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之美老巷子

2020-05-25 09:13崔继鹏
宁夏画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巷道巷子村庄

崔继鹏

我的家乡隆德的老巷子就是一个典型。那里保留着村落民居的原型原貌原汁原味,村庄的规模布局完整如初,勾画出百年农村自然景致,展示着千年的历史,演绎着质朴的风土人情。

“土坯瓦房石头路,老井蜂窑高戏台,古树槽头卧老牛,砖雕脸谱秦悠扬”,这是游客对老巷子的评价。

位于六盘山东麓的隆德县有千年建制的历史,该县的老巷子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古老村庄,离县城不远。走进老巷子,会看到老院落房屋、照壁、蜂窑、老树、老井台、戏台、百家姓墙等一系列农村沧桑元素,而关于老巷子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如流水曲折百回、涓涓不息,给人以古老而神秘的记忆,令人留恋忘返。

信步来到老巷子,石头砌的高大山门会挡住人们的视线,这是老巷子的门楼,上书“老巷子”三个遒劲有力大字,仿佛一本厚重历史书的封面,等待你细细地品读。巷子有主巷道和小巷道,延伸到各家各戶,成为农户出行的必经之道。崎岖不平的石头小路,曲折迂回、环绕村庄;一排排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修建在龟山山腰;山下的主巷道两旁是磨面房、油坊、豆腐坊、醋坊、铁匠铺、裁缝铺等,商铺林立、交易频繁。

村庄因有一条巷道穿越而得名,老巷子是名副其实的泥土巷,主巷道呈东西走向,其实并不长,约有几公里,一直为土石巷道,过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改造成水泥路,方便出行和观光旅游。进组到户的巷道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一直延伸到各家各户。

老巷子农民喜欢栽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栽植树木,生长的极其茂盛,三三两两的古榆树、粗壮沧桑的柳树、高大挺拔的杨树、春华秋实的桃树杏树梨树,有的如同饱经岁月磨砺的老人、有的如同一把巨伞、有的如同一排哨兵……这些经历过风雨雷电洗礼的参天苍虬随处可见,在陈旧的土坯房前摇曳,在村口守望,在院落周边守护,向游客诉说老巷子的古与今,见证着农村的巨变和发展。

老巷子所在的村庄名叫红崖村,以前是一个名不见经转的小村庄,有上百户人家,依山而建、层层而上,显得错落有致,一家挨着一家,亲密而不拥挤。我想这也许是许多村庄共同的样子。村民相邻而居、代代相传、不离不弃,生活得坦然而自得。

红崖村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一直静静地等待着识她、懂她的人去开发建设。

红崖村因骆驼巷而生,骆驼巷原为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一行行的驼队经过大宋朝笼竿城的东北墙角,浩浩荡荡地走向西域诸国,再运送货物返回长安。在交通不便的时代,骆驼传播文明,沟通文化,拉近了各地域与各民族间的距离。长途跋涉的驼队,铃声清脆悠扬,或白天或夜晚经过时要停息,城外地方成了商人、使者和驼队的休憩地,驼队穿梭之地当地人取名骆驼巷。渐渐地这片土地便繁华起来,客栈、酒坊、饭馆、店铺等应运而生,成为方圆几里甚至几十公里文化商贸物资的交流交汇地。

笼竿城外人们沿着骆驼巷居住,最早在这儿居住着张姓、姚姓、崔姓、李姓、安姓等姓氏的百户人家,做着买卖生意,日子过得繁华而殷实。后来因种种原因,陆陆续续又迁入多个姓氏人家,繁衍有百余户千口人,形成了现在的红崖和临泉行政村。村庄的人们一代代繁衍生息,保存着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发展着这一方土地。

再后来,这个有故事的村庄,被一位独具慧眼的县委书记相中,他力排众议,留与建结合,改变了一贯的大拆大建、全盘楼宇化,对原来的老院落、老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又增添了一些古老的元素和新理念新内容,重新命名了村名,打造了具有乡土气息、贴近农民生活的村落——老巷子。古老村庄内新外旧,返老还童,原汁原味,尽情地彰显出质朴之美、原始之美。

