”。第三步,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强链”。第四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对接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间企业合作,实现“延链”。

此次“招贤令”,宝安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我们发挥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紧紧围绕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六大产业方向重点发力,把“家底厚”转化为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同时,利用宝安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会展经济、临空经济、海洋经济和数字经济。

美丽宝安、幸福宝安建设志存高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速,美丽中国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在不同场合妙喻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向全世界讲述发生在中华大地的绿色传奇。

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宝安区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把“美丽宝安”“幸福宝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宝安是深圳水污染治理的主战场,宝安区把治水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一切工程都必须为治水工程让路”,全国首创“高强度持续投入、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宝安模式,近4年里投入400多亿元,基本补齐了过去40年的历史欠账,新建成雨污分流管网3976公里,全区雨污分流管网总长度达14125公里,基本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雨污分流两套系统。令人振奋的是,宝安经受住了治水的“阵痛”,目前全部河流已稳定消除黑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鸥鹭齐飞的城市新景象已初显容貌。

以茅洲河为例,这样一条过去以“黑臭”闻名的河流,经过治理,一样能还市民一片水清岸绿。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治理,茅洲河实现了华丽蝶变,2018年就作为广东省“6·5”世界环境日主会场举办了龙舟赛,2019年再一次成功举办龙舟赛,广受好评。2019年10月,茅洲河水质达到了地表V类水标准,提前达标;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在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第一集——《清水绿岸》中,以逾7分钟篇幅介绍茅洲河治理成效。

宝安区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经过不懈努力,宝安区近年来在科教文卫等事关民生工作中成绩斐然。

截至目前,全区有中小学136所、在校学生46万,约占全市学生总数1/3,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各类医疗机构1153家、病床8025张。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为95%。现有各类文化設施2533处,总面积139万平方米,约占全市1/4,人均文化设施面积0.44平方米,其中综合类文化活动场所649处,文化广场129处,公共图书馆97个;体育设施3652个,总面积474万平方米,约占全市1/4;人均体育设施面积1.51平方米,全市排第7,其中篮球场838个,健身路径538条,乒乓球场433个,羽毛球场297个,足球场50个。每年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万余场,成功举办了世界杯预选赛等高端赛事,“一带一路”系列赛宝安国际马拉松获深圳十大高端品牌赛事;涌现出福永醒狮、街舞团、打工文学等一批文化精品,原创广播剧《我有一片阳光》、歌曲《爱国之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福永街舞团获春晚献艺,宝安“戏曲娃”多次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区和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区公园总量达173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89%,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连续3年100%。

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立足宝安现实条件,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区委提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干在实处、先行一步,用2—3个五年规划,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4.0%,新增中小学学位6.68万个,千人病床数达到2.72张,经济总量、质量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作者为深圳市宝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猜你喜欢
宝安区宝安粤港澳
用笔墨表达关爱 为慈善贡献力量
岂有此理!弟弟要分我买给父母的拆迁房
岂有此理!弟弟要分我买给父母的拆迁房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新机遇,新飞越
相亲
“我在路上,还没干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