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亭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此自然资源部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以开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和粮食安全。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选址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定边县波洛池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152.99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794.5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定邊县;波洛池村
中图分类号:S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18
引言
为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国家针对性的出台了大量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要求切实从耕地数量和质量上加强保护力度,不仅如此,为保障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需求,继续推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以新增耕地填补来发展社会经济[1-3]。现有补充耕地的方式主要为对其它草地[4,5]、滩涂地[6,7]、盐碱地[8,9]以及部分沙荒地[10,11]的开发。但随着这部分未利用后备资源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集中连片程度的不断降低,现有的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指标的巨大需求。因此,原国土资源部于2017年下达《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文件,提出了将残次林地资源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新途径,对低效残次林地的开发,能极大地缓解占补平衡压力,显著提高耕地数量及质量,增加粮食产能。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相关精神,陕西省下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陕发〔2018〕9号)文件,将残次林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要求下发各县区遵照执行。
根据文件精神,定边县政府积极响应,结合县域内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分类情况和分布状况,先后组织了3次大规模残次林地项目的实施,由于定边县地处北部风沙滩区,区域内土壤沙化松软、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发展规模化、精细化农业生产经营得天独厚,因此具备开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的条件。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盐场堡镇波洛池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为研究试点,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全面规划,建成耕地条件适宜、灌排设施齐全、道路完善以及农田防护配套的示范项目,通过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典型风沙草滩区土地进行整治,为今后大面积的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提供借鉴。
1 残次林地后备资源界定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需要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双方认定后才可实施,但由于国土和林业部门在技术条款、理解不同和调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残次林地的界定是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残次林地是指在国土部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中为林地范围,且不属于林业部门林地规划、林权林保、退耕还林及相关保护区范围内的退化林地(即受人为或其它行为干扰破坏,导致林相残败、结构失调,植被覆盖度及郁闭度较低,土壤侵蚀严重,经济价值及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分)。结合外业踏勘实际情况,残次林地判断标准可简单的定义为:在国土部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属于林地,而不属于林业部门林地范围,且现状为无林或林木生长状况较差的地类,可通过结合Google Earth遥感影像图预判,并通过外业调查确认的方式界定。
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定边县盐场堡镇波洛池村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E107°18′53.89″~107°29′52.34″,N37°33′38.05″~37°38′06.36″之间。波洛池村地处典型的风沙草滩地区,海拔1346~1358m,区域地势总体平缓开阔,起伏变化不大,略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9℃,1月份平均气温-8.8℃,7月份平均气温22.3℃;晚霜期4月底,早霜期9月中、上旬;无霜期130d左右。平均年降水量324mm左右。风多雨少,十年九旱,且降雨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和沙土,土层深厚,结构适中,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肥力不足。表层土易受水蚀、风蚀,但耕性良好,适合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土壤电导率为18ms/m,但土壤孔隙度较大,土壤透水性较强,保墒保肥,土壤酸碱度(pH)平均9.16,属微碱性。其中,耕层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含量2.00g/kg,碱解氮含量9mg/kg,有效磷含量7.2mg/kg,速效钾含量44mg/kg。地表几乎无植被覆盖,且伴随着较为严重的风蚀风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资源稀缺,几乎无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但地下水资源补给条件较好、地层含水量充足,可作为灌溉水源用以灌溉。项目区内现状情况为部分农田灌溉保证率无法得到满足,区内干旱问题严重,农业生产条件不稳定。结合二调数据结果,该项目区总面积182.43hm2,预计可新增耕地152.99hm2。
3 项目规划内容与方案
依据项目区现状地物以及作物种植结构等条件分析,拟建项目要从田水路林等几个角度进行综合整治。由于项目区位于陕北风沙草滩区,地面主要为沙土或沙壤土,无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但地下水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另外项目区也无相关配套灌排设施,农田灌溉极为不畅。项目区建成后应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合理布置耕作田块,保持各项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田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田间基础设施占有率不高于8%;建成后的耕作层厚度达到30cm以上,有效土层厚度达到60cm以上,有机质含量大于6g/kg,耕地质量达到所在地区的较高等别;有灌溉条件的耕地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基础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a。
