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发展新方向之讲好中国故事

2020-05-25 22:02肖婧雯
科学与财富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英语教学

摘 要: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提高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发展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要求也随之提出。不管是“走出去”发展战略还是“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在对其他国家优秀文化吸收学习的同时,还要让其他国家认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英语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现开设专门课程的首选语种,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有长远意义,因此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教学;文化交流

我国外语教学一直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呈现出“引进来”明显多于“走出去”的态势。其中英语教学作为我国主要外语教学语种,在此现象上表现更为突出,暴露出更多问题。总体来说,中国英语教学过分偏重对于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而忽视了在学习好这门语言的同时,对于本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对外传播,并没有很好的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双向箭头。给我国学生对于如何向外国友人进行本国文化宣传带来困难,也致使外国友人在了解中国文化时容易产生误区。对于学生的前途发展和国家的文化自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讲好中国故事”中的“故事”不仅包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民俗节日、英雄人物,更包括中国精神、中国气魄。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发展的也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课题,更应该是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的转变。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1.1提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英语语言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语言教学分为语言能力、交流能力与社会文化能力三个层次。”多项数据表明,在校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学生普遍的通病--哑巴英语在此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随着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在中国语境下,必须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交际思维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个本身所存在的真实内容,已经减少了学生对于语言结构构建的难度。

推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课题,能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平台去提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不管是在与外国友人交流还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方面都很好的作用。

1.2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滋养着每一个中国人,开展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课程学习,就是用英语构建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学习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英语语言学习框架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更好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主体传播的重点在于主体本身,所以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对各国文化交流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基于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理解,对于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将中國文化教学融入英语表达教学之中,更能推动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并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1.3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

“一带一路”、“文化强国”发展战略是近几年热门话题。“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发展,也是重走“丝绸之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已经成型的文化载体,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其他国家之中的地位和作用。

推动“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软实力。无论是在国内英语教学中还是国外中文教授中都应该将中国文化纳入教学,更好的传播中国故事,培养更多中国文化爱好者。真正意义上做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二、英语教学中推动“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

2.1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教授语言文化知识的主要依托,因此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推动“讲好中国故事”的发展。就作者对现人教版英语各个阶段的教材研究发现,书本主要课文内容介绍过珍妮古道尔、万圣节、圣诞节、各种外国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但极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英雄人物、中国各名胜古迹的介绍。其结果是学生无法对中西文化差异有直观的对比和分析,也对如何将中国故事地道正宗的表达缺乏了解。

适当增添一些“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克服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对客观的看待中西文化差异有很好的作用。

2.2正视文化差异 去粗取精

不管是客观理性的西方文化,还是主观感性的中国文化都属于世界人民共同的瑰宝。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辩论等方式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我们能发现中国文化的优势与劣势,应对好的、优秀的进行保留弘扬,对于腐朽的进行剔除。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3创新考评形式

传统的考评模式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考察,而在“讲好中国故事”新的英语教学课堂模式下,对于学生的考评形式也应该有所调整。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兴趣,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动员学生对于身边的“中国故事”进行搜集整理。运用演讲、小组讨论、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全方位的考评。不再仅仅局限于试卷的分数,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归纳总结。

三、总结

“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推行的新方向。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考验。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促进“讲好中国故事”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也将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又一进步。在两者相互作用下,对于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丰富思维模式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也将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陈玉莲.中国故事融入高中英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19,8(17):30-32.

[2] 董明.英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模式重构与教学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06):133-136.

[3] 邵英俊,陈锋,陈姗姗.唤醒文化自觉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英语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227-228.

[4]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3-08-19). http://www.12371.cn/special/qgxcsxgzhy/.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赵明明,伏伟.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国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6):52-55.

[7] 赵应吉.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的意义探究——基于“讲好中国故事”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09-112.

[8] 赵应吉.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现状调查及启示[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2(04):106-110.

作者简介:

肖婧雯,1997年3月,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本科,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专业: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英语教学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