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对于平常的教学还是考试而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的核心教学内容就是阅读,同时阅读也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式,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
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不仅要获得书本知识,还应该拥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个人素养。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语感与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整体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自身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断地革新与创新自身的教学环节,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接下来,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注重课前导读,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直观感知;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写意识三个方面,浅谈在新课改背景的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一、注重课前导读,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课前导读是教师开展具体的语文教学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加深学生对相应语文内容的理解和认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部分教师对课前导读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需要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改进和优化课前导读的问题,提升课前导读质量,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辅导环节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压力的限制,教师在展开语文阅读教学之时无法预留大量的课堂实践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受到时空的限制,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预习之时,遇到问题也无法得到教师及时专业的解答。这样一来,学生预习效果就会打折扣,学习目标也无法明确,进而影响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故要想在教学新形势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我们不妨从作为教学薄弱处的课前辅导环节入手,优化课前导读,打好教学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直观感知
信息技术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夠充分优化知识呈现的方式,使知识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并通过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将原本静态、抽象的语文知识呈现和展示出来,让知识变得更加鲜活,进而点亮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激发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活跃课堂氛围,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让学生初步认识鸟的天堂,然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几组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下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就点亮了整个语文课堂,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三、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写意识
只有当阅读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积累足够的素材,进而更好地进行文章的创作。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有许多学生会出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现象。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普遍会出现千篇一律、内容空洞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过低,素材积累较少。同时,在小学教学中,因为资源和思想的限制,使得学生没有合适的条件来展开适当的课外阅读,因此,为了转变学生的写作问题,我们就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促进学生读写结合意识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比如,一些学生喜欢看武侠类的小说,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热门作文主题的文章,如,亲情描写、友情描写、景物描写等,或是一些著作,如,四大名著,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方向。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一些好词佳句进行摘抄背诵,或是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时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积累。如此,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就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作为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对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设计贴近小学阶段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进而实现小学阶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京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87.
[2]吴修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