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
摘 要 瓷板畫“李清照词意”制作精美,欣赏此画可以感悟到作品的文学意蕴。作者画尽了词人李清照的无限愁思,是李清照后期生活相思之苦的写照。瓷板画意像沉淀了李清照词作的文化内涵,也升华了陶艺作品的艺术审美和高雅品位。
关键词 瓷板画;李清照;仕女;审美意蕴;忧愁
陶瓷仕女画作品崇尚淡雅和飘逸,当代仕女画装饰将“艺术形式美感上的追求上升为主题位置,从而增添了当代仕女画的审美趣味及文化内涵。”仕女画装饰常以古典诗词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画面多为描绘具体特定的历史、特定的人物,同时以各种景致为衬托,相得益彰,从而使作品内涵丰富、品位高雅。
著名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舒惠娟是一位擅长仕女图创作的艺术家,其画笔下的仕女形象婀娜多姿、端庄秀丽,或欢快、或感伤,生动传神。其作品瓷板画“李清照词意”(见图1)则以形入神,准确地把握和传达出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为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李清照词意”画面布局精巧,仕女为画面主题,配以大石、弯月、壶酒、酒杯、菊花。瓷画右边题有两行文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整幅作品清新雅致,构图别出心裁,风格秀丽细腻,充分显示出大家之作的风范。
1 人物立意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人物往往是创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因为人物能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仕女图作品中,创作者多注重仕女姿态及形体的优美。瓷板画“李清照词意”绘有一清瘦女子,衣饰单薄,面容憔悴,若有所思,目光充满忧伤,手执酒杯倚石而坐,作品勾勒出女性的清秀柔美。此仕女形象栩栩如生,似乎有一种独特的女性魅力,让观赏者不禁去走近她,去读懂她。
此仕女图依据《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作者李清照生平故事而作,后期李清照历经国破家亡,她由一个锦衣玉食的贵妇沦落为穷困潦倒、无所归依的普通女子,而对她打击最大的还是丈夫赵明诚的去世,经历丧夫之痛的李清照后期是何等凄凉、凄苦。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作品“没有了早年那清新可人、浅斟低吟的轻松格调,而转为沉郁凄婉的凝重风格”。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无法排遣的李清照于是写下了悲悲戚戚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抒写了她对亡夫的怀念以及自身孤寂凄凉的境况。此时的词人心情很差,在这天寒之时,词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于是披衣入园,寻寻觅觅,她寻觅到了什么呢?唯有冷冷清清而已。那么干脆来点酒吧,却又独饮无伴,更觉寒冷凄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突然,词人好像听到雁过的悲鸣,“头白鸳鸯失伴飞”,那声声哀怨直刺天际,划破了词人李清照未愈的伤口。词人不禁感叹,大雁呀,你叫得这样幽怨凄凉,难道也像我一样失伴了吗?余生也将独自面对千山暮雪、万里层山吗?这思绪万千的仕女形象,心有千千结,寄托着词人李清照对其爱人的无限愁思。此人物形象立意深远,大大深化了该瓷板画作品的主题和意蕴。
2 景物寓意
“画面仕女主题人物装饰之衬景表现多讲究表现中国水墨色韵味变化,以酣畅笔墨,采用流、擦、点、染文法造就自然天成的景致。”画面布景用色均匀、简约大方,常常以石、竹、花、树等景物作为装饰,以衬托仕女人物。“它们均以自身的美学特征从侧面衬托人物形象的思想与性情。”作品“李清照词意”绘景美观,创作者调动了各种景物的感染力,互为映衬,为欣赏者营造出一个清新雅致的审美境界。
瓷板画“李清照词意”布景淡雅庄逸,作品背景为厚重静穆的静立石头,深色大面积泼墨,酣畅淋漓的巨大石头,石肌纹理清晰可见。巨大石头与弱小女子形成极大的反差,更反衬出女子的瘦小及心情的沉郁,真正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陶瓷画右上角有一勾弯月,散发着微弱的光,孤零零地挂在天边,破碎的残月已无法再圆。这残月之景致将李清照内心的感情表达得十分真切,创造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意境。这残月既是景语,又是情话,表现出一对永别之人孤独忧伤、凄楚惆怅之情境。
