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提升路径

2020-05-26 14:14张志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新媒体时代大学生

张志刚

摘 要:心理资本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面临诸多阻碍。结合心理资本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探索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5-0116-03

引言

新媒体作为区别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持续改变的概念,只要组成的基本元素区别于传统媒体,便可称作新媒体。新媒体在为学生生活及学习产生诸多新鲜要素的同时,对其行为与思想也造成较大冲击。因而,引导学生准确运用新媒体加强自身心理资本极为重要。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

(一)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简称PCA,指个体在实际成长与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不仅是超越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核心心理元素,也是推动个体成长与绩效提高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作为企业除社会、财力与人力外的重要资本,涵盖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以及乐观等。企业竞争优势不在于技术与财力,而在于“人”。现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职工存在思想压力与工作压力,职工注重薪资待遇但更重视成长进步。职工可接受繁重的工作与降低的薪资,但急需心理层面安慰,这便需要管理人员学习如何创设阳光、积极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切忌在发现职工出现心理问题后再解决。此外,应从心理学视角延伸管理维度,把握助力职工提高心理素质的方式与心理辅导技巧,指引职工以乐观的情绪投身于工作,进而调动团队激情与活力,推动工作绩效切实提高[1]。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主要呈现在:首先,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力量,唯有积极心理因素才可组成大学生个体心理资本的构成部分。其次,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拥有类状态属性,此类状态属性相对稳定,可经过投资实施开发,这也为院校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提供了理论根据。再次,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具备可测量性,这便要求采用独特的心理资本相关问卷,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与诸多维度展开测量。最后,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推动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肯定与成就获取。促使大学生清晰肯定自我与认知自我,面临挫折可冷静对待,经过自我调节的方式优化自身处境,落实社会价值后实现个体价值,这便是发掘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的终极目标。

二、心理资本的组成要素

(一)自我效能

心理资本当中,自我效能感侧重下述五个层面:第一,自我效能和具体领域相关,换言之,以往在某个领域建设的自信或许并不可迁移至其他领域当中。第二,自我效能建立在练习与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效能作为基于对自身成功的认同与肯定,在个体对某个领域内工作可熟练掌握时,对于自身成功的肯定与认同程度便会大幅度提高。第三,自我效能具备持续提高的空间。这一提高空间并不局限在同一领域,而是在诸多领域内转换的过程中,在自身不熟悉的领域内提高效能感。第四,自我效能被周边人所影响。其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对个体自评产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另外,在個体看到与自身拥有诸多相同之处的人获得成功时,其自身也会增强顺利且成功完成这项任务的信心,这便是替代学习。第五,自我效能是可以变化的。决定自我效能的因素具有多元化特性,并且部分是可控因素,例如个体能力、知识与技能。另外,部分可呈现在情境当中,而情境当中的因素常常具有多变的特征。

(二)希望

心理资本的希望,即在成功原因和路径交叉形成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心态。在这里强调途径与意志两个部分,意志即成功的原因,这与日常提到的希望十分相似,但是途径这一部分将心理资本当中所含以往维度和日常所述希望进行区别。换言之,心理资本当中的希望并非局限在因渴望成功产生的动力,更是在此动力驱动下高效探索实现目的的途径。途径这一部分促使个体在初期路径面临阻碍与限制时可寻找其他路径替代,从而落实自身目标,这便使得希望更加具备行动力。

(三)乐观

乐观不但指预期日后会产生的积极事件的心理倾向,而且心理资本当中的乐观更指针对事件的积极解释与归因风格。乐观被界定为积极意义上的解释风格,即将积极的事件归因到普遍性、自身的与持久的原因,而将消极事件归因到暂时性、外部的及与情境相关的原因。在此框架下,心理资本相关理论认为,乐观的人更倾向于认为积极事件发生因素在自身能力可控范畴内,并且未来会一直存在且对其生活形成推动作用。但是这并非标志着盲目乐观,在心理资本当中的乐观注重其灵活性,即个体在针对客观事实精准评价的同时,选取积极解释风格或消极解释风格。乐观者具备三大特征:首先,乐观者可充分享受生活与工作所产生的乐趣,并可极大程度归纳心得与体会。其次,乐观者时常怀揣感恩的心,可向帮助自身的人切实表达感激与感恩之情。最后,乐观者可在逆境当中排除诸多干扰,探索事件本质,在错误当中吸取教训,并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

