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乔蓓蓓,陈晓平,周恩晖,张燚,周晓静
(1.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宁夏 银川;2.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耳鼻喉科,上海)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常因多种因素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OME 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部闷、胀感[1,2]。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和有创两种,尤其是有创治疗临床应用较多,如鼓膜穿刺、鼓室注射药物、鼓膜置管、鼓膜激光打孔及咽鼓管吹胀治疗等[3-5]。OME 虽不影响患者生存率,但常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需要多次、长期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OME 反复发作还会导致鼓室内硬化病灶形成、鼓室粘连、胆脂瘤形成或并发胆固醇肉芽肿等,转为复发性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6]。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近年来被应用于OME 的治疗之中,但因为咽鼓管球囊治疗成本太高[7,8],不能广泛推广。探索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临床确诊的236 例(300 耳)的临床研究探讨鼓膜激光打孔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 年08 月至2019 年10 月就诊于上海公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被诊断为OME 的患者236 例(300 耳),其 中 男120 例(149 耳),女116 例(151 耳);年 龄 21~84 岁,平均(54.29±14.21)岁;病程 1 个月~24 月,平均(9.79±6.45)月。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取0.5 、1.0、 2.0、4.0KHz 均值): 25~80 db HL,平均(39.92±12.74)db HL;声导抗测试呈B 型曲线238 耳,呈 C 型曲线62 耳;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ETDQ-7)评分量表的评分为15~45 分,平均(34.21±4.83)分。
①患者年龄在18~85 岁;②患者有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③病程至少大于1 个月;④耳内镜检查示鼓膜完整,鼓室内有积液;⑤声导抗测试呈B型或C型;⑥纯音听阈测试示轻、中度传导性聋;⑦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的评分>14.5分;⑧近2 周内未进行药物治疗和/或其他治疗。
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②妊娠晚期女;③有重要器官合并症者;④咽喉、鼻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⑤近3-6 月内有头颈部手术史或既往有放疗史患者;⑥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⑦不能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法者。
A 组患者给与耳内镜下半导体激光鼓膜打孔治疗,B 组给与鼓膜穿刺治疗。观察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用安尔碘行术区消毒,范围包括耳廓和外耳道,1%丁卡因耳浴3 分钟,作鼓膜表面麻醉。将半导体激光光纤手术器调至10 W(接触模式),耳内镜下检查鼓膜,见鼓膜完整并可见液平, 在耳内镜引导下,光导纤维探头取鼓膜前下象限,垂直接触鼓膜,激发激光,约 1-2 s 鼓膜打孔(有落空感)。少数患者有鼓膜增厚可略向下加压,注意打孔时激光手柄保持固定,鼓膜击穿后立刻停止, 以免损伤周围组织。鼓膜击穿后环形扩大形成类圆形穿孔,直径大小根据病程长短、鼓膜积液的粘稠度确定,如粘液性积液穿孔易大些,但穿孔不宜过大,以防形成永久性穿孔,用负压吸引器引流中耳腔积液。术后给予羟甲唑林喷鼻剂喷鼻,预防感染。
消毒方法同前,耳内镜下检查鼓膜,见鼓膜完整并可见液平,在耳内镜引导下,用5mL 长针在患耳鼓膜前下象限穿刺,用吸引器扩大穿刺孔直径约为2mm,并抽吸清理中耳腔内积液。术后给予羟甲唑林喷鼻剂喷鼻,并酌情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所有患者经各自治疗后的症状、鼓膜像情况、听力情况、声导抗测试、咽鼓管压力测定结果及ETDQ-7 评分[9,10]。
