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谷林
最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粮食型作物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了更好的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就需要加快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农作物在栽培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因此就需要控制好栽培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农作物栽培技术理论分析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不断快速发展和应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大批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常见的主要包括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合理灌溉技术,土壤处理技术,土壤深松整地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技术是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用最为常见的一种生产技术,通过进行有效的测土施肥,能够明确土壤当中的养分含量和养分稀缺情况,并结合最终的检测结果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保证肥料供给的科学合理。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营养来源,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也是存在一定差异,应该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灌溉。合理密植是指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确定农作物之间的合适距离,这样能够加速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保证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避免栽培密度较大,影响田间的通风透光率,造成病虫害发生。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并不是栽培密度越大就能够获得越高的产量,应该保证定植密度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够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也才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积累更多营养物质。
二、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因素分析
1、播种时间的选择
播种时间是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农作物品种对土壤的积分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其生长发育周期也存在很大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水分的影响,因此在播种之前应该综合选择播种日期,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播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发育。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作物播种都需要根据一定的气候进行选择。例如不同的玉米品种,适合在春季和夏季播种,不同的小麦品种在不同的地区适合在秋季和春季播种。在合适的播种期适当进行播种,能够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由于种子阶段的抵抗能力较差,如果选择的播种日期不合适,会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即便能够成活生长发育缓慢,不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作用。因此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必须综合选择播种日期,以此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保证种子出苗之后快速生长。
2、栽培密度
农作物的栽培密度对农作物的产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确定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田间土壤的营养价值。对于生产能力较高的土地可以适当增加栽培密度,而对于营养较差,生产能力不足的种植点应该严格控制栽培密度。外栽培密度过大,根系之间相互接触争夺养分,根系不能够很好的生长发育,地上植株生长弱小,也会影响到田间的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同的农作物在種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原则,对于降雨多、植株生产能力较强的,在栽培密度确定过程中可以适当稀植。对于降雨量较少,生产潜力较小的农作物可以适当密植。总之在栽培密度确定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农作物的品种土地的生产能力,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要确保田间植物生长良好,光合作用充足,通风条件较好,避免引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3、耕地管理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因素,土地科学管理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农作物耕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农作物播种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及时的翻耕处理。土壤翻耕是指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对土壤层的结构和地面状况进行有效的改造,土壤翻耕之后能够达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透气度的作用。在农作物种植之前,要确保地表土壤平整,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充分,水分适宜。对于农作物产量相对较低的地区,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掌握土壤当中哪些营养元素缺失,并对土壤进行针对性的补给。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及时给予土壤充分的水分,因为农作物的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才能够生长发育。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避免农作物受到干旱。最为重要的是应该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做到科学施肥,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4、合理轮作
长期耕种一种农作物容易增加土壤中的病原物,加重病害的发生,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合理轮作。以棉花枯萎病为例,棉花连种1、2、3、4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0-1.5%、4.0-31.5%、36.0-42.0%、58.0-71.0%,大幅递增。为满足生产要求,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对作物的轮作要进行科学考虑。一是要求轮作年限合理,一般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进行确定。二是对轮作作物进行合理选择,避开病原物的寄主作物,以免病害更加严重,如棉花黄萎病发生地区以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佳,不能与茄科作物轮作。另外,还要考虑农作物种植土壤的养分均衡。各种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如禾谷类作物对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因此,两类作物轮换种植,可保证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避免片面消耗。
5、中耕除草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做好田间除草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进入雨季之后,由于降雨量较多,应该及时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同时还应该做好土壤的疏松处理工作,进一步降低土壤当中的水分含量,防止雨水浸泡,引起农作物根系腐烂。反之当田间降雨量不足时,可以利用中耕除草,有效减少土壤当中水分的散失,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
(作者单位:421131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