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在临床中,心力衰竭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指的是在心肌梗死、炎症及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心肌机构及功能造成损伤,使得心室充盈及泵血功能减弱,无法充分满足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需求,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1]。此类患者通常还会出现水肿、体液潴留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肝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临床以往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治疗时,通常采用利尿剂等药物,但无法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还有可能引起利尿剂抵抗症状的出现[2-3]。在此种形势下,探寻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基于此,本文以我院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例,通过对其中58例展开美托洛尔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此次试验对象为116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入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58例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分别为 37例与21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58.16±2.37)岁;病程1~8年,平均为(3.42±0.56)年;原发疾病类型:41例缺血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其他;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Ⅲ级32例,Ⅳ级9例。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的为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5例与23例,年龄为44~75岁,平均(58.02±2.28)岁;病程1~9年,平均为(3.57±0.60)年;原发疾病类型:40例缺血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其他;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34例,Ⅳ级8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存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肝肾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患者。基本资料对比,两组差异不大,值得比较。
1.2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用到的药物有利尿剂、强心剂、ARB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为H32025390),初始用药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2次。随后以患者实际耐受情况为依据,每周将用药剂量增加1倍,最大不超过10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12周的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用药期间如果出现Ⅱ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即心率低于50次/min),或心力衰竭症状加重等情况,则需立即停止用药,或将用药剂量酌情减少。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HR(静息心率),DBP(舒张压)、SBP(收缩压)等血压水平,以及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左心室功能指标水平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患者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显效:患者发绀、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完全消失,尿量增多,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尿量增多,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尿量及心功能未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进行t或卡方检验,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相比于对照组的81.03%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
2.2 两组心率及血压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DBP、S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左心室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各项功能指标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及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及血压水平(±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及血压水平(±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及血压水平(±s)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及血压水平(±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及各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升高,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作为临床心内科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舒张或收缩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充分将静脉回心血排出心脏,在使得动脉系统血液灌输不足、静脉系统血液淤积的基础上,导致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的出现[5]。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以及液体潴留等。其中,患者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表现为浑身疲乏,心率每分钟增加15~20次,运动耐力也显著降低,随后还会出现夜间阵发性或劳力性的呼吸困难症状,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血压降低以及心源性休克等情况。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因素与疾病类型均较多,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其发生因素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以往治疗中主要采用利尿剂、强心剂与扩血管等药物治疗,但是疗效不显著,容易出现反复发作情况[6-7]。
有研究显示,美托洛尔作为β1-受体阻滞剂的一种,能够将心率减缓,对心肌收缩能力进行有效抑制,将心脏血液输出量降低的同时,对儿茶酚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最终起到理想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8]。本实验中,通过在对观察组患者展开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率、血压以及左心室功能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美托洛尔可长期阻断心脏循环系统的过度激活,将儿茶酚胺浓度逐渐降低,间接或直接抑制血管加压素的分泌以及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可明显减少周围循环的阻力,大大减轻心脏负荷,积极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从而有效减缓患者的心室率,降低室壁的张力,最终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增加能量储备,将β1-受体的密度上调,与此同时,还可逐步恢复儿茶酚胺的敏感度,进一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发挥出理想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9]。
需要注意的是,β1-受体阻滞剂属于一种负性肌力药物,在用药初期会明显抑制患者的心功能,但用药2~3个月以后,则会逐步发生正性效应[10]。因此,美托洛尔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不适用,而对于心功能等级为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初期还应先向其应用洋地黄类以及利尿剂等药物,待稳定其病情,且水肿消退以后,再合理应用美托洛尔。在实际用药史,应注意初期需从低剂量开始,后续治疗时在将剂量逐步增加,并注意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观察,并以此为依据将美托洛尔的剂量及时进行调整,给予充足的时间让患者适应,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其心率及血压水平,积极促进心功能的改善,疗效相比于临床常规治疗更为显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