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花,黄宇菲,叶瑞绿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惠州 51600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今天,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10%~30%的患者会伴发左心房血栓,心房颤动伴血栓的发生,会导致患者残疾率及死亡率显著提升,为此一旦确诊需给予患者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疾病治疗上,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其中华法林可有效预防非瓣膜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的发生,但该药物的药效却易受到食物及其他药物的影响[2]。利伐沙班则具有稳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该药物几乎不予其他食物及药物发生作用,属于理想的治疗药物。在本研究中,对比了使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88例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心房颤动,且超声影像显示患者左心房有血栓形成[3];②患者均对本研究所用利伐沙班、华法林这两种药物无禁忌;③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也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出血性卒中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44例,其中包括男25例,女19例;年龄53~72岁,平均(62.5±2.6)岁;合并疾病类型:原发性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52~70岁,平均(61.9±2.7)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冠心病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心率。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初始口服用药剂量为2.5 mg/d,主要是在晚饭前的30 min为患者口服,1次/d;每隔3天监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大小,若INR达到2.0~3.0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酌情的增减药用剂量,增减量控制为0.5 mg/次。研究组则为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口服用药剂量为10 mg/次,在每晚进餐前30 min为患者口服,1次/d。
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血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情况;②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INR指标变化情况;③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栓、出血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研究组各项康复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血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442.47±0.392.78±0.435.64±1.27对照组443.51±0.423.77±0.517.44±1.39t值12.0369.8446.341P值0.0000.0000.000
2.2两组治疗前后INR变化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NR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441.22±0.321.84±0.452.46±0.512.89±0.57对照组441.24±0.311.52±0.412.12±0.482.43±0.52t值0.2983.4873.2203.955P值0.7670.0010.0020.000
2.3不良反应: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血栓,1例出血,总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出现3例血栓,5例出血,其中2例轻微出血,2例少量出血,1例轻微出血,总发生率为18.1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常引起血栓栓塞,这让患者常合并左心房血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中一旦确诊必须给予患者行及时有效的治疗[4]。针对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在疾病的治疗上,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消除疾病的诱因,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治疗;②应用钙拮抗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动过速;③防止房颤的复发,依据患者病情评估风险,确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④纠正患者血栓及预防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5]。
在具体对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患者的治疗上,在以往常使用华法林这一药物。华法林属于一种双香豆素类抗凝剂,药物采取口服的方式,可以起到对抗维生素K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阻断凝血因子羧基化,如此可达到抗凝的目的[6]。然而虽说使用华法林对心房颤动伴血栓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治疗期间确需经常监测患者INR水平,这样导致多数的患者不配合接受治疗,降低治疗效果及影响药物的推广[7]。随着医学研究及药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的治疗上,推广使用利伐沙班这一新型的治疗药物。利伐沙班属于一种特异性高、吸收高及见效快的抑制凝血因子X的药物,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可延长Xa因子的活性,抑制游离及可同血栓相结合的X因子,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此外利伐沙班还可抑制炎性反应状态,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水平。孙劼等的研究[8]中,分析了使用利伐沙班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疗效,研究中也设置了使用华法林的对照组,结果显示采用利伐沙班的一组抗凝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这表明利伐沙班的药效显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利伐沙班的排除需借助肾脏,为此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时用药一定要慎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项恢复时间指标上,研究组各时间指标均较对照组短,治疗后患者INR升高幅度上显示研究组大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采用利伐沙班对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的治疗效果显著。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利伐沙班的用药安全性也非常高。
综上所述,针对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及血栓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且可促进患者INR的提高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