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惠
摘 要: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十分重要,而县域经济要想得以有效发展,关键还是在于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就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措施进行了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生产现代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8-0099-01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A
县域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势,在县级行政区域之中的经济就属于县域经济,属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也是基础部分。农业作为县域经济主导性产业部门,其发展情况自然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而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只有提升了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才能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得以发展,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对农业生产进行研究的时候,从县域经济视角来对其进行现代化研究可谓是意义重大。
1 县域经济视角下的农业生产现状
1.1 农业增长方式尚未实现集约化
现如今,大多数人们都意识到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县域农业增长方式还是较为粗放,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理念过于传统、农业用地分散化程度较为明显,无法真正有效地实现集约化使用等[1]。加之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积极性较低,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也尚未形成,所以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自然也会受到制约。
1.2 现代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农业生产现代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也是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软件与硬件等方面[2]。其中,软件这一方面主要是指农业生产现代化咨询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农业服务机构和现代化政策支持;而硬件这一方面则是因为受县域经济水平较低等因素所影响,在现代化基础设施这一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部分地方还存在严重老化等情况,这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地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3]。
1.3 相关企业有待发展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需要使用现代化、标准化、工业化手段来进行农产品生产,而要想实现这一点,自然需要当地具备相应的农业企业。可是,就现如今大多数县域农业企业现状来分析的话,其农业企业发展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企业虽然也意识到了工业化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性,可是在实践过程中招商引资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农业企业有待于长足发展,并缺少强有力的扶持[4]。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农产品生产自然也就无法实现有效加工与增值,从整个产业链发展情况来看处在低段位置,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2 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措施
2.1 及时转变农业生产理念
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要想真正地实现生产现代化,还是需要及时转变农业生产理念,将之前传统生产模式逐渐转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在此期间,各个县域可以以乡镇作为单位,对农民进行现代化培训与教育,真正树立起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明白农业生产现代化对于个人经济效益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县域经济内具有一定优势的乡镇,可以鼓励其率先进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借助土地流转来落实规模化发展与经营,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真正结合市场需求来作为发展导向,并且将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作为发展要点,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率与收益[5]。
2.2 完善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
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要想真正实现生产现代化发展,还需要对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政策的引导,真正将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下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出多元化、丰富化的现代农业投入机制,对于当地农业相关基础设施也需要及时进行完善,以此来为农产品对接、配送以及网上营销等服务和工作提供基础保障[6]。除此之外,针对服务机构缺少这一问题,则可以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2.3 鼓励县域农业企业发展
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要想真正实现生产现代化发展,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对于当地农业企业相关部门则可以加强鼓励与支持,让其能够得到更良好的发展[7]。
农业企业对县域经济水平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各个县域在进行招商引资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农业企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在当地投资的企业提供适当的政策优惠与支持;也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来建设相应的农业产业园区,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8]。
3 结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现状还是不够理想,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农业增长方式粗放、现代化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农业企业发展不足,而要想有效改善这一现象,自然需要结合实际问题来不断进行完善与优化,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范晋明.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几个理论支点[J].经济问题,1997(3).
[ 2 ] 唐元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研究[J].对外大传播,1997(8).
[ 3 ] 姚鸿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现代化研究综述[J].福建党史月刊,2006(8).
[ 4 ] 朱卫未,孙秀成.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 5 ] 石山.再谈重新认识贫困山区[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6).
[ 6 ] 杜华章.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县域农业竞争力评价[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 7 ] 張蕾,代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县域农业发展新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14(6).
[ 8 ] 张爱国,翟进进,杜云飞,等.我国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