表 1 ETDQ-7 评分表
患者于术后2 周,1 月,3 月分别进行耳内镜、纯音听阈、声导抗检查。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患者耳内闭塞感、耳痛等症状消失,纯音听阈示气骨导差缩小15dB 以上或骨气导差<10 dB,声导抗测试鼓室图转为A 型;②好转:耳闷胀感及耳痛感减轻,纯音测听气骨导差缩小10 dB 以上,声导抗测试鼓室图转为As 型;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善,听力以及鼓室图均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配对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各自给与不同治疗后3 月,A 组、B 组两组进行有效率比较(如表2 所示),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5)。A 组:经鼓膜激光打孔治疗后,122 耳痊愈,22 耳好转,11 耳未愈,8 耳穿孔过早愈合,行2 次鼓膜激光打孔术。治愈率 78.1 %,总有效达92.3%。有5 例患者(6 耳)在治疗后1-3 天出现鼓膜充血、耳内疼痛,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无并发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愈合期 2周~2 个月,无1 例出现永久性穿孔。B 组:经鼓膜穿刺治疗后,86 耳痊愈,32 耳好转,27 耳未愈,20 耳给与2-3 次穿刺抽液治疗。治愈率 59.3 %,总有效率达81.4 %。有2 例患者(2 耳)在治疗后出现耳内疼痛,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穿孔愈合期 1 周~1 月,无1 例出现永久性穿孔。
表2 分组治疗后3 月有效率比较
根据治疗中抽吸出液体的性状,我们将患者分为浆液性渗出和粘液性渗出两类。浆液型渗出鼓室内积液稀薄、水样、淡黄色;粘液性渗出积液粘稠、混浊、呈胶冻状,难以吸除。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
图1 A 组治疗前后ETDQ-7 评分
图 2 B 组治疗前后ETDQ-7 评分
两组中两种分类的OME 患者经各自治疗后ETDQ-7 评分均明显降低(如图1 和图2 所示),粘液性渗出类患者在治疗前评分明显高于浆液性渗出类患者,而在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 周较浆液性渗出患者前期改善明显,后期两类患者逐渐持平。考虑粘液性渗出类患者中耳腔分泌物为胶冻状,造成患者耳受压感、耳闷胀感、听力减退症状较浆液性渗出类患者重,术中充分引流清理分泌性后上述症状改善明显,而浆液性渗出类患者虽同样引流中耳腔分泌物,但仍需要一段时间引流达到干耳。
表3 浆液型积液疗效比较
如表3 所示:中耳积液为浆液型患耳治疗效果。总计两组浆液型患耳治疗的有效率为90.3%, A、B组浆液型积液患耳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粘液型积液疗效比较
如表4 所示:中耳积液为粘液型患耳治疗效果。总计两组粘液型患耳治疗的有效率为82.4%,其中A 组的有效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浆液型积液患耳的总有效率为90.3%,黏液型积液患耳总有效率为82.4%,二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ME 是引起患者听力下降的一个主要病因,以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又因鼓室积液性质分为浆液型和粘液型。目前认为主要的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本研究显示,治疗后3 个月鼓膜穿刺组有效率低于半导体激光打孔组,这可能与中耳腔开放时间长短相关。鼓膜经半导体激光打孔后穿孔边缘气化、凝固,血供减少, 因而不会在短期内封闭, 一般在2 周~1 月封闭(鼓膜穿刺鼓膜愈合期 1 周~1 月),较长时间满足中耳通气引流,促进咽鼓管的生理机能恢复。一般来说,OME 早期形成浆液型渗出液,病程后期中积液则转变成粘液性。本研究收入组的300 患耳中,浆液型渗出占,粘液型渗出占,比较两者的有效率对于浆液型患耳,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粘液型患耳,半导体激光鼓膜打孔治疗的有效率优于鼓膜穿刺。
总结分析耳内镜下半导体激光鼓膜打孔具有以下优点: ①视野清晰,损伤小,患者不用住院或一日病房即可完成治疗。②鼓膜闭合时间较长。③手术简单易行,耗时短。④并发症少。⑤治愈率高。综上所述,本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可靠,患者容易接受,在门诊即可完成治疗;同时患者经济负担小,易于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