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部分困难群体、低收入和刚脱贫群众,面临基本生活保障和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等问题,有可能出现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现象。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战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相互叠加,对各级政府和干部提出了新挑战。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当前不少地方已经针对可能出现因疫致贫返贫问题积极谋划,各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优化审批流程,将在疫情防控期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对无人照料的特殊群体落实照料服务责任,加大对困难群众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的供给发放。不少慈善组织和社会机构也纷纷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
专家认为,当前,“战疫”同时“战贫”,更需進一步精准帮扶,重新梳理贫困户、脱贫户收入状况和当前需求,因人因户施策。当前各地正有序推进复产复工,对于无法外出务工的困难家庭劳动力,可出台企业吸纳政策、发放就业补贴、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等方式,全力扩宽就业门路;对于种养殖扶贫项目,要帮助联系饲料、产品销路,巩固脱贫成果;对于就医不便的贫困群众,可开展远程诊疗、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总之,要千方百计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提高脱贫攻坚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