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姝杉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意见》要求更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困难人员兜底保障,完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人才需求与市场需求、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密切相关,特殊时期的人员就业保障与人才流动意义重大,有“稳当下,谋未来”之说。
灵活就业与新职业
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由疫情造成的经济和劳工危机可能使全球失业人数增加近2500万,数以百万计的人将陷入失业、就业不足和工作贫困之中;全年损失将介于8600亿美元至3.4万亿美元之间。国内的就业形势也不乐观,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春节后10天人才趋势观察》,2月上旬,就业市场新增的招聘需求比2019年同期减半,平台上活跃的求职人数同比下降30%;另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有30.4%的企业表示将减员缩编,29.68%的企业表示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仅有17.81%的企业表示暂无影响,另有10.64%的受访企业面临着破产或倒闭的风险。一段调侃的话透出了就业形势中人们的诸般心态,“开始上班的羡慕在家办公的,在家办公的羡慕还没开工的,下周复工的羡慕不用工作的,待就业的羡慕有工作的……”从“宅”的状态挣脱出来的人们其实都渴盼有事可做,越来越多人回到了工作崗位,各地的经济活力逐渐回暖。
疫情造成了餐饮、旅游、服务和娱乐等行业的大量失业人员的转岗和再就业问题,出口形势的下滑也将带来类似问题。疫情期间,支付宝上新增25万小程序,带动了75万个小程序开发和运营岗位。数据显示,63万大学生通过“青团社”小程序找到诸如文案编辑、在线家教等兼职,1万多位农民在用“快马找工”小程序找工作时,可免费坐包车跨省面试,面试成功当即留下上班。京东集团及其属下达达集团表示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35000人的就业岗位,减少疫情短期对就业产生的冲击。苏宁也宣布基于到家业务快速发展和门店社区生活中心升级改造、1小时场景生活圈深度融合等因素,需要吸纳10000名员工。口碑饿了么宣布将联合各地就业和扶贫部门,面向全国832个贫困县,提供10万个以上的餐饮、生活服务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包括面点师、送餐员等,同时针对100个贫困县,定向招聘2万名蜂鸟骑手。事实上,疫情期间至今,各大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都在面向低线城市区域招募捡货员、打包员、配送员等员工,在满足线上销售爆单的同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软件、生鲜电商等领域企业广招员工是基于现实需求,而新职业的兴起更能说明产业的深度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做好“六稳”工作,必须把稳就业放在首位,并提到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16个新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这批新职业充分诠释了当下各行各业新的用人需求。同时,新职业群体的年轻化、高增长态势也力证其前景广阔。BOSS直聘研究院的统计显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电竞、网络直播等热门领域,2019年,25个新兴职业岗位积极求职人群的平均年龄为24.9岁,人才存量同比增长105%。中国信通院预计今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超11%,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255万个,成为未来就业的新形势,“工业互联网成为疫情后增长点,信息等技术进步肯定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但是也会对旧的岗位造成替代和摧毁。而且新的岗位需要不同的技能和人力资本。”
“云招聘”“云签约”
“云双选”“云宣讲”“云指导”“云签约”“云培训”……被搬到线上的不止消费与娱乐,就业场景也将前端移至线上,当“面对面”转为“屏对屏”,步入云时代的各方都需要彼此适应。
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共计约874万人。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毕业生春招的黄金时段,有“金三银四”之称,今年的形势有了变化,线下招聘关闭,部分校招延后,毕业生们面临着新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国家将从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生给予补贴,明确国有企业连续两年扩大招收招聘毕业生的规模,扩大基层就业的规模,包括扩大招生入伍的规模,扩大就业见习的规模,适当延迟录用接收等多个方面来积极地创造就业岗位。”此前,中国人社部启动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网络招聘活动,已有95万家企业提供570多万个岗位,招聘活动周期将持续至6月底,其中常设有52个未摘帽贫困县、湖北等招聘专场。教育部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不见面也能招聘,也可签约认定。教育部还要求各省市各高校大力增加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专业匹配度高的网络招聘会。毕业生的应聘习惯并不易完全扭转,高校此时需有应对举措。以东南大学为例,其开启的“空中宣讲会+空中双选会+空中面试”的空中招聘平台,借助抖音直播、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央视频等平台开设大型网上双选会,千余家企业入驻,7万多岗位可选,成效明显。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应对的科技企业依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自己开发的线上招聘平台在春招期间顺利签下300多个应届毕业生的浪潮集团表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拥有强大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线下招聘相比,线上招聘更加年轻化,形式更加新颖。”华为的2020应届生招聘工作也由线下全部改为线上,为应聘者安排线上综合测评,应聘研发类岗位的应届生还需参加线上上机考试。
培训是就业流程里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技术进步的挑战和需求,在职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必须加强,此时进行培训的机会成本较低,也可帮助现有员工顺利转型。近年来不少企业已经逐渐接受在线化学习项目,疫情防控期间,培训需求并未减弱,只是由线下转至线上,国内企业培训领域的头部企业江苏云学堂负责人表示,“疫情结束后,用户对在线学习会越来越适应,也更加能体会到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价值,未来将保持较好势头。”
“抢人”“留人”“换人”
就业并非仅事关个体,个人、企业与城市都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人力資源本就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就业大军的合理流动是每个城市的互利共赢。一二线城市每年必打的“抢人大战”并没有因疫情而停止,对人力资源红利的争夺在特殊时期有了更多内涵,这对求职者是利好,也考验城市的发展与管理智慧。各地相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出多种“硬核”措施,上演“抢人式”复工。据3月6日的数据,全国很多城市返工人数超过4成,东莞、无锡和宁波三城的“忙碌指数”最高,近5成人员恢复正常上班。
奥马冰箱总裁姚友军建议引导疫情不那么严重而劳动力富余地区的人员到珠三角务工,同时引导服务业关停企业的员工补充到制造业,“当务之急,是国家把制造业的供应链、用工两大瓶颈打通。一旦疫情结束,再把服务业逐步恢复起来,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受到此次疫情的冲击就会较少。”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所指出的,“要承认我们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企业目前的复工复产的势头还不错,二季度或者是下半年总体经济可能会加快复苏进程。同时,更大力度的宏观对冲政策会陆续出台,就业优先的政策也会加大力度和逐步落地。所以,下半年就业情况有望好转,调查失业率也会有所下降。”
制造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吸纳新增就业的重要领域,在解决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一边消化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一边将“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进度加快,以机器为主力的智能化工厂既解决了人工聚焦难点,也是本身提质转型升级的必须。有行业分析师明确指出“机器换人”的需求因疫情而变得更加务实与迫切,“在很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机器换人已推进多年,今年的疫情则让机器人站上风口,制造行业甚至服务行业的‘机器换人都意味着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