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习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阅读教学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承担着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的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当今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阅读思维,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让深度阅读真实发生,进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让阅读真实发生,让阅读教学真正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呢?我认为,可以借助“想象”来完成。
想象出画面,深度理解真生成
在我们的部编教材中有许多古诗、儿童诗及较难理解的含义深刻的句段,受小学生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这样的内容时会感到十分困难。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到文字的精髓中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无从谈起了。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文字转化成画面,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就由抽象认识转化成直观的理解,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渔歌子》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吟诗想象出画面”。于是,我做出了这样的引导: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渔歌子》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这些文字,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美景图?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悉心品味诗句,朗朗而读。学生在阅读中品味,通过想象,将自己透过文字看到的诗中的山水、色彩,听到的诗中的流水、鸟鸣蛙叫……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一幅江南春天的美景图,一个悠然自得的老翁都被学生看到了。从学生陶醉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读懂了诗中的那份美好。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深刻。古诗那凝练的语言,通过学生的想象加工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这样的画面一旦在学生的头脑中构成,那么学生的阅读就不再是见字发声那么简单了,他们读出的每一个字都会饱含着自己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会在诗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想象补留白,人物形象见丰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会留有“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和无奈留下的瑕疵,而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为读者留下的思考空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巧妙利用这些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文本中的人物丰满,使学生在阅读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和言行举止。这样,阅读才能真正发生,阅读才会有意义,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受到启迪。
在教学《小珊迪》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看到一个诚实守信、善良的小珊迪的样子,我采取了通过挖掘文章中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的教学方法。首先,抓住开头“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天冷到什么程度”。在这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小珊迪生活的穷苦,使学生了解小珊迪非常需要钱。其次,在“晚上,旅馆的侍者说,有个小男孩要见我。小男孩被带进来了。我发现他不是卖火柴的那一个,但可以看出是那个男孩的弟弟”处引导学生想象“小利比是怎樣找到我的”。此处学生通过自由的想象,在头脑中构建出了许多种可能,并最终描画出一个诚实守信、善良的小珊迪。学生通过两次想象,让小珊迪的样子跃然纸上,不需要教师的反复讲解、归纳概括,诚实善良却有着悲惨命运的小珊迪的形象就已然扎根于学生心中。这样的阅读是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阅读,是真实的阅读,是有深度的阅读。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体会,读中有思,读有所得。
想象知心理,性格品质有呈现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可以藏匿数不尽的奥秘,要了解人物抓住心理活动是必要的。可是,有些文本中却缺少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让体会人物的品质,让阅读延伸到文字之外,让阅读更加深远。
在教学《红楼春趣》一课时,在学生读到“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了下来,急得头上汗都出来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想象:这时的宝玉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的思维被这样的问题激活,开始对宝玉的心理进行大胆猜想。在学生自由想象的过程中,对宝玉这个人也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的性格便浮现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对人物的品质有了清楚的认识。学生在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中感悟到作品的意义,将阅读变成了与作品中人物的交流,进而提升了理解能力,人文素养也随之提高。
借助想象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让语文教学因有了深入阅读而充满活力,因有了深入阅读而变得更加美丽。深入阅读让学生们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徜徉,感受阅读的快乐和书香气息的包裹。与此同时,深入阅读也让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地。
(作者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长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