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2020-05-25 09:12何冰吴立红马丽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何冰 吴立红 马丽丹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丰厚的理论背景和坚实的现实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了五大生态体系,呈现出个五个“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在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包括了经济上的繁荣,更包括了自然环境上的美丽、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在丰厚的理论背景和坚实的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既是对前人生态文明思想的总结也是对传统生态理念的提炼,更是在结合中国现实的生态现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生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

1.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辩证的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与客观性的关系;自然对人的制约性关系;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关系;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帮助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人类本身及实践活动都有了清晰、准确的定位,认识到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人与自然都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人类只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不断的生存、创造与发展,这些重要的思想不但对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2.理论基础——中国化生态思想的发展与探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探索的中国化生态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理论成果,包括了毛泽东结合新中国成立的现实情况,提出的“改造自然、反对浪费”的生态思想;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現实情况,提出的“强化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生态思想;江泽民提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生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思想。这四大中国化的生态思想成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也对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

3.文化依据——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传统文明思想,这其中传统的生态哲学,是先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之后,所形成的生态观:“道法自然”“天道轮回”“天人合一”“天道生生”等,既有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有对生产与生态之间的认识。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法律的设想,并付诸于行动,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清朝政府的“柳条边外”是中国历史上幅员最大、设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这对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的生态保护都起到了重要的思想推动作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根基和民族根脉。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基础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从国际上来看,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等,已经开始给人们来带警示,人类开始重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开始治理生态环境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之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始产生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内生态压力不断增加,雾霾、泥石流、沙尘暴、盐碱地增加、农作物减产等,已经对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改革形势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制约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降低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以及对政府的满意度等,所有国内的生态压力也加剧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绿色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明确提出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也要明确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就是,当二者和谐统一时,生态环境可以产生生产力,生产力可以创造财富,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保护生态环境是第一位的,只有形成良性循环,才是生态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才会真正形成绿色发展体系。

(二)生态文化体系

绿色发展不仅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更新思想理念,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当中形成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氛围,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人心。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生态理念的转变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化体系真正成为绿色发展方式的文化支撑。习近平生态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第二,“构筑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文化体系中具有着重要的思想作用,是其他四大体系的文化根基,是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思想理念,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能够得以延续的根本条件。

(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严格的生态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领导,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第二,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制度体系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之有效、有法可依的制度体系。

(四)生态目标责任体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核心目标的责任体系。生态环境是衡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脱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还会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党和国家的责任,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人人共同参与的社会责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途径,是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目标责任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明确了全社会的责任意识。

(五)生态安全体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成部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层层推进。第二,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控,针对生态文明的关键领域和脆弱环节,精准防控,形成风险防控有效化解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安全体系,为构建生态安全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安全保障理念和方式方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主要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客观维实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以实现基础作为思想形成的重要根基。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经过客观实践检验的科学思想,具有可使用、可推广和可重复的科学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文精神就是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生态思想理论,是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尊重。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统一,是以科学为根本,以人文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相统一,底线思维主要体现在生态红线、环境红线和资源红线的设立,战略思维主要体现在“三大攻坚” “四个全面” 和“五位一体”,这些观点均有生态文明的一席之地,既立足全局又把握局部。战略思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是必须做的事情,底线思维同样体现了党和国家顶层设计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无论是底线思维还是战略思维都是谋整体布全局,是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只有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相互配合才具有全局意义,才能够真正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相统一,是具有全局意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统一

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就可以看出,既有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有对现实基础的分析,还有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四大中国化的生态思想成果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社会现实,以解决中国生态现实问题为依据来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的推动中国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协调统一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借鉴历史、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之间相互统一。

(四)资源环境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保护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好的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均离不开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只有将环境和发展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获得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支撑。一方面,发展需要对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另一面方面,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资源环境与创新发展相统一,坚持人与人、人与自然、资源环境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主要体现在它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同时继承与发展了世界上的相关文明成果,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又体现了全球性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还体现在,它不仅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建设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品格。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兼容并包,是中国智慧的完美体现。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是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二是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生态领域的执政理念,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出了具体的答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丰富了当代民生理论。严重的生态压力,造成了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影响了党在民众中的形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确立,为确实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恢复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四是弘扬了中华传统优秀生态哲学,让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时代光彩。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是缓解当前的生态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防污攻坚战到蓝天保卫战,党和国家加大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从中国生态现实走出的生态思想,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是指导中国生态实践最好的理论思想武器。二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党要建设的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美丽中国应该是碧水蓝天、绿水青山,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之下,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之美。三是为当今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升中国生态话语权,在建设美丽中国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地球的设想,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生态发展之路,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情怀,为中国智慧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了话语权。

五、结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重要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着重要现实指导意义,是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与美丽中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实际的建设发展中,要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与贯彻,使其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生态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潇.论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编辑/姜雯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基本特征时代价值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中国古代军队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