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友财
现代学徒制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手工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被广泛采用。实践证明,取得培养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师父是否能够把握职业教育规律,融入大学教育环境,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师工作室就是这项系统育人工程的牵引,它发挥着联系行业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明确大师主人翁地位、发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依托。
当前民族民间手工艺领域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危机已经日益显现,如何通过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构建,为即将濒临失传的绝技绝活延续生命,为手艺人群体找到接班人,为特色文化产业注入动力和活力,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国家战略,更是高等职业院校应主动担起的时代重任。常规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手工艺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市场发展需要,校企双方也在共同探索如何在三年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愿意学,毕业之后愿意继续投身这一行业的有效策略和办法。
一、大师工作室构建学习共同体
1995年,欧内斯特·L·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中首次提出学习共同体:“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和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博耶尔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 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兴趣, 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旅程、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 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按照这一定义,大师工作室既是典型学习共同体,同时也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发展共同体。工作室共同体在校企间搭建起工学结合和产教融合的桥梁, 能够较好地将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学习、工作两项任务, 教师、师傅两类导师融合于一体, 成为重构现代学徒制运行逻辑的有效载体。大师工作室共同体,通过师徒关系的确立,有助于构建学生事业发展的终身协作机制,对未来手工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巨大的深度合作潜力。
(一)创设大师工作室发展的良好条件
为更好推进工作室运行,校内建设了大师行政工作室、银饰技艺传习工作室和师生作品展示销售厅等,大师的校外工厂同时作为学生教学和就业基地。“对学习型组织而言, 共同愿景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它是学习实践的焦点, 也是动力来源。”在校企命运共同体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学院配套政策和资金,不断激发大师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扣共同利益,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打通了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的渠道,按课时量计发薪酬。同时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集聚行业企业资源,组织召开了多次校企座谈会议,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自成立大师工作室以来,在课程教学、技能指导、参加竞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专任教师通过工作室的有效带动,主动学习银饰锻造、宝石镶嵌等制作工艺,大漆工艺教师结合地方特色,研发漆银结合的新产品,毕业学生充实到省内各类民族工艺品和设计类企业,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广受好评。
(二)组建大师工作室工作团队
优选大师工作室组成人员,为有力推动工作室运行组建能研究、善研发、会推广的人才队伍,团队成员中有民间技艺大师、设计师、工艺师、画家、摄影师、民族文化研究学者、旅游产业研究学者等,各展所长,形成助学共同体。为更好的服务大师工作室建设发展,成立了苗侗银饰刺绣蜡染工艺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与大师工作室合署办公。校方人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负责统筹项目实施,与技艺大师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工作室有序运行。工作室培养模式既要建立教师主持工作室的淘汰机制,又要建立学生进出工作室的选拔机制。围绕工作室的中心工作和项目建设,工作室成员每年制定相应工作计划,按年度进行考核。在“学校融入区域发展、教师融入行业发展、学生融入岗位发展”理念指引下,确立了大师带领技艺传承,带强队伍成长的任务目标,专任教师均选定了自己的工艺发展方向,相继参与到工作室建设发展中,广泛接触行业企业,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阶段性开展订单式教学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主题教学环节,系统的开展银饰锻造技艺的学习。技术达到一定标准有机会参与工作室产品研发和承接工作室产品生产任务,根据产品完成质量,工作室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二、大师工作室是服务特色产业的实体
