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霞 黄 玲 方必基
1.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江西 赣州 341000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它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历程,从文物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中华五千年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历史的见证和再现,也是人类文明物化的成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1]。因此,文物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物保护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这个过程叫做文物保护[2]。19 世纪30 年代,梁思成在1932 年的文章中提到,保护可以分为“修”和“复原”两类。50 年代以后,修复原则变得更为清晰,这个时期认为修复原状是我国文物保护的最高追求。1957年余鸣谦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能够复原成统一的时代形式当然是最希望的,恰如其分的复原将使古建筑价值大为提高;祁英涛先生认为:恢复原状是维修古建筑的最高原则[3]。60 年代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提到,文物修缮都以恢复原状或保存现状为原则。1982 年的《文物保护法》中又提出“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文物保护工作者在这一时期出现矛盾与纠结[3]。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文物保护要逐渐深入人心。
目前,针对文物保护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逐渐深入,然而,很多文物保护措施却并未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很多文物保护措施还停留在旧思想上。除了文物保护措施未跟进经济发展之外,文物保护素养的研究也是偏少的,这不利于对文物保护的全面研究。为此,针对此情况,为深入文物保护主题研究,进一步改善文物保护研究当中的不足,并为文物保护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笔者收集了2010-2019 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以CNKI 为文献检索分析平台,论文发表时间限定为2010 年1 月1 日到2019 年12 月31 日,主题和关键词为“文物保护”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文物保护”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入库时间选择2010 年1 月1 日到2019 年12 月31 日。检索语言选择中文,再选择计量可视化分析,就可得出发表年度趋势、关键词共现网络、主题分布、研究层次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基金分布、学科分布、文献来源分布、关键词分布的结果。
图1 2009—2018 年各年度我国文物保护研究发文量
从图1 可以看到,我国文物保护文献发表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0年到2016年上升幅度就比较小。2016年以后,我国文物保护文献发表数量呈下降趋势。整体上看在2016 年文物保护文献发表数量达到最多,而且文物保护的文献发表数量在2009 年到2018 年起伏并不大,这也说明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而在2016 年以后出现的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在文物保护这一块领域需要加大重视。
研究发现,以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机构、博物院这六个主题为主。以文物保护为主题的占据了总主题分布的17.72%,属全局最多;其次是文物保护单位,占12.02%;然后是博物馆,占7.20%;文化遗产保护占6.64%;文化机构占16%;博物院占5.09%。从这些可以看出,我国文物保护的文献主题分布大多是集中在有关的专业机构或单位,而文物安全、文物古迹、保护修复等的主题是相对较少的。
在所有的研究层次当中,基础研究占据最多,占总数的40.94%;其次是工程技术,占16.63%;大众文化占12.11%;行业指导占9.7%;政策研究占8.23%。这五个是在所有研究层次分布中占据最明显的。基础研究、行业指导、政策研究都属于社会科学类,而工程技术属于自然科学,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社会科学在文物保护的研究层次当中占据较多。
表1 2010—2019 年我国文物保护研究作者分布
某一学科中的核心作者的确定,可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即用科研人员论文的绝对量和被引频次为基础选出。以普赖斯定律进行分析,则核心作者发文量应该占据全部科学论文总量的一半,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M 的值为:M=0.749* MERGEFORMAT。其中Nmax指发文最多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在这次研究中,Nmax为43,故M 取整数为5。从表1 可以看出,所有的作者都发表了5 篇以上的论文,也就是说,图中所有的作者都可以算是核心作者。发表数量较多的作者的所属单位都是博物院、研究院或文物局,而高校的作者发文数量是相对于更少的,但较多作者所属高校,因此总的加起来数量也较多,说明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
经统计发现,无论是国家、高校博士学科点、科技计划项目还是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都对文物保护研究有基金支持。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对文献资助数量达751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文献资助篇数高达303 篇,遥遥领先。而其他的高校博士学科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文献数屈指可数。这也说明国家在文物保护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也展现了国家对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视。
近十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的研究逐渐引起热潮,文物保护的文献发表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从文物保护文献发表量的机构来看,主要为各大高校、博物院和研究院。其中排名比较前的前十位分别是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在这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有8 所是高校,说明高校对文物保护研究的文献数大多出自学校,一方面体现出高校对这方面做的贡献较大,另一方面体现作为专业文物保护单位的博物院需要深入思考,投入更大的工作量。
研究发现,在17019 篇的有关文物保护素养的研究的文献数量当中,属于考古类学科的共有5041篇,占总数的29.25%,属于图书情报档案的有1862篇,占总数的10.80%,属城乡规划与市政的有1853 篇,占总数的10.75%,属于城市经济的有1516篇,占总数的8.80%,建筑科学1474篇,占总数的8.55%。这五类是在所有我国文物保护研究学科分类中占比比较前的,这也符合文物保护研究发表文献所属学科分类的正常比例。
经统计可以发现,在我国文物保护研究的所有文献来源中,中国文物报是比重最多的,占总数的27.81%,共有1195篇有关文物保护的研究文献是来自中国文物报;其次占比较多的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共有310篇,占总数的7.21%;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共有261篇,占总数的6.0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有238 篇,占比5.54%;中国文化遗产,共206篇,占比4.79%。从数据明显可以看出,从中国文物报来的文献远远超过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说明中国文物报对文物保护研究投入较多,而且获得一定成就。
在检索文物保护的文献中出现比较多的关键词都是与主题词有相同地方的:保护、文物保护、文物。其中“保护”是在所有文物保护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出现最多的,在1198 篇的文物保护相关文献中出现过;其次是“文物保护”,在936 篇文物保护研究文献中出现过;文物,475 篇相关文献中出现过。出现的其他关键词还有博物馆。利用、文物建筑、对策、保护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修复、发展、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等。这些关键词都是文章内容的一定体现,都与文物保护有一定相关。在所有的关键词分布中,保护是其中占比最大的,说明研究者在文物保护研究中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文物保护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有待提高。从图1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近两年我国文物保护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没有很明显的提高,而且有一定下降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要求对文物引起足够重视,自然,文物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与近两年我国文物保护研究文献数量的相对下降趋势相冲突。因此国家政府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对文物保护的研究力度。
在文物保护研究的文献作者分布上,文献发表数量较多的作者的所属单位大多是在博物院、研究院和文物局,而这些单位都是专门研究文物工作的,因此在文物保护研究上会发表较多的文章。当然,除了这些单位,还有很多作者是属于高校的,他们并不从事或专门研究文物保护工作,但仍有许多高校发表了有关文物保护文章,说明了国家对人才培育的重视。
从文物保护研究基金分布来看,所属国家单位的对文物保护文献资助数量达最多,足够表明国家在这一方面身先示范,对文物保护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他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学科点等需要不断努力。
文物保护成为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自然也要求全公民上下要培育文物保护素养。然而,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文物保护研究者过于重视文物保护,对文物保护素养的研究都只是在文物保护研究中一带而过,并未专门提出文物保护素养来研究,这是当前我国文物保护研究中的极大不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