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超
摘 要:我国石油行业自建国以来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随着井下作业质量监管的提高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尤其是帮助其降低了开采的成本,促进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本文主要阐述了井下作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最后研究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石油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
引 言:随石油行业的迅速发展,石油钻井技术也随之提升,现场作业能力逐渐加强,不仅要提高井下作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井下作业管理制度和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井下作业管理,提高井下作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推进石油企业的开发和发展,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并且能够在市场中不断扩大竞争力,提高石油产量,保障井下作业工作环境和任务量,积极创新监督管理方式,确保我国油田的平稳正常开采。
1、石油井下作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井下质量监督管理意识不强
每一位井下作业人员都需要履行其岗位职责来完成这项工作。井下工作探测点,因此很难对其进行监督。监督管理意识不强,导致井下作业不安全和质量问题。井下作业必须由法律部门检查,并由井下作业监督员严格管理。树立井下质量监督管理意识,井下作业开展中主要的质量保障内容,是保证井下工作安全开展的必然途径,作为工作体系的一种,要想保证井控工作的整体质量,就必须通过管理工作的落实,提升井控工作的质量。而在现阶段的油田产业井下作业井控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着管理工作落实不足的现实问题,再加上管理工作中责任机制落实不足,管理意识不强不利于油田产业发展。
1.2石油井下作业过程过于复杂
石油井下作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业以一般采用常规操作方法,如油井泵检测、分层配油等工艺。此外,针对井下工程中的抢险、堵塞等事故问题,有必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作业质量防护策略。井下油田建设项目有其自身的优势,并与其他不同的技术手段相互关联,以达到井下油田建设的实际目的井下作业施工隐蔽,直接检验性差 这一问题的隐蔽性在于井下工程的性质,这就使得直接检查施工质量很困难,因为直接检查暗粒泵和抽油杆泵以及各种工具和设备是不容易的,在完成施工过程或一段时间后通过间接检查来验证。需要验证的间接检验主要是即将进入的试件,通过蒸汽穿刺、目视和手摸的方式进行检查和验证,在长期运行后发现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作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识别出暗色体中明显的隐蔽性问题,如暗色裂纹、螺纹老化等,亟待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措施的应用,确保作业的质量。随着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不断升级,钻井设备能力也逐渐提升,但是由于操作人员能力及水平的参差不齐,在操作过程中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及技术要求了解不够,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影响作业质量。
1.3井下监督机制落实不足
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监督机制落实不足是影响质量的管理的常见问题。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通过严格的监督机制落实,对井控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保证井控工作中设备安装以及安全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现阶段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开展中,还存在着监督机制落实不足的现实问题,“看面子”、“再加强”等现象频频出现,对制度的落地情况不够严肃,缺乏对井控设备以及质量管理工作情况的全程监管,给井下作业质量监督带来隐患。
2、石油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措施
2.1树立质量监督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井下作业质量成为管理的首重,明确现场作业专业性,树立质量监督管理意识,及时查找排除作业質量隐患。在思想意识上将质量作为重点不遗余力的进行推进。我国针对石油井下作业质量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及章程,企业也对相关工艺标准及质量管理制定了规范,注重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制度落地,防范常见、反复出现的质量监督管理问题,杜绝走人情的管理模式,必须严肃进行考核管控,保障现场作业质量管控。强化生产与质量的关系,合理控制作业进度,保障现场质量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作业质量意识培养,进行质量管理、质量事故案例等培训教育,提升员工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观念及行为,将作业质量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面推进石油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2.2强化井下作业技术质量监督
采用新技术工艺尤其是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着,采用技术方式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由于现在资源相对缺乏,在开采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采用科学的方式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石油采集,这就需要在作业的时候采用创新性技术,尤其是很多新工艺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可以采用科学信息化的手段对于作业内容进行有效地质量管理,例如可以通过防砂泵减缓井下作业中的沙砾对于质量的影响,还有些防腐蚀的材料和技术,这样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井下维修工作质量,保障油气井和油井的维护质量,提高石油产量,也是油田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具体的维修施工工作中,要严格安排专业维修人员,采用科学的维修技术,选择正确的维修工具,制定严格的施工程序,保持井下施工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并鼓励井下作业人员能够真真实实的投入到工作当中,防止偷懒的行为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井下作业维修工作的质量。
2.3强化井下质量监督机制落实
一般来说对于很多井下作业工程采用 PDCA 质管循环,这种管理模式坚持质量为目标和解决关于质量问题所实施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管理系统,从而在施工作业中可以把控好质量监管点,从而提高井下作业的质量 ;其实这种管理模式还可以采用到对于井下施工中存在的某些专项内容的治理,从而使得井下作业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然后将存在问题的相关转到下一个循环,进行完善,这样的话可以在查漏补缺中不断地更新,从而保障质量。激励机制的采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作业人员及监管人员对于自己所做工作的动力,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有时候很多井下工作需要耗费很久的时间,对于人员的心态会有些改变尤其是容易出现懈怠的状态,而激励机制的采用就会让员工积极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这是将一种被动的方式转变为一种主动方式,对企业充满了信心之后工作状态就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的时候更加的符合实际要求,针对不同的部门所需要的激励方式都不相同,若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作业人员的能动性,就需要切合地把握实际要求,从而有效地落实到质量监管上。其实还可以配合考核机制,这些主要是根据要求完成的成功率较高或者是优质井状态较好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表现,进行奖罚,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完善了质量管理控制水平。
结 语:综上所述,石油井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保障石油生产运行的重中之重。在思想意识上必须将质量监督作为管理的首要任务,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情况,强化相关规范执行力度,重视作业质量的统一管控,全面推进石油开采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郑远鹏.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2):69-70.
[2]尹凯.浅谈新形势下采油井下作业工程的监督[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2):87-88.
[3]韩锡伟.加强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的途径[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8):138+148.
[4]张杨.浅谈油井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6):1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