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真金
摘 要: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导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得到了相应的变化,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活动组织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主动跟随教育教学背景的变化革新课堂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对此,文章围绕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教学方法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背景之下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今后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当今的教育教学环境,明确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模式所存在的弊端,通过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数学中存在的规律,从而实现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素养能力真正提升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掌握一定的创新性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也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提供了有力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可以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灵活恰当的运用,将信息技术与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巧妙整合,使其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信息技术进行有侧重点的运用,将静态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形象的声音、画面等形式,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目的。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一课的教学中,为将一些地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于相对抽象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了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电子白板上展示“百度地图”信息,在地图上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地点,对其进行放大化的展示,以此为例,为学生讲解有关方位的数学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绘制简单直观的方位图,与百度地图相互配合让学生更加全面、高效的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最后再让学生在地图上任选一个地点,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对该地点进行方位上的描述,从而促进学生对本课主要知识的巩固。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传统死板的数学教学多数是教师针对学生单方面的知识讲解,不能够很好地实现诱导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加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随着教师的课堂节奏主动思考。其中,创设问题情境则可以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问题情境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注意,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探究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活动空间,从而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逐渐理解面积的含义以及相关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如:春天到了,学校的园丁爷爷想要对校园操场上的长方形草坪进行翻新,重新铺垫,同学们帮助园丁爷爷想一想,铺垫操场需要准备多大面积的草坪?对此,引导学生进入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结合实际状况展开思考,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之中探究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巧妙运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生硬死板地接受灌输,而是借助自己的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开展课堂互动,激发创新火花
开展课堂互动是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教学途径。在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性地掌握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开展课堂互动,增强自己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互动,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拥有开拓的数学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火花。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用自己充沛的热情和精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勇气,使学生在新型的小学数学课堂获得切实性的提升。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肉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应用情景中,为学生布置学习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首先列出应用题目中的算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积极合作交流,根据以往的计算知识尝试发现两位数之间的计算规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互动学生状况进行查看,了解学生的问题,每组出一位学代表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组的探究成果,教师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与学生的思维互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优势进行交流,提升互动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创新小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視创新性教学,切记单一且单调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有生命力的元素,促进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书梅.创新教学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9,(20):117.
[2] 刘洪.当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