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2020-05-26 01:18吴相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启示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吴相远

摘  要:“朱子读书法”是朱熹读书与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中国古代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典范,它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在这方面的伟大成就。其中的循序渐进、学以致用、涵咏体味以及专心致志等思想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朱子读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启示

1“朱子读书法”的内涵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被人们尊称为"朱子"。朱熹18岁时成举人,19岁中进士,一生任官时间却仅仅十余年,其余时间大部分都在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学者朱熹教导门徒研究学问,首先会教他们如何读书。他就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有很多很深刻的方法论,这些在他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探寻其中所表达深刻道理,他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2“朱子读书法”的特点

2.1循序渐进,提倡自主的读书观

朱熹将循序渐进作为六条之首,使其贯穿于整个读书过程的始终,赋予了它十分丰富的内涵:一是在选取读书内容的难度方面。朱熹以读《论语》和《孟子》为例,指出应该先读《论语》后读《孟子》,《论语》语言通俗,浅近易懂,明白了《论语》所讲的道理之后才能开始阅读更为精妙的《孟子》;二是在制订学习计划方面。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阅读能力和水平,综合考虑到各方面情况,一步一步地为将来接收更为深刻的学问夯实基础;三是在读书进度方面。朱熹指出读书不可一次贪多,要严格遵守学习计划。读书就如同浇灌菜蔬和吃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读懂文章的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才能接着往后。若前文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不能窥探后文内容,一处不通就不能研究另一处。

2.2熟读精思,学以致用的实践观

朱熹认为,读书必须要先读得滚瓜烂熟,然后加以精明思考,有所收获之后便要在自己身上推究落实。不仅要熟读精思,也要切己体察。从熟读到精思再结合生活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接轨。他提出,读书首先应当熟读成诵,使文章就像自己写出来的。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刻记忆之后,在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领会作者在文章中传递的深刻道理。只有在熟读和深入思考之后,才能解开自己的疑惑,使自己学问有所进步。由上述可知,朱熹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在自己身上推究书本知识,将书本内容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

2.3反复涵咏,产生共情的教学观

朱熹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坐正身体,细致查看书中内容并微微吟诵出声,以虚怀若谷的态度进行涵泳。当然,这里提到的"涵泳"并不是对书本内容的反复认读和机械记忆,而是一种读者深入到文本中去,细心揣摩、理解文本真正内涵的形式,它包括了读者阅读书本内容之后所形成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所形成的独特情感体验。学生理解文本就是理解作者,而形成个人独特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则是学生理解自我的过程,这也是学生与文本产生共情,进行感受性阅读的过程。

3“朱子读书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3.1逐步放手,适应学生实际阅读需要

首先,在选择读书内容方面,采取教师、家长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开学,适当推荐一些与教材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优秀读物给学生,并明确提出相关阅读要求。这类书以符合现阶段学生需要的中外优秀名家名篇为宜,难度不宜过高,要保质保量。而一般来说,很多小学生都喜欢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童话、科幻或者卡通等等,教师也应该对此给予充分尊重与支持,并提供相关推荐,扩大学生在阅读时的选择面,满足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差异;其次,在学生制定个人读书计划方面,教师也要进行积极指导。例如教给学生要根据自己实际阅读速度和阅读时间来制定读书计划的方法,每天读哪些、读多少、什么时候读都做出明确的安排。学生制定了计划,还要督促其坚持做到,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找到乐趣,继而形成阅读——快乐——阅读的良性循环;最后,在安排读书进度方面,教师也应当适当对学生给予帮助。面对轻松易读的故事和长难的文学名著时,学生的阅读日程务必做到科学适用、可操作性强。

3.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小组抽签自讲法"。他先准备百余个写着学生学习内容的竹签,由每个小组自由抽选,学生抽签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举荐一名学生面为全体师生进行讲解,教师最后再进行点评和补充。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不仅适应了学生自身审美需要和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充分發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摆脱了一味进行枯燥解说的无趣教学模式。

朱熹从"无疑—有疑——解疑"的学习过程和教师作用两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启发诱导进行了深入阐述。读书开始时,还不知道疑惑,慢慢地就会产生不懂之处,读到中期,则处处是疑惑,但越读疑惑又会慢慢解开,最后实现无疑。在整个"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开始无疑之时,教师就要通过从旁观察,;当学生思维受到足够的刺激,开始产生问题时,教师此时就应该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取代学生做定论。这种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获得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3.3适当运用感受性阅读教学策略

朱熹强调,读书要清空个人偏见和固有思想的束缚,排除外界干扰,对文章进行涵泳体味,以自身原有的经验与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受性阅读的思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地使用感受性阅读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佃礼杰.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2011,(04).

[2]张洪,齐熙.朱子读书法(卷二)[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11.

[3]魏兆锋.钱穆论朱子读书法[J].新世纪图书馆,2015(09).

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深坪小学

猜你喜欢
启示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