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痛经的研究

2020-05-26 02:15宋晓钰姜玉婷
医学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痛经药理作用

宋晓钰 姜玉婷

摘要:痛经作为妇科的常见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缓解及预防痛经的发生是医学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主要应用镇痛药物来解除疼痛,但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对于预防痛经的发生独具优势。菟丝子具有补肝益肾等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不仅对心脑血管、骨骼等多个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而且对生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将对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痛经的药理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菟丝子总黄酮;痛经;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711.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08.011

文章編号:1006-1959(2020)08-0029-03

Abstract:Dysmenorrhea, as a common disease in gynecology, its cause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Therefore, effective relief and prevention of dysmenorrhea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Modern medicine mainly uses analgesic drugs to relieve pain, but there are many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dysmenorrhea. Cuscuta has the effects of nourishing the liver and kidney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not only has a cert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and skeletal systems, but also has a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uscuta flavonoids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for dysmenorrhea.

Key words:Cuscuta flavonoids;Dysmenorrhea;Pharmacological effects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女性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的痉挛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甚至头昏晕厥,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上根据有无盆腔器质性疾病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前者盆腔无器质性病变且病因不明,后者常伴有盆腔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研究表明[1],我国女性痛经发病率可达1/3。由于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以及不健康不规则的饮食方式,使痛经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菟丝子又称龙须子、吐丝子等,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糖苷、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此外还有甾醇类、三萜酸类、生物碱及香豆素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且被列为上品。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益精壮阳、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等功能,菟丝子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产于河北、山东、陕西、山西、黑龙江、吉林等地,应用广泛,历史悠久。菟丝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谢皮素和山奈酚为主,二者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3],菟丝子总黄酮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保护男性精子、抑制体外癌细胞分裂增殖、降低血糖血脂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等,因此其是潜在治疗痛经的药物。本文就菟丝子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化学成分的影响、提取方式、药理作用,痛经及菟丝子总黄酮对痛经的疗效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菟丝子总黄酮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提取方式

黄酮类化合物是菟丝子中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约占3%。目前已从菟丝子中分离出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金丝桃苷、异鼠李素等。

1.1化学成分的影响  ①寄主植物的影响:林慧彬教授认为,不同的寄生植物对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以绿豆、黄芩、大豆等为寄主的菟丝子的黄酮含量较高,以黄芩、蓬子菜、大豆等为寄主的菟丝子的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较高,以酸枣、山绿豆等为寄主的菟丝子的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比较高[4]。可见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中,菟丝子中的各种成分含量比例不同,因此对于各种成分的实验研究方向来说,菟丝子的取材尤为重要。②菟丝子品种的影响:我国山东地区主要有4种菟丝子品种,分别为菟丝子、南方菟丝子、啤酒花菟丝子及金灯藤,其4种菟丝子中均含有黄酮类成分,含量分别为1.57%~3.72%,以菟丝子中黄酮含量最高,平均为3.42%;啤酒花菟丝子含量最低,平均仅为1.17%,约为菟丝子的1/2左右[5],且小粒菟丝子中的总黄酮含量要高于大粒菟丝子。

1.2提取方式  秦晶晶等[6]比较了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结果发现菟丝子总黄酮的获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回流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冷浸法。秦晶晶等[7]另一项研究通过Box-Behnken方法优化提取总黄酮工艺实验,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0.0%乙醇,70℃提取,提取100 min,料液比为1∶15(g/ml)。

2菟丝子总黄酮的药理作用

菟丝子总黄酮对人体多个系统具有功效且其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补充营养;同时,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对生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骨骼、癌细胞等均具有一定的调节功效。

2.1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罗克燕等[8]通过研究菟丝子总黄酮对大鼠排卵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有80%的大鼠动情周期恢复,卵巢和子宫指数明显改善,且组织学结果显示次级和成熟卵泡数量增加,说明菟丝子总黄酮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軸,对于排卵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苗明三等[9]使用脱氢表雄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制造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结果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通过改善大鼠激素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异常凋亡等来发挥对PCOS大鼠的保护作用。此外,菟丝子总黄酮还具有保护精子的作用。孙晶晶等[10]研究显示,菟丝子总黄酮可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Fas和Fasl凋亡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治疗少弱精子症,提高精子质量、促进睾酮分泌。韩洪军等[11]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提升精子数量与活力,促进睾酮的分泌,增加睾丸重量,促进睾丸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

