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知理念推进小学生科学课外阅读

2020-05-25 18:48陈洁
家长·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生

陈洁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科学的中国要由科学的孩子去创造。如何成为科学的孩子?要攀上科学树上吃几个果子,第一个果子就是读好科学的书。而根据国内相关调查数据以及对本校学生科学阅读情况调查,发现现在学生科学阅读量少之又少。本文以行知理念为依据,从科学课外阅读的资源选择、操作策略等几方面谈了在学校推进科学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尝试。希望通过推进科学课外阅读,培养更多学生科学阅读习惯。

关键词:行知理念;小学生;科学课外阅读

《陶行知全集(第2卷)》(《斋夫自由谈》)中,讲到,陶先生给他的两个儿子写信,讲到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由谁去创造呢?当然是孩子们来创造,如果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我们的中国就会变成科学的中国了。那孩子怎样变成科学的孩子呢?那就是要攀上科学树去吃几个科学的果子,第一个果子就是读好科学的书。”

而2017年教育部正式通过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要让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科学兴趣的扼杀。”但据福建普教研究室黄国才先生一项教育部重点科研成果发现,国内大部分学生科普类阅读少之又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重语言文学类而轻科学类。调查我校学生科学阅读情况,科学阅读量在整个课外阅读量中只占不到20%,科学课外阅读情况堪优。如何推进小学生科学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孩子成为陶先生口中“科学的孩子”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生科学课外阅读的资源选择

陶先生认为“应当有一个科学的中国”,而“要建设科学的中国,首先是要使每一个中国人都知晓科学,要使每个人都对科学产生兴趣”。要让小学生每个人都知道科学,最好最快的方法是推进科学阅读;要使每个人都对科学发生兴趣,对阅读资源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实际,尝试以下几种方式选择科学课外阅读资源。

(一)以阅读兴趣为主线,读真正想读的内容

从学生兴趣出发寻找科学课外读物,让学生读真正想读的书。阅读就要从读喜欢的书开始。我们针对低、中、高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阅读调查问卷,再整理汇总罗列出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喜欢的书进行阅读推荐。低年级从科学绘本开始阅读,如《蚯蚓的日记》《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科学书籍。中年级学生更喜欢绘本和文字结合的科学书,高年级很多学生对法布尔的《昆虫记》系列尤为推崇,这样的书可以当作范本,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也可以根据网络豆瓣评分,专家评论,向学生定期推荐优秀科学读物。

(二)以学习生活为根本,读解决问题的内容

科学学习,总是伴随着探究活动,40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课后拓展延伸性的阅读,获取探究中的未解之谜。如四年级学完《运动起来会怎样(二)》,学生产生了“动脉和静脉是怎样通过心脏工作的”的疑问,教师号召学生阅读英國的尼古拉斯·哈里斯的《人体的奥秘》。这样的阅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广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和认真探究的习惯。

(三)以科学教材为基础,读拓展材料的内容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有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五方面组成。在三到六年级科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大约有以下几类:1.科学前沿问题,如《垃圾分类》《克隆》《太阳系》等,这些材料的安排,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科技、航天方面的认识。2.学生相对缺乏的知识,如:教材中《材料的认识》和《微观世界》等,这些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3.科学书每单元《资料库》,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每单元的总结课进行阅读补充,也可以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教师也可以从课本的相关内容中延伸搜集阅读材料,对课本知识做有效补充。

二、小学生科学课外阅读的操作策略

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及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千一点自己高兴千的事情”。我们在推进科学课外阅读时,努力遵循“六大解放”,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解放,我们做到三不,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形式,根据学生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的阅读。

(一)个人自由读

读书应该是一件让人享受的事情。我们鼓励孩子自由读书。教师为爱读书的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孩子可以坐在舒服的椅子上,趴在地毯上,甚至边读书边吃糖果!为了让孩子爱上科学阅读,我们设计阅读活动配合,如阅读马拉松:我们在科学教室为每个班级学生设计一个阅读园地,园地里贴上这个班级的一张阅读公告,写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只要读完一定的内容,并通过相关的阅读测试,就可以在公告栏上贴上一个贴纸。贴纸的多少就代表自己阅读马拉松的记录,同学们可以相互比较自己的阅读情况。这种阅读记录展示既是对孩子们阅读的督促,也成了他们阅读的目标和动力。

(二)分小组阅读

学生之间按实验小组开展阅读,共同探讨,分析内容中的难点,一同提高,让活动更有意义。有时针对实验探究的操作步骤、科学知识的背景内容,组织小组开展阅读交流,共同讨论,明晰知识要点,进一步掌握实验探究步骤,避免因为理解上的问题而影响研究的正常开展。有时大家读到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出题考问,深化知识。如:小组同学读到父母血型与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时,小组出题,父母血型是A与A、A与B、A与AB、A与O,B与B、B与AB、B与0、AB与AB、AB与0、0与0,子女可能出现什么血型?同学们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同学认为父母血型为A与B,子女肯定不出现0,为了查证,翻阅杂志书籍,问百度,知晓父母只有A与AB、B与AB、AB与AB、AB与0四种情况子女不会出现O型,其他都有可能会出现。小组交流阅读,学生的阅读收获同样很大。

(三)教师领着读

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教师和学生选择确定一本书,每天师生确定好阅读的任务,各自完成自己的阅读量,利用课间、展会、班会、科学课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互谈自己的感想,帮助学生解惑。在共同的阅探讨中,激发学生科学阅读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引领学生更快地成长。

(四)设计主题阅读

我们可以设计科学探究主题,引领班级阅读。我们一位教师借鉴网上的一个案例,推进小老鼠环游世界的阅读主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案例主题是一只小老鼠,环游世界,了解各地气候、动植物生存。学生每天阅读20~ 30分钟,达成目标,小老鼠就到达下一地方,目标是使小老鼠完成环游世界,返回学校。如时间是从4月18日到5月10日。每到一个设定的时间,完成一个行程,就会有一张当地的纪念明信片送达班级。教师会从完成阅读目标的小朋友中间选出一个人来念明信片。明信片的内容为这个行程当地的天气、风土人情,地理位置、代表性的动植物等。如果5月10日小老鼠顺利完成目标到达学校,实现阅读目标的小朋友会得到一定的奖品。

(五)随着研究读

科学阅读不仅是语言学习,它还起到科学启蒙和科学教育的作用,对于它的阅读,将会同社会实践,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相联系。遇到疑惑的问题,他们在强烈的目的驱使下,跟着研究去研读书籍。如学生发现香樟树同其他树不同,它总是在春天大量的落叶。于是开展了“香樟树春天落叶的研究”。为了寻找原因,探究香樟树为什么到了春天会有大量的红叶掉落。查阅资料、对比实验,跟着研究进程反复研读各类书籍,最后获得答案:香樟树属于常青树种,没有固定的落叶季节。但一年四季叶子都在更新,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寿命。春天的时候树处在生长期,代谢旺盛,叶更新得多一点,并不是只有春天才落叶。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施伟峰.让科普阅读成为科学课的“助燃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4).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编辑部的一群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美国小学生YY的暑假生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