3.1 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共完成土壤改良覆土面积160.95hm2,覆土量241425m3;覆沙面积5.47hm2,覆沙量9405.02m3;土壤翻耕面积186.81hm2;土壤施加有机肥560.44t。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根据《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结合波洛池村村水文地质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项目区的灌溉保证率设计不低于85%项目区经土地平整后,需通过新建机井方式作为灌溉水源进行灌溉,根据规划,需新建机井20眼,配套200QJ20-133/21-13潜水泵20台,埋设dn90mmUPVC管5089m,φ90PE管12725m;修建闸阀井12座,给水栓141个,泄水井25座。10KV输电线路2270m,地埋380v低压电缆2864m,安装50KVA变压器3台,安装80KVA变压器1台,安装100KVA变压器1台。根据定边县冻土层深度在1.2m的现状,输水管道埋深要求在1.5m左右。
3.3 田间道路工程
梯田田间道路工程设计依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针对项目区地形特点以及耕作需要,拟计划由波洛池修建泥结石道路5413m,砂砾石路面宽度4m,路肩0.5m,路基为30cm素土压实,其上做20cm砂砾石路面,由压路机压实,比降≤15%。新建生产路4705m,生产路为30cm素土压实。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压路机碾压要分层进行,压实系数不低于0.95,确保每道工序合理有序。
3.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为做好项目区周边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以及提高乡村景观等保障工作,要根据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完成农田防护林种植,另外,要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对田间道路两侧栽植防护林工程。针对项目区地形条件,需在田间道两侧布置防护林带11131m,两侧乔灌结合,各2行,乔木(新疆杨)和灌木(紫穗槐)穿插种植,株距2.0m,行距2.0m,新疆杨22261株,紫穗槐22261株。
4 预计新增耕地等别和粮食产能估算
定边县耕地分等工作涉及到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定边县2005年农用地分等成果、定边县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定边县2006—2010年土地复垦项目勘测定界图、定边县2006—2010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定边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底图采用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现状图作为工作底图。根据《陕西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县级工作手册》中附件2全省各县(区、市)作物生产潜力指数速查表,对应查找定边县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定边县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指数2405,马铃薯光温生产潜力指数3290;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指数1120,马铃薯气候生产潜力指数1638。
评价新增耕地的质量等别信息通过项目资料、确认新增耕地的质量等别情况及相关属性信息,再通过外业补充调查进行检验,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和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确定的技术方法和参数,对新增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波洛池村周边水浇地地块平均耕地等别为等13等,旱地平均耕地等别为14等,根据初步计算,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水浇地平均耕地等别为12等,旱地平均耕地等别为13等,平均提高一个等别。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耕地152.99hm2,其中,水浇地70.70hm2,旱耕地82.29hm2。
粮食产能=新增耕地面积×(D-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15×100kg
式中,D为指产能计算常数,D≤16(当产能为0时,D=16)
通过计算,波洛池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可创造粮食产能794.5t/hm2,粮食产能与新增耕地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且水浇地粮食产能显著高于旱地产能。可以看出,波洛池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以占比为46.21%的面积,创造了占比为53.39%的粮食产能。
5 结论
通过对定边县盐场堡镇菠萝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整治和配套设施优化,将原有荒芜风沙草滩地开发为可重新利用的耕地,波洛池村土地利用面积增加了152.99hm2,并通过田水路林的合理规划,既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能优化区域内经济结构调整、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提高了新增耕地等别1~2等,创造了794.5t/hm2的粮食产能。该项目的实施对陕北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证整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将有力推进该区域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步伐。
参考文献
[1] 程朋,崔鹏艳.耕地占补平衡在土地资源优化中的分析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74-175.
[2]苑韶峰,李胜男,杨丽霞.基于可转移发展权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新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2):47-51.
[3]段亞明,周洪,刘秀华,等.中国耕地撂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3):13-17.
[4]师晨迪.黄土丘陵区荒草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调查研究——以延安市甘泉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16-19.
[5]郭振,师晨迪.荒草地整治后土壤碳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3):27-32.
[6]刘康,陈伟,吴群.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4):430-436.
[7]沈晓梅,姜明栋.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人民长江,2018,49(19):11-15,32.
[8]李娟,韩霁昌,张扬,等.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工程模式[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3):188-193.
[9]胡梦飞,刘社堂.陕西定边盐碱地开发探索实践与对策建议[J].新西部(上旬刊),2017(10):55-58.
[10]孙增慧,韩霁昌,毛忠安,等.砒砂岩改良风沙土对作物产量影响的RZWQM2模型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18,49(7):235-243.
[11]郭航,韩霁昌,张扬,等.基于拉曼光谱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土胶结作用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54(11):436-442.
(责任编辑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