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志
摘 要:一直以来,科学都是我们所提倡的,是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需要坚定的理念。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但是,学生的认知是有限的,是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亟待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展开新的探索。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能够尽快落实有效教学,向学生传播更多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参与习惯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习惯,是为了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来感知科学,在科学的世界里找到光亮,避免学生出现迷路的问题。
一、唱响生活的赞歌——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分析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习惯,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世界,让学生知道人们上无法解释的现象,只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依据,帮助学生树立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生活现象。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唱响生活的赞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发现生活与科学相互依存的实质,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分析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科学意识。小学生带着科学的思想去探索生活,能够得到相对客观的结果,是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但是,部分学生受外界的影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指引工作,鼓励学生用科学解释生活现象。
在学习“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说一说绿豆芽的认识,想一想绿豆芽是怎样长出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对绿豆芽的印象,但是对绿豆芽是如何生长的却知之甚少。笔者便为学生提供了绿豆,让学生进行绿豆芽的种植,分析绿豆芽生长所需的条件。学生在实验中,通过改变绿豆芽生长的环境,诸如阳光、水等,总结了绿豆芽生长所需的条件,知道了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唱响生活的赞歌,培养了学生参与生活分析的习惯。
二、唱响问题的赞歌——培养学生参与问题分析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知识学习的习惯,是想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的,让学生在遇到科学问题的时候,有序地进行分析,避免学生出现慌乱的情况,导致盲目相信其他人,与科学失之交臂的后果。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唱响问题的赞歌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动脑,对科学现象进行多角度的理解,掌握问题分析的步骤。小学生在教师罗列的问题下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能够获得科学分析的窍门,知道从何处下手,对科学知识进行鉴定。但是,部分学生更喜欢等待“守株待兔”,不喜欢主动出击,存在思想上的懈怠。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这一问题,并促进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分析。
在学习“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食物包装袋,并组织学生思考:食品包装袋上都有哪些信息?你从这些信息中了解到了什么?我们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什么?学生分析饼干、饮料等食品的包装袋后,发现包装袋上有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等信息,它们能够方便人们挑选物品。学生认为购买食品的时候重点要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合理选购食物,做一个健康生活的人。这样,笔者通过唱响问题的赞歌,培养了学生参与问题分析的习惯。
三、唱响实践的赞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分析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习惯,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让学生重视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自主学习,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学习优势,获得实践的技能。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唱响实践的赞歌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点滴,学习科学实践的小技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成为一个科学小标兵。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更具真实性,更能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但是,部分学生即使发现了自己实践中的问题,也难以及时寻求外界的帮助。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调查学生实践中的困难。
在学习“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利用饱和食盐水、烧杯、酒精灯等实验材料,进行了加热操作,总结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了食盐水的变化并进行了记录,对得到的白色颗粒展开了观察,对比了食用盐,得出了蒸发可以分离出食盐的实验结论。这样,笔者通过唱响实践的赞歌,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分析的习惯。
总之,本文通过唱响生活的赞歌、唱响问题的赞歌、唱响实践的赞歌,培养了学生参与生活分析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参与问题分析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分析的习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学习思考,知道了如何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效开展科學实践。
参考文献:
[1]张秀杰.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76-77.
[2]李贝贝.细节定成败,态度掌进退——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