(四)韧性

基于积极心理学维度,韧性被界定为可发掘的能力,其可促使人由逆境、失败与冲突,乃至由积极事件、成长与日益增长的责任当中迅速恢复。有关学者将其归纳为超越与复原。其中,超越的内涵和以往所认识的韧性一致,即在危险或者困难的情境当中积极顺应,调节个体状态实现平衡。超越即心理资本理论针对韧性界定的延伸,实践表明部分积极事件也能够对个体产生消极层面的影响。例如,进步形成的责任与压力,以及随之形成的焦虑等均可对个体身心造成反向影响。因而,心理资本理论提出,韧性应基于更为全面的视角阐明这一复原力,即从积极与消极事件当中调节到最佳心态的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拓展学生视野,强化学习自信

CNNIC的调查报告数据表明,我国网民当前规模高达8.54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其中多数为18—23岁的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有重要地位[2]。伴随近几年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大学生们成为我国新媒体发展普及的最大冲击群体。在心理资本背景下,大学生在十分便利的交际条件下无形中增强自身信心,即自我效能。并且大学生群体在获得知识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发表个人知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自身获得认同与肯定,由此强化学生个体学习信心。

(二)创新教育模式,培养求知希望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衍生出新的媒体模式。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仅可经过面对面与教材的方式实施,所获得的教育成效并不理想。然而,新媒体的诞生,使得信息传播途径得到极大丰富,也较大程度地拓展了当今大学生群体教育教学的覆盖范围。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群体的回复力。新媒体在为大学生群体带来新型求学形式与获得知识路径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群体希望获得深层次的发展。新媒体平台虚拟性延伸世界的范畴,但却切实拉近人们间存在的距离,并且新媒体日新月异的特点也给予大学生群体诸多希望。

(三)普及心理教育,增強学生韧性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多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的认同程度仍然偏低。然而,借助新媒体这一新型教育及宣传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也逐步获得学生群体的肯定,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也能够获得及时传递。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指引大学生群体明确正向、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并发掘大学生群体心理求助意志。伴随学生对心理教育逐渐形成正确认知,心理教育层面的新环境也可逐渐得到完善,使大学生群体在心理承受能力层面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即增强大学生群体的韧性。

(四)延伸知识获取渠道,提高学生乐观度

2014年冬奥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与运动员群体的出色表现,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传播至世界各地,即便未亲临现场,我国大学生群体也可通过手机与电脑了解冬奥会情况。新媒体通过速度证实了一切,学生们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掌握消息,相比于传统媒体更为便捷,不需要经常性地面对海量信息与书籍无从下手,仅在这一层面便极大程度地强化了学生们内心的乐观度。

四、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思想受到消极冲击,心理韧性受到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虽对学生产生诸多积极影响,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且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负面冲击程度是无法想象的[3]。身处多样化信息时代环境中的青年学生,其思想被诸多消极的新闻事件冲击,多数大学生三观受消极事件影响,导致其思想与心理情况日益复杂化,且心理承受能力遭受诸多打击,进而对其心理韧性造成负面影响。

(二)负面评论持续涌现,降低学生乐观度

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在产生积极信息的同时,也产生诸多消极信息,新媒体平台中随处可见诸多污浊不堪的大量信息与部分夸大现实、愤世嫉俗以及过于悲观的评论,这些均使得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处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受到深远影响,渐渐产生与网络消极评论相似的处世观念以及思维模式,逐步向悲观愤世方向的发展,对大学生群体生活、学习以及日后工作所具备的乐观度造成不良影响,并使其乐观度呈现出降低的态势。

