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莉 张承菊
【摘要】目的:讨论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30例,比较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无缝隙护理)的干预结局。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比研究组长,P<0.05。研究组SAS与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10.00%)低于对照组(46.67%),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理念干预能够加速康复进程,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理念;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可遗留下肢水肿与皮炎等病征,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一旦并发肺栓塞可威胁生命安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施以护理干预,对整体疗效提升有着积极辅助意义。本科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施以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均经过造影X线片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临床资料不全、精神意识障碍、手术禁忌证者。随机分组各30例,研究组年龄平均57.3±4.2岁;男性14例,女性16例。對照组年龄平均57.1±4.6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基线资料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与健康教育等。研究组无缝隙护理理念干预,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行心理护理,明确告知不良情志对疾病发展的影响,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教会患者如何用注意力转移等方法自我调节情绪。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认知度,做好操作解释与咨询服务等工作,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配合度。术前做好体位护理,患侧肢体高于心脏20-30cm,指导患者屈膝,避免按摩与热敷等操作,防止出现血栓脱落与皮肤破溃。有皮肤破溃者用50%硫酸镁湿敷。有水疱者用注射器吸抽后,用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有化脓与感染症状者,用双氧水清洗后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加强镇痛护理,必要时给予药物镇痛。做好饮食指导与病情监测工作,防止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1.2.2术中护理
准备好急救设备与药品,建立静脉通路,输注平衡液500mL。监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变化,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操作。术中注意压疮与保暖防护,减少手术应激。
1.2.3术后护理
观察穿刺部位的置管情况,预防置管移位与脱落,确保管路畅通。定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穿刺部位水肿与感染。患处皮肤保持干燥清洁,翻身等动作轻柔,预防压疮与皮肤破损。合理使用约束带,防止血肿形成或导管脱落。监测患者凝血功能,观察皮温与肢体平面周径,预防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拔鞘时无菌操作,压力带加压包扎,控制压力带松紧度。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参照SAS与SDS量表,了解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秩和检验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性;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预后情况
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比研究组长,P<0.05;研究组SAS与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所示;
2.2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率(10.00%)低于对照组(46.67%),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血液在下肢静脉内出现凝固,会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引发肢体功能障碍与肿胀疼痛等症状,尤其是血栓脱落会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下肢深静脉血栓类型不同,危害程度也存在差异。临床常采取导管介入疗法,在时效性与安全性等方面优势特征突出,施以介入溶栓治疗,能够减少溶栓剂与抗凝剂的使用量,降低脏器出血等并发症率,同时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显著。
介入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危害不能忽视,出现血肿与出血等并发症,不仅会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同时会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医疗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施以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尤其是无缝隙护理理念干预,实现了住院生活有人管,住院检查有人陪,住院中期有健教,住院后期有人护等,尽可能地规避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除此之外,应当加大培训教育力度,要求护理人员应当掌握艺术沟通方法,在入院接待与办理住院手续等环节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及时提供优质服务,耐心落实每项基础护理,以切实发挥护理服务价值。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理念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率,提高了介入溶栓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对此,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宝玉.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理念对负性情绪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5):114-115,117.
[2]李旭.无缝隙护理模式对预防创伤性骨科患者术后并发DVT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78-79.
作者简介:
吴曼莉(1986.4-),汉,安徽合肥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