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娟,范学文,杨 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宁夏 银川 7500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可导致皮肤、心血管、骨骼、神经系统等各脏器病变[1]。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慢性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晚期梅毒的一种,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超过30%可发生神经梅毒,且可以发生在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2]。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梅毒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治报告如下。
患者男68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4 d入院。患者入院前4 d休息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侧肢体不灵活,可持物,可独立行走,伴头痛、头晕、头昏,伴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言语不清及声音嘶哑,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及改善循环等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住院过程中患者间断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双眼向前瞪视、四肢僵直,伴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及舌咬伤,每次持续3~5 min后缓解。为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个月余,未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否认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入院时查体:T 36.6℃,HR 60次/min,R 19次/min,Bp 172/101 mm Hg(1 mm Hg=0.133 3 kPa),SpO298%。神清,语利。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凝血全套+D-二聚体结果示:D-二聚体2.240 mg/L。术前四项示:TP-CMIA 14.760S/CO,TRUST 阳性(原倍)。血尿便常规、生化常规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未见明显异常。颅脑弥散未见明显异常。颅脑磁共振增强+MRV示:上矢状窦、双侧横窦、窦汇、乙状窦及双侧颈内静脉颅内段广泛血栓形成;双侧乳突炎性反应。见图1。24 h脑电录像监测示:异常脑电图(背景波慢化,清醒期异常慢波)。腰椎穿刺提示脑压>330 mm H2O。脑脊液常规、实验室检查、细胞学、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及梅毒联检均未见明显异常。全脑血管造影提示:上下矢状窦未见显影,双侧横窦、乙状窦显影浅淡,皮层引流静脉增多。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钠、阿托伐他汀钙片、甘露醇(125 ml,每6小时1次)、呋塞米注射液(20 mg,每12小时1次)、头孢呋辛钠、苄星青霉素(240 U臀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及血栓通等对症治疗1个月,出院时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头痛、头晕、头昏等不适,右侧肢体肌力恢复为5级,复查MRV提示双侧横窦显示,上矢状窦较前显示清晰。
图1 患者颅脑MRV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各异,其中颅高压、卒中样及脑病的症状最常见,而头痛是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些患者也可仅表现为头痛,头痛严重且持续,可伴呕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与下列情况有关:炎性反应、外伤、过敏反应等造成血管壁的损伤;血压低、心脏疾患、全身衰竭等导致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包括血黏度增加、血小板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3]。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以缺血性卒中样症状起病,伴颅内高压症状、癫痫样症状,行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而细胞数正常,MRV提示上矢状窦、双侧横窦、窦汇、乙状窦及双侧颈内静脉颅内段广泛血栓形成,故考虑该患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明确。该患者查血清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均阳性,支持梅毒的诊断。虽然患者脑脊液梅毒联检结果为阴性,但尚不能排除梅毒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之间的病因关系。而有关梅毒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相关报道较少,容易误诊。
梅毒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卫生问题,根据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梅毒近几年来每年约以 15%~30%的速度增长。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特异性症状少,且各类型神经梅毒交叉重叠,以致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4-5]。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被漏诊及误诊,国内报道神经梅毒误诊率可达55.6%~73.4%[6]。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神经梅毒的重要依据,其中脑脊液(CSF)检查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及规范化的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早期诊断治疗神经梅毒并减少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