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马”的合理性

2020-05-26 00:51李尔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句末断句伤人

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一读至‘不绝句”,于是便成了“伤人乎不?问马”。同样的“不”出现在句子末尾并代表“否”的含义,这种句末语气疑问副词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有出现:“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堪不甚,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这里的“不”是作为句末语气词,并不承担实际的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尚能饭否?”也是同理。然而,这种说法表面上虽然看似成立,但是在《论语》全书中,能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副词的基本上只有“乎”、“与”或是直接收尾不存在句末语气词,如“二三子以我为隐乎?”“管仲非仁者与?”“夫子何为?”而“乎不(否)”这样的结尾句式却从未出现过,在秦以后方可查询踪迹。金人王若虚在《论语辨惑》中也对此种谬论作了批驳,他说:

义理之是非,姑置勿论。且道世之为文者,有如此语法乎? 故凡解经,其论虽高,而于文势、语法不顺者,亦未可遽从,况未高乎?

用“伤人乎不”的断句,不仅仅在语法上不合常理,更在语义上出现严重偏差:伤人了吗?问马怎么样。完全不通顺的逻辑思维,足以证明这种断句方式的荒谬之处。

同时,另有一种说法来自唐人李匡乂所著《资暇集》,他的结论是“伤人乎,不,问马”。这样的句子拆分将其分离为三部分,直观上给人的体会便是两人对答,一人问“伤人乎”,一人答“不”,结果是“问马”。这种断句的方法,看似符合古籍书写习惯,所以一开始的分析并不会否定这种断句格式的正确性。同时,这种方法也将句子的侧重点转移到“问马”上,似乎迎合了大众对于孔子“仁爱”、“泛爱”的想象。然而,经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在上古古籍的对话书写中,习惯性地会标明对话两人的发言状态,比如“曰”、“对曰”一类。这种情况几乎成为了一种默认状态。再看《论语》里的对话,也必定会分清对话双方的发言顺序,且一定会出现“曰”、“对曰”的提示词。例如:“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秦以后的对话有时会直接省略对话的动作,但也不是大多数,在《论语》里这种情况便没有出现过。因而这种分析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推翻。

因而,从句法角度上分析,“不问马”并没有直接错误。这种断句符合当时的时代情况,并且也与《论语》的表达方式一致。

有关孔子的儒家仁爱思想,主要立足点都在于“人”。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人力资源可谓是重中之重。从上层建筑的军士力量、统治阶层,到下层的平民百姓,人的重要性似乎都不言而喻。而在“物”的方面,儒家虽然不是大肆宣扬,但是将对于人的仁爱之心延伸到万事万物上,也是儒家的默认观念。孔子自身没有直接宣扬对于“物”的仁爱观,但是他对于“物”也是充满了怜爱之心。“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对于钓鱼,只能一次一次地进行,而不是一网撒下去,导致对于鱼群生存繁衍的致命打击;打猎捕鸟,不能射向它们的巢穴。对于万事万物,儒家的态度是讲求一定程度的节制,而不是纵欲纵情,破坏了原有的平衡。

再说“厩焚”这样一个特殊场景。火灾之下,关心人的安危自然被放置在首位,牲畜在此刻可以概括为生活财产。孔子的一句“伤人乎”不仅仅是处于人之常情的表现,在“厩焚”这样一种完全称不上与孔子息息相关的事情面前,孔子的关心也只能体现他关心弟子、怀有仁爱之心。如果硬是纠结马在孔子心中的重要性,便不必选择这样一种特定的场景。日常生活中对于万事万物的体恤便足以证明。

另外,结合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不问马”这种看似不关心万物生灵的行为根本不能从事实上成立。春秋战国时期,常常以马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相对而谈治国之事时,子路便提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便可知在当时的儒家治国思想中,马的作用应该是位列前茅的。一些诸侯国甚至以拥有名马为荣:晋献公以拥有“屈产之乘马”为晋宝。这些都是马的社会价值的缩影。

不得不说,历朝历代都有大家和专业人士对于“问马”还是“不问马”展开有关语法、儒家思想方面的讨论。这种学术方面的探讨出发点是好的,“问马”便有利于塑造一个相对完美的孔子形象,但是这种一定程度上扭曲文学典籍事实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如果坚信“问马”派的正确,那么不论怎样分析论证都会从相似的文献中找到可以支撑的论点,而忽略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原文所处的真实语境。

例如,传播较广的“不其实是后”的说法。王淑岷先生认为,“伤人乎不问马”一语中的“不”字实际上与“后”字同义,他说:“‘伤人乎? 不问马。犹言‘伤人乎?后问马”。然而,在“不”与“后”可以相互替换的纷争中,有学者从“后凋也”等例证中反推出这种替换的失真性与牵强。

因而,孔子“不问马”从语法、用词的角度考虑,具有一定的事实性和合理性。同时,“不问马”不可能与孔子不怜惜万物相对等,也不可能从一个小小的“不问马”的身上去否定圣人“仁者爱人”的形象。“问马”这件事所处的语义环境本身就不与对于万物的关怀产生联系,因而大多数的学者论证的侧重点从一開始便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对于这种求证方法的引用,我们必须要保持更加严谨和认真的态度。

作者简介

李尔雅(199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主要研究语言学方向。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猜你喜欢
句末断句伤人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伤人的火锅
宠物伤人要赔偿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不伤人的拳击赛
释疑
妙用标点巧断句
荆棘与伤害
词汇辨析aloud/loud /loudly
断句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