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着力打通制度政策梗阻 加速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0-05-28 02:36徐彬刘中全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专利

徐彬 刘中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要求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探索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三年来,各试验区域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梗阻、体制机制性障碍开展改革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形成了三批改革经验举措,相继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并向全国推广。

一、改革科研选题机制,科研与产业发展衔接更加紧密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往往关心的是项目申请、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成果建立等,对科技成果是否有市场前景,能否得到转化并不是很关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院所支撑服务产业发展不足、与市场脱节等现象。针对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问题,试验区域在高校科技项目选题、高校制度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三定向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在科研选题中设置成果转化5%的股权激励机制”等一批改革举措。比如,沈阳市依托重点高校,推行“三定向”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以校地产业研究院为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设计研发项目,试点政策第一年,试点学校申请发明专利115项,转化科技成果101项,是上年的近两倍;合同额达7093万元,比上年增长500%。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确权新制度,不敢转问题得到破解

近年来,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面临一系列政策和制度难题。在权益归属方面,由于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属国有无形资产,完成单位和个人的产权分割需要十多个部门审批和数年时间,程序十分繁琐。在价值评估方面,高校院所将专利转让企业会产生较大商业价值,受到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造成职务科技成果所属单位及个人不敢转的现象。针对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突出问题,从激发发明人内生动力入手,部分改革试验区域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确科研人员对职务发明的所有权,推动职务发明从“国家所有”转变为“国家和发明人混合所有”,从“先转化、后确权”转变为“先确权、后转化”,从“奖励权”转变为“所有权”,推动科研人员有能力、有动力、有权力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探索出了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路径。比如,四川开展单位与发明人共同拥有职务成果所有权试点以来,从根本上调动发明人转化成果的主动性,西南交通大学在1年多内完成了176项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分割确权,创办16家高技术企业,成果转化数量、转化收益分别是过去5年总和的44倍和82倍。

三、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新机制,不愿转问题明显改观

以往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主要为无形资产,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给价值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国有产权、院所集体产权交织在一起,转化之后的收益不易明确界定。另一方面,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过程中,一般给予个人和团队技术入股奖励,但由于技术奖励股不涉及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成本,他们在后期技术能否实现产业化上并不十分关心,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试验区域从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无形资产价值评估难等根本性问题入手,探索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有效路径。比如,西安试点基于技术股+现金股的股权激励模式,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展无形资产入股和量化激励改革,通过组建股权多元化的高技术产业化公司,实行研究院控股、战略投资者参股、经营层和技术层持股的股权结构,依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立了28个高技术产业公司,其中4家已上市,极大地激发了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公司等多方面的积极性。

四、完善科技成果权益保障机制,转化维权问题逐步改善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专利保护领域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专利侵权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群体性侵权、重复侵权还较为严重,部分行业由于专利无形性和侵权行为的隐蔽性等特点,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使我国一些创新型企业处境艰难。针对这些难题,试验区域将知识产权改革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点任务,试点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探索出了“专利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执法机制”等一批改革举措。比如,打破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四川成都郫都区成立了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知识产权局,调解、查处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时间缩短30%以上。建立知识产权司法执法有机衔接机制,湖北武汉成立知识产权法庭,建立跨区域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结案率提高到90%以上;北京、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率先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大幅度提升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完善知识产权维权制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积极探索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惩罚力度,某侵權案件被判赔4900万元,创造了我国专利侵权最高赔偿纪录。创建知识产权快捷综合服务,广东开展集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7—10个工作日。

五、打破科技人员流动束缚,转化人才结构问题得到优化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只有激活了人才的创新创造力,科技成果的供给才能源源不断。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还面临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针对这些问题,试验区域通过改革事业单位编制、提高人才引进工资发放的灵活性,大胆试验,探索出了“事业单位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引进紧缺或高层次人才”“事业单位编制省内统筹使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比如上海市实行外籍人才居留政策试点,已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超过500人,较新政实施前增长约8倍。广东省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试点以来已受理批准符合16项人才出入境政策措施条件的签证证件超千人次。北京试点外国留学生凭毕业证或创业书在华注册企业的政策,已有一批留学生成功创办企业。安徽省实施本省内事业编制统筹使用,解决了主要事业单位无编可用的难题,试点的重点高校院所新增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65名,完成了55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下一步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建议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观念创新,探索实用性、操作性更强的改革经验举措,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成果专利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验收成果
线上平台解决“转化难”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福建省:出台新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