画面的下方绘有飘落的黄花已零落成泥,李清照写此词时,丈夫因病去世,大雁、黄花、梧桐、黄昏,通篇意象凄凉。此时的李清照见到憔悴不堪的菊花寥落不堪的场景,心中再无以前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韵致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夫妻唱和、恩爱和谐的好日子已远去,如今又有谁和我来一同采摘和欣赏黄花呢?再看词作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词人好容易挨到了黄昏,却又无边细雨纷纷落,心意烦乱又说愁。梧桐,历来是文人用来表达离情别绪和孤独惆怅的意象。雨滴梧桐,风吹花落,点点滴滴,如泣如诉,声声打在词人的心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昔日的爱人今何在呢?词人目睹旧物,触景生情,对看着梧桐残菊,泪眼看花愁更愁,这意象“怎一个愁字了得。”
3 文学升华
瓷板画右边题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两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文学诗词的书写,为中国陶瓷画创作的艺术传统,能大大丰富和提升陶瓷作品装饰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此瓷板画“李清照词意”成功运用了酒杯和酒壶意像,虽然写的是“淡酒”,实为烈酒,意即酒之浓。在李清照的词中,酒与愁犹如一对姐妹花,一同绽放。“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深挚凝重、哀婉凄苦。“淡”酒一说,反衬其愁情太浓,“此情无计可消愁”,“清歌一曲倒金樽”。如今爱情不再,喝再多的酒,即便一壶酒喝尽也会觉得寒,喝再烈的酒也感觉太淡。酒还是以前一样的酒,只是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太“淡”了,自然就产生了对酒味的错觉。词中无一“泪”字, 却满含眼泪凄楚,真可谓言愁作品之绝唱。女子想起以前夫妻恩爱邀月共饮、举案齐眉,如今却孑然一身。画面上的两个酒杯,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人去杯空、人离犹在的无限思念。是啊,以前都是与爱人互敬互饮,如今,酒再温热,又怎敌得过黄昏的风寒呢?所以,风凉、酒凉,心更凉。李清照本以为饮酒能去百忧,所以她不惧浓酒、烈酒,并想沉醉于此,以求暂时的忘却,然却“举杯浇愁愁更愁”。此瓷板画生动地描绘了李清照在黑暗现实中所承受的痛苦忧愁。作品词画相映,意境尤为悲凉。
后期亡国丧夫的痛楚,命运的悲悯感慨,使李清照的酒充满了苦涩与麻醉,一杯杯苦酒酿佳篇。“金樽解人生,杯酒尝滋味”,李清照的酒和词一样,都是她的人生伴侣,是她思想和感情的载体。瓷板画“李清照词意”展现的正是一颗女性的心灵之旅,瓷板画将李清照的别离融注于其“三杯两盏淡酒”中,奏响了其生命之悲歌。
“陶瓷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色,不仅表现在扎实的绘画和填色技巧,而且还需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画中有诗意,画中有意境。工艺与泥土的结合融铸成一件件陶瓷制品,艺术与文学的揉和则描绘出一幅幅陶瓷艺术佳作。当今,仕女作品已成为景德镇的瓷苑奇葩,深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瓷板画“李清照词意”就是著名现代陶艺家舒惠娟将古典文化与陶瓷艺术完美融合的一幅精美之作,经典永流传,我们期待着她创作出更多、更美的艺术作品。
参 考 文 献
[1]夏徐玲.浅谈粉彩仕女装饰[J].陶瓷研究,2012(1):89-90.
[2]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清照.漱玉集注[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4]余锋.论陶瓷诗书画[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5.
[5]吴兴安.浅谈粉彩装饰的审美内涵[J].陶瓷研究,2009(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