2017年3 月国家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在推进乡村战略进程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又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抓手。手工艺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现有办学层次对优秀人才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尤其是随着未来生源数量的减少将带来更大的冲击和挑战, 这是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现代师徒制活态传承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大师工作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炼精英、立标杆、做示范的重任,需要通过鲜活的成功事例让社会看到手工艺者的发展前景。
(一)大师工作室发挥市场产品转化器功能
教学过程中坚持“上课即上岗、作品即产品”理念,大师根据学生制作作品的情况予以进行市场推广,根据市场价值检验作品质量,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部分学生已经随大师学习银饰融合延伸工艺“景泰蓝”“木纹金”等工艺制作,逐渐成长为手工艺产业领域新星;每年大师工作室都会举行校内民族民间手工艺技能大赛,评选“十佳手艺新星”。校内定期举行“文创市集”,让学生作品接受市场的考验,在校期间即培育学生市场意识、质量意识。
(二)大师工作室发挥创业团队孵化器功能
作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项目学校,王国春大师工作室团队广泛深入的参与到非遗学员的培训工作中,结合自己对工艺的执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市场的感知与广大非遗学员进行分享,通过深入交流银饰与刺绣、蜡染、烤蓝等工艺的有效融合,极大的拓宽大批银饰、刺绣、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视野,帮助他们在事业的道路上更好的发展。在工作室带领下,学员和学生成立了创业团队和实体,用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振兴。
(三)大师工作室发挥成果创造和转化助推器功能。
工作室共同体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 能够深入推动校企合作、提升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度, 有利于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有利于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大师工作室组织校内外团队,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相应课程标准,确保教学质量。除校内学习外,大师工作室带领师生到校外文创基地开展实训教学,在产品市场调查过程中,拓宽视野、增长见闻。大师工作室作为对外联络交往和业务洽谈的平台,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效的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共同合作,成功推介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企业服务,同时吸引师生参与银饰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大師工作室成为现代学徒制运行载体
当前工艺美术传承人才缺乏具体方向, 针对性访谈多名工艺美术大师及行业从业人员, 明确当前工艺美术人才不但要掌握传统工艺, 还要有文化、懂工艺、有学识, 掌握现代技能。
依托大师工作室平台运行,逐步确立了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现代设计理念和国际化视野的新型手工艺传承创新人才的目标;总结提炼了“知传统、会设计、精工艺、善创新”的人才能力要求;探索了符合省情、校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确立“五双五强”为总抓手
一是“双导师”“强队伍,即民间大师和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增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双课程”“强质量,即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安排授课教师和设计教学方式,设计了AB和C课双课程制度,增强新工匠培养质量;三是“双技能”强业务,即手工制作技能和电脑辅助技能,增强新工匠业务水平。四是“双平台”强动力,即融合校内外办学资源,搭设学术技术交流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增强新工匠培育动力,提升师生创新创业水平。五是“双融合”“强素质,即新设计与老工艺,企业精神、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增强新工匠的综合素质。
(二)“四定四准”聚焦能力发展
一是定岗位精准发挥特长,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初定一个企业岗位做好学习准备;二是定企业精准联动育人,由大师工作室根据学生发展意愿优选合作企业进行结对培养;三是定师父精准提升技艺,由结对企业按照一定的方式考核为学生明确一名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师父开展带徒;四是定导师精准协调指导,学生进校1个学期后,校内专任教师一对多与学生建立导师关系,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做好学习计划、指导毕业设计等,协调学生与企业、与师父的关系,确保培养质量。
(三)“三师三徒”聚焦素质提升
学徒制曾一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的人才培养机制,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现代学徒制的利益相关者就是一种具有师徒关系的思想联合体, 现代学徒制旨在营造一种基于技术技能传承和职业精神培育的师生共同体环境。大师工作室根据个人意愿,师父面谈考核的方式,建立一对多的现代师徒关系,并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教师和学生拜民间大师为师,并确立了“三师三徒”即“拜师、学师、谢师”、“收徒、教徒、出徒”培养和考核机制。一方面是通过拜师仪式感来增强各自使命感,正式确立师徒关系,便于建立后期长效稳定乃至终身协作机制。另一方面师父确立收徒和出徒标准,保证技艺有效传承;徒弟在掌握本领后,要首先学会为师父创造价值答谢师父,培育良好的德行和感恩意识,学会以德立身。
大师工作室作为现代学徒制运行的有效载体,通过发挥其资源集聚、产品研发、产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多重功能,链接行业企业能量,集中着力于手工艺人才培养,形成了大师、教师、学生(学徒)利益和发展共同体,为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和创新发展和培育产业后备人才探索了有效途径。(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