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牡丹江市委员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对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牡丹江市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落实省委关于“牡丹江要晋位争先重振雄风”的部署要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发展效能,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牡丹江落地生效。
聚焦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工作,落实党中央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要求,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对党委(党组)集体决策和主要负责人带头执行民主制情况的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强化政治巡察,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八字方针”和“六个强省”建设要求,围绕产业发展“435”计划,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和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精品农业,加快推动绿特融合、三产融合;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加快盘活存量,持续做大增量,筑牢工业四梁八柱;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以生活性服务业助推消费升级。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启动新一轮“百大项目”攻坚战,精准高效招商引资,加快重构全省第一县域组团,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完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健全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法治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农村体制改革成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举全市之力推进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制度创新,推动自贸区、试验区、综保区、边合区、互贸区、跨合区“六区联动”,加快形成联动效应。
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
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长效机制,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提升三次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征缴扩面,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民政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聚焦推进法治牡丹江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爭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完善街道权责清单,深入推进社区减负,不断充实工作力量,持续提升城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加大“平安牡丹江”建设力度,深化公安体制改革,严打严防各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推进信访法治化,建立非正常上访防范和处置机制,着力减存量、遏增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聚焦凝聚团结奋进精神力量,完善文化创新发展机制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提高舆情引导处置能力。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深入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舆论引导和传播能力。全力冲刺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市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壮大文创产业,提升“文创牡丹江”品牌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年度整改任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力度,统筹抓好“五项革命”,建设一批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功能恢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推进生活方式转变综合行动,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
聚焦推动政治生态根本好转,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把管党治党责任压力传导到最基层。建立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反馈、问题整改制度,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省委政治生态建设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选人用人靠工作、靠实绩、靠人品、靠公认的正确导向。完善纠治“四风”制度机制, 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深化拓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隋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