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婧
我虔诚地捧着书,细细咀嚼着文章里每一次悲欢离合的感悟。当文字一次次触动我的心弦,心湖上那缠绵氤氲的雾就拼凑成一个熟悉的幻影,愈发的清晰……
那是一张经过风霜粗糙雕琢的面庞,细密的皱纹如山中沟壑般肆意纵横;上面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明显或是暗淡的斑,如同飞沙走石的黄土高原;厚而微泛紫的嘴唇不留情面地抿成一条直线,上面密密麻麻的胡须尖锐地叫嚣着自己的尊严;眼神似乎包含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已经被污染得浑浊。人们说“眼神是心灵的窗户”,可我的父亲啊,却好似给心灵上了一把没有钥匙的桎梏。
父亲总是板着这样一张严肃的老脸,让我对他的好感渐消。他对我的吹毛求疵、强词夺理更是让我产生了心理抵触。在家,我总是蜗居在卧室里,避免和他那压抑的照面;出门我总是急匆匆地赶路,避免和他多余的话语。
跟往常一样稀松平常的星期五,他前来接我回家,我几乎皮笑肉不笑地喊了声“爸”,便迅速坐上了车后座,不想拥有一点语言甚至是眼神交流,生怕一句无心之言就能点燃战争的导火索。
一路上的默默无言护送着我们安全到家,待我下车后父亲才下车。光是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我就发现了不对劲,父亲的左腿外曲了点,骨盆左低右高。我顿时心中丛生忧虑,他本来就一身杂七杂八的毛病,这回又是怎么回事?我假作不经意地淡淡问了句话,他也只是淡淡地敷衍我。
尔后,父亲毅然地提起了我那鼓鼓的,似有千斤重的行李包,面色不改,但他左腿的微微屈下却明确地告诉我——他支撑不了。我急想向前将其夺下,却被他宽厚的大手一把拦住,仍然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让我来”,却让我的心紧张地敲锣打鼓。
我们家住在六楼,也没有安置电梯,这无疑是给父亲设置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我背着塞满沉重课业的书包,一步一步地跟在他的后头。一楼,二楼,三楼……“唔”一声闷哼,一步停顿,教我匆忙跑到父亲身侧,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父亲那本就因光阴荏苒而逐渐稀疏的头发因为不断冒出的细汗湿成一团,油光发亮;其余侥幸逃脱的汗珠纷纷抱团,凝聚成一股,夹在那层层叠叠的皱纹里,似乎正恣意妄为,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其中滑滑梯;曾經叫嚣不已的胡须也蔫搭搭地低垂着头。然而那浑浊的眼神却好似被汗水洗刷了去,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景,那是清澈的坚毅,是一心想为孩子出一份力的坚毅。
我没有再拦着父亲,而是任由他的背影艰难地上去,任由他大汗淋漓,任由他气喘吁吁,任由我目送着他的背影直至家门口,如释重负的那一刻。
(指导老师:邓本科)
【简评】
明明心中很想表示对父亲的关心和在乎,但是却被他的严肃和深沉所感染,作者综合运用了外貌、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细致刻画出父亲在生活中带给自己的感受,颇有一点龙应台《目送》的味道。
(点评老师:邓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