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思考

2020-05-26 12:03刘智文
参花(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摘要: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象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隐含着的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塑造了今天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是具有双重价值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提升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强精神的重要保障。如何让高校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中来,这个主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建议从三个方面让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一是提升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责任感;二是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相关的教育体系;三是高校要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定、长效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机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 保护 传承 创新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需要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有融入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包容性才能得到历史性的延续。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国家的使命和任务。有学者指出:“一方面,学院和大学可以帮助地方政府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论证可行性研究,在管理层的指导下创建有意义和可实现的保护理论;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和地方政府组织文体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村,民俗街区等等。”[1]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优质特性,糅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凝结了许许多多代中国人民的先进智慧。因此,只有让高校严格落实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大学生都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一、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现状

毫无疑问,一些大学是在有意识、有责任地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他们的努力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取得了相关领域的一些成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立足于整体来看,仍然有许多高校都没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中来。

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现状不甚乐观。首先,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缺乏足够的系统研究和教育内容。[2]毫不夸张地说,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高校普遍對其保护的主动性不足,也没有认识到保护和传承的意义,高校领导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其次,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系统不完善,许多传统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和教育往往被忽视。比如在中国科学院设有文物保护演技所、考古专业、自然科学研究专业等等,但是这些专业在本科阶段人才稀疏,人才培养断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硕士、博士人才阶段的培养。[3]

因此,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领示范作用十分必要且紧迫,高校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切合实际地想到在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办法。同时,高校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实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得到广泛的关注。

二、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具体操作办法

(一)提升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与文化发展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工作会议中,国务院多次作出指示,强调高校必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方面承担应有的责任。[4]鼓励大学充分利用其研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其他社会组织一道,共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

目前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正在消亡,这正是因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够。因此,高校应该带着使命去完成保护任务,要提升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的责任感,结合自己本身的特色和发展情况,积极同社会非物质文化保护组织合作,与有关人士和团体共同研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的办法,从而认真履行服务社会的义务,确保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科学、稳定、有效地进行。

(二)创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相关的教育体系

要创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相关的教育体系,高等院校首先必须培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对这些人才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系统培养。此外,还要对普通学生渗透相关知识,在高校选修课中,可以设置一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关的课程,比如书法、民族音乐、传统中国舞蹈、戏曲、曲艺、民俗等等。在高校切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让大学生在接受非遗教育和熏陶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厚重底蕴和伟大精神,体会中华文化传统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造诣。

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和教学计划,创建优化、完善的教程体系。此外,不仅要找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高端人才确定专业教材,还要选择教师中的领军人物进行基础课程讲解。

首先,高校要设立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术等级,学成毕业后授予学术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其次,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不仅要有深厚理论知识体系的教师,还需要有专业技能较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经验丰富的实用型科研人才。[5]这样他们可以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掘、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专业人才;最后,要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实物操作和亲身体验,需要学生到民俗气息浓厚的地方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在不断的实践中纠正和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系统。

(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定、长效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机制

要实现高校有效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就要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定、长效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机制。这个机制首先包括理论探索与实践机制。高校需要跨学科参与,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进行整体考虑,要搭建能够有效整合各学科资源、汇聚专家的学术平台以及给予不同学科的学者充分的研究空间,让他们从跨学科的角度共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出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而实践机制则是定期进行实地培训、实地调研、实地实践,发现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6]

其次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专业机制还需要在未来不断进行完善,包括进一步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内容和大学课程編写的评估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要定期进行评价和审视,不断对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和思考,不断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提高自我创新的能力。

第三个机制是图书馆和档案馆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机制。一些图书馆和大学档案馆中有很多关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但这些材料通常是不向学生开放的,成了尘封的资料。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馆和档案馆资料及其先进的硬件设备,建立共享机制,通过借用资料、建立数据库等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7]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更有效地让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就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意识培养、专业体系培养、具体理论和实践机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甚至带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人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 江苏高教,2012(06).

[2]蔡姿云.高校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浅谈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困惑及解决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6).

[4]宁峰,马小妹. 近十年来高校参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顾与前瞻[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5]林耀恒.艺术院校参与非遗传承人培训研究——以“非遗研培计划”四川美术学院陶艺班为例[D].成都:四川美术学院,2018.

[6]黄传,张洁夫,黄海荣. 旅游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0).

[7]赵莉莉,王琳,李鼎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06).

★基金项目:本文系科研平台项目: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201211),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1701),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201701)。

(作者简介:刘智文,男,博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