老巷子是典型传承农耕文化的村庄,周边山坡地比较多,农民一直以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为生,沿袭着二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植的小麦、豆类、油料、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在保障自给自足的同时,以农产品销售收入解决家里的日常开支。一家一户一个小院,房屋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尽管是土坯房屋,家家户户修建房屋却十分讲究。具有当地风格的砖瓦大门,屋顶的木结构保持榫卯结构,美观朴实,坡屋顶做有砖雕兽脊,简单中透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家家门前有一个照壁,修建了牲畜槽头,立有栓牲畜的木桩。村头有一口老井,井水如一面镜子,奶奶的奶奶如花似玉过,井台不知走过多少人,手摇辘辘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抚摸过,清澈旺盛的井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井台不远处有几棵粗壮的大柳树,有的生长了上百年,显得老态龙钟。巷道村民的土墙上保留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有的墙体上自然形成一个个土蜂窑窝……村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古村风物与生活点滴,竟然成为无比珍贵的文化标本。

当代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曾说:“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统筹城乡让一个个村庄迅速消失,农村人一旦离开村庄,仿佛失去家和根,只能梦牵魂系、只能变成乡愁。

保留古老村庄,留住乡愁,留住根,农民有了根就有了路标和方向。这是村民的心声,也是设计和建设者的“高明”之处。

老巷子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村庄,这里的人们发扬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魅力,传承着深厚的文化。

村民注重用文化装饰生活内涵,户户家中悬挂字画;村民人人尊师重教,注重孩子读书学习,不论家庭条件怎么差,都要供给孩子读书。耕读传家久,诗书记事长。在老巷子流传着家有字画不算穷的古训。只要家里有字画、有藏书,尽管日子过得清淡、贫穷,一家人内心是幸福快乐的。字画一则装饰,更重要的是激励明志,让晚辈们勤奋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老巷子每一辈人中总会出农民书法家、农民画家,他们在家里绘画、写字,也到其他地方交流写字、绘画。当然,现在像这样的年轻后生更多了,精益求精、学艺归来,有的把写字、绘画变成了谋生的职业。

妇女们则出嫁前向长辈们学习剪纸和针线活儿,刺绣、剪窗花,一幅幅精美图案,让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现在也有一些传承长辈技艺的剪纸艺人,在老巷子开店,一家家的书画室、墨宝阁、剪纸铺、篆刻间,红红火火。

村民是老巷子的真正主人,农民院落仍然让农民经营。改造后的空置的农家院,政府出租给农户经营,农户借助日渐增多的游客,开起了一家家具有地方特色的酒坊、暖锅居、书画店、农家乐,体现当地特色,销售当地农副产品,让游客参观老巷子,吃特色暖锅、品农家美味、住农家小院、购当地特产。

老巷子是六盘大地上的优雅建筑,恢宏的格局、硬朗的线条、庄重的氛围、繁复的雕花……让人肃然起敬。老巷子现在大部分时间是热闹的,每年节假日,游客来了,站在老巷子高高的村楼子上,放眼望去,隆德县满目青山,蓝天白云,四处花香;踏进村里,老井里蓄满时光之水,古树张彩着节日的盛装,老院落、老房屋承载着一波接一波的喧哗,老戏台的锣鼓二胡日复一日,袅袅青烟飘着农家菜的香味。一年有四季、季季有游客,尤其是春夏秋季,老巷子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秦声悠扬,生意兴隆。

猜你喜欢
巷道巷子村庄
镇沅金矿松软破碎岩体巷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
初 春
花巷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倒台阶斜矩形综采面托伪顶切眼巷道支护
千米深井安全开采技术难题探讨
基于ANSYS/LS—DYNA的矿区地下巷道三维动力响应分析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抢钱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