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前兴),云南 昆明 650028)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新生儿期由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2014年英国学者研究发现,虽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较1970年的50%降至目前的10%~15%,但其发生率并未降低,仍为0.38‰[2]。且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患儿仅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评估预后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赖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及细菌涂片等检查,但在感染初期脑脊液常规生化变化不典型,细菌涂片阳性率较低,脑脊液培养的周期较长,且存在污染菌等[4-5]。因此,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意义重大。有研究[6-7]指出,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及损伤密切相关,有助于小儿CNSI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幸存者中10%~20%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包括认知障碍、双侧听力丧失、运动障碍、癫痫等[8]。因此,临床上需要对该病患儿是否存在炎症性脑损伤及损伤的程度进行及时评估,积极救治,改善预后,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王义炯[9]等的研究指出,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脑损伤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及早发现新生儿的脑损伤情况,指导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本研究对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变化并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在该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研究对象: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36例临床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51例经脑脊液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的诊断标准。②病例组及对照组均为37周<胎龄≤42周,日龄≤28 d。排外标准:两组患儿均排外颅内出血、窒息缺氧、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电解质紊乱、糖代谢紊乱、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男47例,女40例;平均胎龄(38.45±2.37)周;平均日龄(8.27±5.32)d;出生平均体质量(2842.45±485.11)g;其中有61例产儿为阴道分娩,26例产儿为剖宫产;其中有2例为双胎儿,85例为单胎儿。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在入院24 h内在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完成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培养及脑脊液IL-6测定。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在入院72 h内完成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同时完善头颅B超、头颅MRI检查。其中振幅整合脑电图仪器选用美国Bio-Logic脑功能监护仪,按照国际10~20标准导联设置电极位置,选择P3、P4分别作为检测电极及参考电极,地电极放置于前额正中。清洁患儿局部头皮后常规去脂,涂好导电膏,安放银质盘状电极,胶布固定。两个电极间的距离需保持在75 mm左右,每次连续监测≥2 h。最后依据头颅MRI结果是否存在异常(包括在丘脑、脑桥、延髓,以及大脑的枕叶、顶枕叶、颞叶,甚至弥漫性异常信号)再次将病例组分为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
1.3 aEEG结果判读:参照文献[10]描述的方法,选取aEEG图形连续性、睡眠周期、下边界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等4个参数进行评估。采用盲判读法,由两位具有振幅整合脑电图读图资质的医师,参照评分系统对aEEG图形结果分别进行评分,并由神经电生理中心医师做质控。总分0-13分,健康足月儿综合评分为13分,分值越低,提示aEEG异常程度越明显。见表1。
表1 aEEG评分表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本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及构成比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据±标准差表示,假设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IL-6情况比较,见表2。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IL-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例组和对照组aEEG结果比较,见表3。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IL-6情况比较表(±s)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IL-6情况比较表(±s)
病例组aEEG结果异常检出为25例(69.44%),其中轻度异常为20例(80.00%),重度异常为5例(20.00%);对照组aEEG结果异常检出为11例21.15%),其中轻度异常为9(81.82%),重度异常为2(18.18%);病例组aEE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病例组中按照头颅MRI结果异常作为诊断脑损伤的标准,将病例组中的36例患儿分为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并将两组患儿aEEG监测结果按照表1的标准进行量化比较(表4),见表5。
表4 两组患儿aEEG监测结果量化表
表5 病例组和对照组aEEG监测结果情况比较
经χ2检验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无连续性、睡眠周期、严重抑制、过度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aEEG综合评分与脑脊液中IL-6结果分析,见表6。
表6 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aEEG综合评分和脑脊液中IL-6情况比较(±s)
表6 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aEEG综合评分和脑脊液中IL-6情况比较(±s)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脑损伤组、非脑损伤组aEEG综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非脑损伤脑脊液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新生儿脑损伤、神经发育迟缓、脑瘫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病死率较高[11]。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改变越来越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及漏诊[12]。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脑脊液中的IL-6等细胞因子在CNSI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其在小儿CNSI的发生、发展及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6-7,13-14]。本研究中发现,脑脊液中IL-6水平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有诊断价值,可应用于临床上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中。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是将收集到的双顶部大脑皮层信号直观地表现为脑电图,可以对新生儿的脑功能情况进行监测,且操作较为简单,受其他因素干扰小,对脑损伤诊断价值高[15-16]。本研究中发现,病例组中aEE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aEEG在疾病早期对是否存在脑损伤有诊断价值。而在病例组中,进一步对照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发现两组患儿脑脊液IL-6水平无明显差异,即提示在脑损伤的诊断方面IL-6水平无价值;但利用aEEG综合评分可发现脑损伤组分值明显低于非脑损伤组,提示aEEG在炎症所致脑损伤程度方面有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脑脊液IL-6测定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有较高的价值,建议将Il-6测定作为早期的检验诊断方法,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作为预后判断及随访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