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重庆海关口岸门诊部)(重庆,401147)
螨类种类众多,是影响农业、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的重要节肢动物。其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种类有革螨,疥螨,恙螨,蠕形螨,粉螨和尘螨等。螨类体型微小,生境复杂,都给螨类研究带来挑战。在螨类的分类鉴定,生态学,病原生物传播等领域存在较多空白[1-3]。
鼠体寄生螨类是重要病媒生物,格氏血厉螨、厩真厉螨、阿尔及利亚螨和柏氏禽刺螨等均能自然感染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鼠疫和土拉弗氏菌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小盾纤恙螨和毒棘厉螨均可携带SFTSV,具有传播SFTS的可能,革螨和恙螨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媒介,恙螨还是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4-8]。
螨类的种群鉴定以形态学鉴定为主。但是形态学鉴定标本制作过程复杂,需要长时间经验积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物种种群鉴定中的成功应用,建立螨类分子鉴定技术对准确快速确定螨类种群意义重大。贺丽敏等建立了基于COⅠ和ITS2的蒲螨分子鉴定方法,鉴定结果与形体学鉴定一致;张星星等利用COX1基因对鸡皮刺螨进行鉴定,伍祎等建立了基于COⅠ的储藏物螨类分子鉴定技术,王少丽等建立了截形叶螨的分子鉴定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鼠体寄生螨类的分子鉴定方法建立的研究[9-12]。
采集重庆江北机场,寸滩港,涪陵港,万州港,湖北宜昌港和满洲里等口岸鼠体寄生螨类。螨类采集方法参考《国检字(2001)61 号》,质检卫函(2016)16号文件规定方法实施。使用鼠笼法捕捉鼠类进行鼠体寄生螨类搜集。将鼠类用乙醚麻醉后搜集鼠体寄生螨类,对螨类进行分类,用于制作形态学标本投入70%酒精保存制作玻片标本,用于分子鉴定的标本置离心管于-80℃保存。
1.2.1 引物筛选
查阅文献和NCBI中蜱螨分子鉴定序列,设计鼠体寄生螨类分子鉴定引物序列。包括用于扩增COⅠ,COⅡ,Cytb,ITS2的通用引物如下:
表1
1.2.1 核酸提取
螨类初步形态学鉴定后,选取形态一致的3-5只个体为一组,进行核酸提取,同时对所选标本进行拍照。将样本加入200ul PBS冷冻研磨,使用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提取DNA,4℃保存,备用。
1.2.2 PCR扩增程序及产物分析
PCR扩增与测序PCR反应扩增体系:10×缓冲液 2.5μl,dNTP 1μl, 引物各 1μl,EX Taq 聚合酶0.2μl, 模板 DNA 1μl,ddH2O 18.3μl。 PCR 反应条件:94℃预变性 5min,94℃变性 45s,53℃退火 3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最后再72℃延伸10min。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扩增产物送华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双向测序。
2.1 2016-2018年分别在满洲里和重庆口岸鼠类监测捕获活鼠搜检鼠体寄生螨类,共检获各类螨类185只,各口岸鼠类携带蜱类情况如表2。鼠类平均带螨率为30.77%,鼠类带螨率最高的为满洲里,为35.42%,最低为湖北宜昌口岸,为12.5%。但检获的螨大部分为若螨,部分螨形态学结构如图2所示。
表2 各口岸鼠类携带螨类情况
2.2 螨类分子鉴定
共提取8组螨类核酸,分别扩增ITS2,Cytb,COⅠ等基因部分片段。仅有COⅠ基因能获得特异性片段,其中3组测序成功获得特异性序列。将测序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螨类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形态学鉴定为毒厉蟎的螨类与螨类Laelaps muricola (鼠尾厉螨)COⅠ基因KU166775同源性较高,同源性为89.3%;形态学鉴定为柏氏禽刺螨的螨类COⅠ基因与已知的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 COⅠ基因FM179677同源性100%。形态学未鉴定到种螨类COⅠ基因分别与已知的螨类COⅠ基因同源性均较低,与相似度最高的Pachylaelapidae sp的COⅠ基因同源性为77%。
图1 螨类COⅠ基因片段扩增结果
图2 螨类形态及序列分析
3.1 本研究对鼠体寄生螨进行了分子鉴定研究,并成功获得3种螨类COⅠ基因序列,但目前数据库中螨类COⅠ基因序列数量较少,比对分析较困难。需要进一步积累螨类分子鉴定序列数据。
3.2 螨类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因时间关系采集螨主要集中在满洲里和重庆口岸,种类较少且单一,需进一步扩大采集口岸,使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3.3 本研究采集螨类时间跨度长,标本运输保存可能影响了核酸质量,8组螨核酸仅有4个样本扩增获得了COⅠ基因特异性条带(图1),且其中只有1个样品电泳条带较亮。核酸质量可能也影响了其他基因扩增效率。进一步优化螨类标本筛检和核酸提取,可以提高螨类分子鉴定的成功率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