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MPAcc)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20-05-26 01:54王文怡胡文慧
今日财富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会计学实务

王文怡 胡文慧

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即会计硕士类人才培养模式,或者说会计硕士类人才教育培养过程的总和。在会计硕士培养过程中,不少高校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校外导师作用不充分、培养特色不显著等问题。对此,应当采取细化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加强校外导师队伍建设、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

一、会计硕士的含义及与会计学学术硕士的区别

会计硕士(MPAcc)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的简称,属于我国专业学位体系中的一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同会计学学术学位相比,它更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更突出会计职业实务工作的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即既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又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顾名思义,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即会计硕士类人才培养模式,或者说会计硕士类人才教育培养过程的总和。自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立以来,许多综合性、经济类高校设立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例如,河北省有9所高校设置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包括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从这些高校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大多数的学制为2-2.5年,录取后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多数院校根据《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总体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本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以及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基础理论课程通常包括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英语课,专业必修课主要有高级财务会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学等。除人才培養方案以外,多数高校的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要求能够紧密结合会计实务、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培养,许多学校还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了讲座。

河北省高校共有11所院校开设了会计学学术硕士专业,分别是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北理工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对比可见其中有9所院校同时开展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会计学硕士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实行单一导师模式,课程设置上主要是基础理论如财务理论学、会计学、审计学以及国际会计学等,日常教学中穿插许多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活动,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

二、会计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设立会计硕士学位后,有关高校结合区域经济需要和自身特点开展会计硕士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一定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师资队伍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不少高校的会计硕士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具体培养目标不明确。会计硕士主要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理论知识、较强业务能力和创新性品质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但是,河北省一些高校在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上却存在着定位不明的现象,或与学术硕士培养目标没有太大区别,或对接行业过于笼统,致使教学内容也脱离行业实际,也使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盲目、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难以规划。

二是课程教学过分偏重理论讲授,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缺失。会计硕士应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硕与学硕混淆的现象,专业教学依旧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并且互动少,既缺乏具体案例的引入又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甚至毕业实习也放任不管、让学生自行解决。个别学校的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引用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使案例教学发挥不了本身的价值。

三是校外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少高校实行双导师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战机会、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和未来职业规划,也可弥补自身导师专业能力不足或受限的缺点。但是,一些高校由于缺乏经费、缺乏具体管理培训制度等原因,加之校外导师自身都是企业家或行家会计专家或政府部门有关人员担任,自身都有本职工作并且较忙,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此产生了一种“MPAcc校外导师形如花瓶”现象。

四是培养特色不显著。会计硕士与学术硕士的最大区别是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许多高校的会计硕士培养方案中都规定了实践和实习环节,在第一学年完成理论课程后的第二学年都要求学生进行实习。但是,许多高校的会计硕士招收的很多学生属于跨专业学习,他们不但缺乏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而且通过短暂的一年的理论学习也不足以在知识水平上达到预期结果。对于实习,有的学校甚至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会计专业岗位的性质也使一些企业不敢随意接收资历较浅的学生实习,由此导致学生应付实习、甚至开假证明的现象,造成实践环节没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既没能体现专硕的特色又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提高会计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要提高会计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来进行。

一是明确和细化培养方向。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会计实务千差万别,应当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和服务方向在培养方案中细化培养方向。如,设置企业会计方向、财务管理方向、政府会计方向、非盈利组织会计方向、内部控制方向等;设置CFO(财务总监)方向和CPA(注册会计师)方向;设置财务会计实务方向、财务管理方向、管理会计方向、会计信息系统方向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研究生既能了解各类行业特点又能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首先,校内教师应当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引入最新的实务案例,将专业理论和典型案例真正结合,而不只是纸上谈兵。课程体系应当具有多元化、模块化、动态化特性。课堂应当多采取小组案例讨论分析的模式,加大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可以采取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校内案例大赛等形式,加强实践过程培养和实践实习时间的管理,真正提高学生解决会计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校外导师队伍建设。首先,有关高校应当加大校外导师聘用管理制度,明确其任务、要求、待遇以及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使校外导师聘用管理有法可依、有人监督落实。其次,加强校外导师培训。责任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导师进行联系,将人才培养要求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校外导师。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在明确校外导师任务与职责并签订聘用合同的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定期对校外导师进行考核,表扬先进,批评落后,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他们培养人才的作用。

四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培养会计硕士的必要条件。首先,学校应当主动与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具有实质性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数量上应当保证每年接收全部学生实习实践。其次,建立定向委培和双向选择制度,使学生到对口单位实习的同时让企业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会计学实务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