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很多种疾病都会造成消化道出血。比如肛裂、直肠炎、肿瘤、肠结核等疾病。在医学领域中,我们经常说的消化道,就是指食管到肛门的那个管道,具体包括食管、十二指肠、胃、结肠等部位。由于消化道出血会损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进而在科学合理的护缓解患者在疾病治疗中的不适感。
通过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对自己消化道的损伤情况作出初步的判断。但是由于人体消化道包含的部位较多,患者的出血位置、出血量不同,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就会存在一些差异性。在患者消化道出血量小于400毫升时,慢性出血患者,不会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但是在患者消化道大量、急性出血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心慌、乏力、头晕、口干等症状,严重时,患者还会存在四肢冰凉、晕厥、休克等现象。患者因为失血进入休克状态后,患者的血压会随着下降,脉搏会变得微弱。除此之外,如果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疾病不同,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呕血、肠梗阻、腹痛、发烧、腹部包块、黄疸等。
消化出血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恢复非常重要,但是为发挥病情护理的效果,家属在制定护理方案的时候,还需要从心理、饮食等多方面,给予患者较为系统的守护。具体来说,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心理护理:在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后,患者会因为对这个病症不了解而产生恐惧、紧张、焦虑这些不良情绪。这时候,家属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平时多和患者交流,知道患者恐惧的事情有哪些,然后向患者解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同时向患者讲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使患者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消化道出血。除此之外,家属在和患者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缓和,多陪伴患者,让患者心里充满安全感。而患者在平时,也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对消化道出血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及时询问医护人员,或者向家人、朋友倾诉自己的不安。为避免自己忧思忧虑,影响身体恢复,患者还需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比如在治疗恢复期间,出现轻微的不适症状时,患者可以做一些可以让自己心情放松的事情,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看有意思的电影或者书籍。
常规护理:在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为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顺畅,患者应该合理的调整自己的躺卧姿势。这时候,家属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比如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同时配合医生,记录患者的呕吐、排便情况。如果患者血压、心率这些体征出现什么异常,家属应该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对患者展开救治。由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平时会出现呕血的情况。而在患者呕血之后,口腔会被污染,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这时候,患者还应该及时用温水、生理盐水漱口,保持自己口腔的清洁。
如果患者在卧床休息的时候,出现呕血情况,家属应该及时将患者头偏向一边,避免患者被呕出的血液呛到,影响患者的呼吸,之后,家属需要及时给患者清理口腔的分泌物。部分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输液治疗,在患者静脉输液的时候,家属还应该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以及输液期间患者有没有存在不良反应。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及时告知专业的医护人员,以便于医生获取更多的临床信息,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生活护理:在生活中,有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受疾病影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但是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皮肤受压,容易出现压疮、皮肤溃烂情况。所以在平时,家属还应该注意给患者翻身,更换患者的衣物、被褥,同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的给患者按摩。对于一些大便次数比较多的患者,在每次大便后,都应该注意清洗肛门周围,以此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再者,为给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患者的房间应该尽量安静。家属在平时还应定时给患者房间开窗通风,但在开窗时,还应该重视患者的保暖情况。
饮食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重要。在饮食方面,家属应该保持患者饮食的规律,提醒患者按时吃饭,具体的吃饭时间在出血停止后6小时。吃饭时,患者适合吃一些清淡、温凉不刺激的流质食物,患者平常吃的饭不能过热。在消化道出血患者,逐渐恢复之后,家属可以给患者吃一些半流质食物,同时注意饮食中的营养搭配。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之后,患者应该坚持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原则,尽量吃好消化的食物,不吃粗纤维、刺激性食物,比如较浓的鸡汤、咖啡、茶。除此之外,在患者出血期间,患者不可以喝水,以免引发二次出血。有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容易在患病后出现消化不良情况。对于这一类患者,在饮食护理中,还应该给他吃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总而言之,在临床工作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可以对消化出血治疗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使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家属和患者还应该重视护理措施的可靠性与针对性。所以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家属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护理措施,进而在全面的护理中,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