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可以看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记住歌词。虽然教师常用的方法是多次范唱并讲解歌词含义,但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帮助并不十分显著。让学生朗读歌词,虽然在多遍后也可以记住,但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也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堂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就以要上好一年级的音乐课,用何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理解和记住歌词就变得非常重要。体态律动通过身体动作的体验,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和记忆,对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堂中歌词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一年级;体态律动;歌词记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158-02
【本文著录格式】王忱.浅谈体态律动对一年级歌词教学的帮助[J].北方音乐,2020,03(06):158-159.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音乐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但在教学中,音乐老师往往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比较头疼,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刚走进学校,对一切都很好奇,在音乐课堂中,他们的好奇心、新鲜感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就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严厉的老师还可以勉强保证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但是在歌曲的学习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歌曲的歌词问题。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没有识字,虽说可能有些小朋友会认识几个字,但是个别的字对于完整的歌词来说肯定是不够的,要教“好”一首歌就很难。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既可以帮助老师教,又能帮助学生学,那就两全齐美了。体态律动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方法。
体态律动是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首创的,这一概念目前我国理解为在音乐伴奏下做假定的动作。律动教学的过程表现为时间——精力——空间,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加上表演者旺盛的精力,以身体动作振荡于空间。律动教学是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加强对音乐的记忆与注意,从而让学习者自我表现,进而提高创作动力。这与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致的。
音乐教学是综合了乐理、欣赏、乐器、唱歌教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各门课程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运用律动参与活动能把它们更好要熔为一体。在乐理教学中,如以律动教学的生动、直观、形象性辅以教学,可加强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歌唱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姿势、呼吸、咬字、吐字外,还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表情动作。歌唱时适当地配合身体动作能更好地使感情外化。
体态律动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动作,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學方法。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的律动和歌唱表演是最能表达他们心情的实践活动;律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利用律动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育成为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来帮助学生记住歌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律动作为一个教学活动,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笔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出了如下的一些经验:
一、全体同学参与的律动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这首歌是第一课,也就是一年级小朋友学习的第一首歌,这首歌的歌词很简单,虽有两段,但前半段都是一样的“你来唱我来和,你在先我在后”。后半段有所区别,第一段是“你唱一,我唱二,我们一起拉拉手”,第二段是“xxx,xxx,我们一起来唱歌。”我在教这首歌时,并没有一句句单纯地教,而是让小朋友先围坐在一起,带领他们做简单的动作,第一遍是不加背景音乐的,只有老师说歌词,但是是边做动作边说歌词,老师坐在小朋友中间,配合歌词做动作,语速较慢,让小朋友跟着老师做动作,但是要分清两段歌词的区别,清楚地做出“拉拉手”和“来唱歌”的动作。我在说第一遍的时候就会有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做动作,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比一味地学字认字更有效果。第二遍唱就可以叫背景音乐(即伴奏),学生一开始是不能跟上曲调的,老师要先唱一遍,然后再唱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跟着曲调哼起来。在这一遍一遍的过程中,老师每唱一句始终做好动作提醒学生下面是什么歌词了,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几遍下来也许记不住歌词,但肯定能记住动作,以熟练的动作来促使他们记住歌词,充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跟这首歌类似的歌曲还有《传传传》,这些都是可以采用全体师生一起参与的方式加上体态律动来理解和记住歌词的。
二、部分学生参与的律动
还有一种歌曲,在体态教学中不用全体小朋友一起参加的,只要几个小朋友表演。例如《玩具进行曲》这首歌曲,我就只选了四个小朋友来帮助我进行体态律动的教学,而其他小朋友是通过老师对他们表演的描述来理解歌词的。歌曲一开始是吹小喇叭前进,老师自然摆出这个姿势带领四位小朋友一起走出来,之前先给四位小朋友取上玩具名字:“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让坐在下面的小朋友记住他们的名字,小朋友对于新鲜的名字很感兴趣,很快就会记住他们。接下来的歌曲就是说出他们的玩具名字,然后大家排好队。“队伍排整齐”这句话由老师以口令的方式说出,“一个一个多么神气向前进”这句话由老师以表扬的口气说出。表演完后,请下面的小朋友回忆一下,先想想老师一开始是怎样走出来的,小朋友很熟练地摆出吹喇叭的姿势,然后再问问他们四位小朋友扮演的玩具叫什么,按顺序说,再回忆回忆老师的口令是什么。第二遍是跟伴奏表演,老师仍然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老师唱歌词。在这过程中下面的小朋友也会跟着老师一起唱,而且很快记住了歌词。接下来的活动可以换四位其他小朋友上来表演,这样不但可以给小朋友表演的机会,也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记住了歌词。同样,《动物说话》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三、加入乐器的律动
上面的两种歌曲都是以单纯的肢体来表现歌词的,很多歌曲还可以加入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本册第一单元中《你听,什么敲响了》就可以运用打击乐器。在这首歌的教学中,选择的打击乐器最好是两个字的,如碰铃、沙锤等。所以,我先选用了沙锤,让小朋友认真看老师表演。同样,第一遍还是没加音乐,老师响亮、有节奏地说歌词,让小朋友听清楚。这首歌的歌词其实很简单,唯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先听乐器的声音再模仿声音的过程,小朋友往往不听,就直接跟着声音模仿,这样就会少说了歌词。所以,一开始老师一定要让小朋友先听老师敲打的乐器声音,然后再让他们模仿。让小朋友闭上眼睛以猜的方式听,这样他们就会静下心来先听到底是什么乐器,然后再模仿它的声音,如此一来,歌词就不会错了。在熟练掌握歌曲后,还可以加入其他乐器,如响板、串铃、铃鼓等,让一个小朋友自己上来打,而其他小朋友边唱边猜,这样一来,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很多。
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因此,教师们应该努力去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课堂,不要让他们因为难记的歌词而对音乐感到乏味无趣。通过对一年级小朋友的教学,我发现体态律动对歌词的记忆相当有效,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面,体态律动可以给课堂带来轻松活跃的气氛,同时也会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尽量不要用太多的动作,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体态律动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晓倩.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好家长,2018(42).
[2]谢绍霞.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级歌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2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