2.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退化和功能减退,反馈性的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使内分泌平衡失调,雌激素分泌减少,对认知功能造成一定损害[12]。菟丝子总黄酮能够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使体内雌二醇水平升高。彭申明等[13]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显著提高痴呆小鼠的雌激素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显著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刘海云等[14]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提高过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中SOD、GSH-Px等酶的活性,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能。王晓敏等[15]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能是通过提高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2.3对骨的作用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起参与骨的代谢,其中成骨细胞对于骨的形成尤为重要。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参与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许志宇等[16]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促进大鼠骨损伤的愈合。刘芳[17]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能够促进大鼠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ALP活性,促进BGP分泌及COL-Ⅰ的合成分泌。

3痛经及菟丝子总黄酮对痛经的疗效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痛经多采用温热的补肾阳类药物,痛经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导致的,使用补肾阳药温补子宫,可使其血液流通顺畅,缓解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菟丝子在祖国医学中被归为补肾阳类的药物,且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广泛,药用价值大,因此探讨菟丝子总黄酮对痛经的药理作用,可对临床上治疗痛经提供新的观点及理论依据,同时扩大了临床上菟丝子的用药范围。

3.1痛经概念  根据有无盆腔的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医将痛经归于“经行腹痛”学说,根据中医辨证可将痛经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湿热瘀阻、肝肾亏损、阳虚内寒6种证型,以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最为多见,即所谓实证,若七情所伤致肝气郁结,可引起气滞血瘀;若经期体寒触冰水可致经血凝结排出困难,引起寒凝血瘀。而气血虚弱、肝肾亏损、阳虚内寒属虚证,身体瘦弱、肝肾虚的女性,气血虚弱,血行迟滞引发痛经,需在平时注意多加滋补。痛经的病机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18],多为气血瘀滞造成。现代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导致的,可能原因有子宫颈狭窄、子宫血管供应异常、子宫过度屈曲使血液排出不畅,造成子宫平滑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疼痛。痛经还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致痛物质为前列腺素,此外还有催产素、雌激素、血管加压素等及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钙离子水平、遗传、生活饮食习惯及心理问题等也可导致痛经。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可抑制机体内前列腺素的分泌,从而缓解疼痛的症状,但由于此类药物的选择性低,不良反应较多,可引起贫血、肝、肾功能的损害等。相比较而言,传统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可根据女性月经周期进行适当的调养,调整体内代谢水平,减轻血瘀的症状,作用较为温和。

3.2菟丝子总黄酮在痛经中的作用  西医认为痛经的发病机制可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使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失调而导致催产素、前列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增高,造成子宫肌层收缩痉挛而引起痛经。现代药理表明菟丝子总黄酮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子宫和卵巢指数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菟丝子总黄酮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对痛经期间免疫力下降的女性具有保护作用。中医认为,肾藏精且肾主生殖,若肾脏虚弱,气血易失调,可引起气血瘀滞与子宫中,造成痛经,因此临床对于妇科生殖相关的疾病常用补肾阳类药物治疗。菟丝子总黄酮属于补肾阳类的药物,正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可以通过使用菟丝子来温补子宫,使子宫中瘀滞的血液得以排除,从而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有研究表明[19],临床使用正常剂量(6~15g)的菟丝子总黄酮时未见显著的毒性作用,安全范围广。王婷[20]研究发现,菟丝子总黄酮可以显著改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小鼠的性激素紊乱水平,降低小鼠的子宫敏感性,且对脾脏、肝脏等脏器的病理情况均有改善作用。韩冰教授认为经后期(卵泡期)为阴长期,此时胞宫在肾气之作用下,使精血充盈,气血和调,为排卵创造条件,因此需要补肾益精,调补冲任,宜选用菟丝子、覆盆子、补骨脂、等补肾调冲之品;经前期(黄体期)为阴盛阳生期,消耗一定量的阴精转化为阳,使肾的阴阳在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周而复始,发挥其平常生理功能,治疗宜温阳益精,养血调冲,用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等药物[21]。于秀梅[22]采用菟丝子作为药剂之一治疗因情志所伤致肝郁气滞的痛经患者,效果明显,气顺血和,经行通畅,效如桴鼓。黄爱云等[23]采用菟丝子作为药剂之一治疗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患者,使得患者肾精充足,冲任胞脉得以濡养,血海依时满盈,月经依时而下,经血排出通畅。总之,菟丝子总黄酮在痛经治疗方面的潜在药用价值较大,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痛经药理作用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板栗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