(三)人际交往水平降低,希望度持续降低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渐渐产生的重要阶段。但是因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及虚拟性特征,部分大学生沉迷在网络中,不愿在外吐露内心想法,在虚拟世界中宣泄情绪并放纵自身,逐渐过于依赖虚拟网络平台的存在,与现实世界生活脱节,导致人和人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对事对人缺乏客观且准确的评价,缺失自我认识,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与世隔绝”的现象。在心理资本层面,大学生群体依赖新媒体平台展开交际,对于外界环境的存在逐渐缺失真实感,导致大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希望感逐步降低,对其前途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

(四)网恋盛极一时,学生自我效能感渐渐缺失

新媒体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性,大学阶段作为大学生群体探索感情以体验感情的重要时期,微信、QQ等平台使得学生们可与不同区域的人展开情感层面的交流沟通,促使网恋逐渐流行。相关调查表明,87%的大学生听说过网恋事件,73%的大学生表示欣赏网恋,而74%的大学生表示若有机会,自身愿意尝试网恋。但是这一欠缺真实感情沟通,难以实际展开面对面交流的交际,促使学生仅可经过虚拟平台进行自身情感的交流,缺失真诚,最后常常以伤害与欺骗为结果,致使多数大学生的效能感渐渐缺失。

五、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有效路径

(一)整合新媒体积极作用,探究开发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可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性、快捷性、灵活性以及互动性等特性,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发掘的新路径。首先,实施线上心理资本情况测试。借助QQ与微信等多元化新媒体平台,全方面进行线上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情况测试,以此便于心理教育工作者依据调查数据展开探索和研究,探寻更为高效的心理资本发掘新路径。其次,增设线上心理资本教育课堂,将发掘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的专题讲座与系统性课程上传至网络平台,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摆脱时空限制获取心理资本培养机会。相对普通课堂来说,线上课程的受教者数量更多、范围更加广泛,且教育成效更佳[4]。

(二)正向指引新媒体行为,增强学生辨别力

根据新媒体平台信息良莠不齐的特征,学校心理教育人员可借助新媒体正向指引新媒体行为,持续提高学生群体甄选以及辨别能力,以此实现提升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发掘成效的终极目标。例如,学校心理教育人员可将微博与微信作为重点平台,建设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组织,充分发挥各级平台沟通、宣传以及教育作用,并融合微信与QQ等平台,利用充足的内容以及形式新颖的手段正向指引新媒体行为,渐渐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新媒体当中良莠不齐的信息的甄选及辨别能力。

(三)强化教育者团队建设,强化开发实效性

为有效发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学校应俱备高素质与高能力的教师团队。因此,强化教育者团队建设,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发掘实效性及力度的核心基础。首先,呼吁教师学习并切实掌握新媒体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学会运用信息化教育方式获取信息资源,占据网络阵地,运用新媒体高效展开有关工作。其次,组织培训教师心理学科专业知识。身为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发掘者,应具备相对专业的关于心理学层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育者团队进行专业培训,以此提升其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准,促使大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发掘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时代发展,我国新媒体领域获得充分发展,并逐步替代传统媒体的作用。虽然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以积极层面为主,但是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教育者应充分运用这一双刃剑,将新媒体对学生心理资本在积极层面的影响发挥到最大程度,努力降低消极影响,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家进,楚丽蓉.积极心理资本视野下提高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管理效果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學论坛,2018(32):17—19.

[2]刘丹.专科实习护生专业承诺与心理资本及社会支持关系模型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3):2058—2061.

[3]张美婷.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创业能力的中介效应[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8.

[4]秦玉婷,李玉丽,刘杰,尹永田,陈莉军.护理本科生心理资本在儿童期创伤与述情障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6):531—536.

Abstract:Psychological capital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ade many obstacles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apital.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components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new media era on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Key words:new media era;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apital

(责任编辑:陈 树)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新媒体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