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苓苓
消化内科肿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是其常见表现。普通恶心呕吐症状一般自行缓解。但消化内科肿瘤患者受到化疗药物影响,恶心呕吐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且呈进行性发展等特点,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探究消化内科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4~78(61.28±3.45)岁。胃癌9例,肝癌15例,胰腺癌11例,结直肠癌14例。病程1~6(2.96±1.84)年。所有患者经消化道X线检查,均符合肿瘤诊断标准[1],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予以入组。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排除精神障碍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出院后指导家属做好生活护理,合理膳食等。
在此基础上,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⑴风险评估:做好首次及再次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高危因素筛查,包括年龄、行呗、化疗方案、身体状态、基础病等,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
⑵健康宣教:通过耐心、亲切的交谈,告知患者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手段、化疗的必要性、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提高化疗积极性。明确告知患者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为正常反应,消除其恐惧、不安情绪,并告知其止吐治疗方式,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集体讲座等方式,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⑶环境护理:严格控制来院探视人员,营造安静的病房休息环境,定期通风,调节病房适宜的温湿度,保证病房光线柔和。叮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减轻异味刺激。若呕吐后及时处理呕吐物,病床间设置隔帘,避免相互影响。
⑷饮食护理: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以清淡饮食为主。化疗前可适当进食蛋类、豆制品、牛奶、瘦肉等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化疗当天,进食蔬菜稀饭或小米粥。化疗期间以少食多餐为原则,补充易消化、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忌食油腻、辛辣食物。餐后慢走15~30min。用药与饮食间隔4~5h。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⑸用药护理:明确各类止吐药物的使用原则,严格遵医嘱给药。根据患者的恶心呕吐表现确定给药时间,呕吐频繁者餐后2h给药或化疗。用药后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⑹心理护理:治疗全程做好密切监测患者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身顾虑,疑惑等方式帮助患者疏解情绪,必要时配合心理辅导,给予镇静药物达到稳定情绪目的。通过音乐疗法、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自我催眠法、运动指导、意象放松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比照WHO规定标准(1998年),评估干預后恶心呕吐程度。共0~Ⅳ级。其中无恶心呕吐为0级;仅恶心,无呕吐为Ⅰ级;轻微恶心伴有轻微呕吐为Ⅱ级;有恶心感,偶尔呕吐,需要治疗为Ⅲ级;明显恶心感,剧烈呕吐,且呕吐次数较多且持续,需服用止吐药物为Ⅳ级。
研究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计量资料(x±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护理组0~Ⅰ级患者占比高于常规组(P<0.05),Ⅱ~Ⅳ级患者占比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的恶心呕吐程度对比[(n,例),%]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善,消化内科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化疗为消化内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加重了患者不适感,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干预结合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态给予心理护理、行为干预、饮食指导、药物护理、健康宣教及恶心呕吐护理等综合护理手段,以缓解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提升患者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优化治疗效果[3]。
本文研究显示,干预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手段的患者恶心呕吐分级为0~Ⅰ级的患者占比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Ⅱ~Ⅳ级患者占比低于常规组。提示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消化内科肿瘤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提高患者舒适度,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杨雪兰. 50例恶心、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197.
[2]陈国萍,周瑞芳,李淑琴. 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04):10-12.
[3]杨雪洁,孙迪. 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J]. 智慧健康,2019,5(0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