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瑜
摘 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门集技术、专业综合和实践与一身的课程。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稳步增长,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目前,在实际情况中,直接从事本岗位的人员混杂,大多数都是短期培训后,便聘用了许多中学毕业生,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其中很少部分,并不注重学历阅历的评估。并且在教育过程当中,由于学校缺乏新设备的支持,教师又没有实时的与时俱进,只是将书本上的实例进行板书式的口头讲解,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违背了高等院校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意图。
关键词:课程;建筑工程;改革;策略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也称为建筑工程预算或评估,具有地理、技术和实用性的特点。在高等教育中,这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由于缺乏在校生的相关实践经验,没有工程成本政策,建筑市场以及建筑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充分理解建筑工程计量与价格的能力还不够。同时,当前的教育制度的不完善,继续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培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建筑工程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太落后
当前,许多大学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仍将黑板书写作为其主要教学方法,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较少,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在讲授土方工程计量與计价时,只是简单的将课本上的综合案例板书讲授,再加上学生听课和简单的互动。但是在“土方工程计量和计价”课程中包含很多内容,从计算到定价等的过程可能很麻烦,选择放弃此实践课程对正常教育活动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2、相关课程资料以及资源较少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个全面而实际的课程,因此有必要夯实的基础来掌握这一学科。学生如果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消化,并且在课堂以外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可以参考的学习材料,就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当前,学生使用的大多数教科书是由几所大学编写的,并且教科书的水平各不相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或教科书不适当,但由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变化,某些教科书无法修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面临主要障碍,这导致学生的热情下降。虽说一些学校已经建立了教育资源平台,但是该平台上的共享资源很少,更无法及时更新。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特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不仅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的计量与计价主要针对实物形式的建筑产品,研究建筑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分析与经济政策和建筑相关的建筑产品成本构成。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为建筑项目的建筑图纸编制预算,包括合同管理和建筑成本管理的预算分配,建筑成本的确定以及工程量的计算。是指导项目投标管理等过程中坚实的基础。
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学改革策略
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建筑师程计量和计价”课程教学包括工作程成本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工作程数量计算和定价方法。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可以区分易中难三等,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尤其主要是在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内容上区分难易。例如,讲授砌筑工程、现浇混凝土工程等的计量和计价时,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有关建筑技术、建筑组织的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能接受此新知识的吸收。与此同时,学生毕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企业身上,可以在课程上重点讲授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人程结算编制、投资估计、设计预算、最终结算等简单的基本知识,或鼓励学生自己学习。
2、加强多媒体案例式教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非常全面,因此,教学过程需要使用许多实际案例作为辅助,以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例如,教授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时,那么就要利用实际工程中各种类型零件的许多设计图将帮助学生理解,来掌握和使用工程量计算规则来计算。这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真实项目的预算文件,使学生可以直观地识别成本文件的格式,如何填写各个部分以及内部逻辑关系。其次,在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采用不同类型的工程实践。例如,在解释子项目项目的数量计算规则时,可以引入小案例图、大节点图等。在解释了每个部门项目的数量计算规则之后,可以提供完整的项目设计图,加强综合理解能力。
总之,由于城市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建设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项目的投资管理问题。因此,作为教育者,要不断加强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加强与学校乃至建筑公司的各部门的直接合作,以为了有效地让学生成为到最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盛秋元.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完善对策[J].四川建材,2013,26( l) 71 - 74.
[2]朱平.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J].高教高职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