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展望与预测

2020-05-22 06:15
中国勘察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设计企业发展

行业总体发展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所处宏观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之变局,市场环境、发展逻辑以及资源能力需求都在发生巨变。与此同时,产业生态也在加速蝶变,分化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设计企业为抢占先机纷纷加快确立独特性优势,行业发展迈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增强,行业正在从规模增长走向价值增长

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调整,设计企业已经对行业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深有感知,但很多变化显得虚无缥缈,已经不再体现为过往所熟知的具像模式。过去可以用细分行业简单地将企业进行分类,市场机遇也基本能与行业划等号,业务拓展多是以跨行业、区域延伸的逻辑推进。新的商业环境下,生态融合不断加剧,行业边界逐渐模糊,行业标杆的导向示范作用不断减弱,新兴市场空间不断涌现,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集成化的特点,行业不确定性在增强。

恰恰在这些不确定性中,正孕育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无限机遇。面对新空间、新模式,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需要培育新动能,塑造新标杆,也不再是以做大、做强作为唯一发展目标,而是立足客户发展需求,找到可感知、可衡量的价值创造路径,行业正在从规模增长走向价值增长。

市场监管更加趋向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

2018年行业政策频出,在推进企业资质管理、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市场监管朝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资质管理以最初的资格认证开始,然后到弱化企业资质,再到探索“宽准入、严监管、强服务”的转变。推行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就充分体现了政府监管职能转变的意图,未来将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服务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持续探索建立“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告知承诺审批新模式。

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也成为未来行业监管重点,鼓励设计企业从单一环节向全过程迈进,目前,住建部已陆续发布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与建筑师负责制等相关指导意见与试点,为持续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优化提供政策支持。2018年7月,住建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上海、深圳市开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试点的复函》中,同意在上海、深圳市开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试点,同步开展建筑师负责制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此次试点无疑是工程建设领域与国际接轨迈出的一大步,将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工程领域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

市场空间格局将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从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与投资环境来看,未来行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东北振兴战略、西部开发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新空间,产业升级发展新格局,生态环保建设新要求。在城市建设领域,关注城市空间的优化、城市更新带来的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关注产业升级带来的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与调整,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数字化、职能化发展下的创新新要求。

同时,我国在“一带一路”的投资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重点聚焦交通以及能源领域。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也在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对于勘察设计行业而言,应积极布局应对海外市场。

进入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过去的10年间,建筑业技术投资翻了一番,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价值效益。未来10年,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目前,国内工程建设行业正在逐步开始对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进行探索。对于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会要求商业模式的变革,利用数字技术带来新的服务价值,创造新的业务流,而不仅仅是关注技术的提升。

当前,设计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没有固定统一模式,多是基于自身资源能力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商业模式探索趋向多元化。针对一个或多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单一环节和领域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各环节和领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探索更加高效、经济、可控的业务模式;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复杂现实的数据分析能力,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城市、产业规划和运营平台,如中冶赛迪的智慧城市、中规院的未来城市实验室等;聚焦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升级发展,打造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提供平台化服务,如华建集团的“云华建”、中信工程的智能建造生态系统等。

基于场景创新带来企业价值服务逻辑的重塑

场景创新是什么?需求即场景,场景创新是指洞察并挖掘客户隐性需求,构建以客户与用户的显性需求为核心的技术与服务应用场景,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重新建立设计企业与用户之间、与产业之间、与其他商业生态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生产力,激发设计价值的最大化。

从关注客户价值到关注用户价值。用户是企业产品开发的真正立足点,从客户需求到用户需求,设计企业聚焦最终使用者将更有力进行需求洞察,避免陷入需求错位的陷阱,并且在此基础上定义场景,进行产品化营造,将更有利于产品价值进一步提升。

基于场景需要推进盈利模式多元化。设计企业的角色从产品提供者变为价值创造者,盈利模式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性。过去企业更多的是简单的买与卖的交易,随着平台经量之下,工程建设的产业链将重新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兴起,基于不同的商业场景盈利模式也在不断进化,从所有权到所有权+使用权,商品更像无实体的服务,通过使用权实现用户的长期服务;互联网经济兴起下免费+收费的模式兴起,能够快速锁定用户,为高附加值和增值性服务创造条件。

多层次的资源整合不断上演。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间沟通协作,商业生态的调整也在重构产业价值链,产业之间的跨界竞争与整合在强化,市场从割裂式的链式结构向网络状改变,设计企业也将成为生态节点的资源整合方或资源被整合方。随着生态之间融合加剧,面对跨界竞争者,有效地构建商业服务场景能够更加有效整合外部生态,提供增值服务。

管理模式从管控走向赋能。基于场景创新要求设计企业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相应的也需要建立起对市场保持高度敏感且能快速应变的组织架构。未来的组织将更加注重发挥勘察设计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快速决策能力,组织管理模式也将从被动管控向积极赋能转变,内部打造开放共享生态,深化资源协同运作,促进新业务转型孵化、经营市场统筹、技术创新等战略性功能真正落地。

战略发展展望

进入新时期,外部高速增长结束,赖以发展的基础发生变化,战略发展更趋于理性,寻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主要诉求。

行业融合趋势加强,带来发展定位的分化

在互联网、资本的力组合,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定位自身的服务与价值成为必须思考的命题。跳出工程建设产业链,随着设计与资本、技术、产业、文化、数据等一种或多种资源要素融合,设计企业不再只是定位为以设计咨询业务为主业的专业服务机构,更多的考虑是战略定位升级,促进多元化发展。

工程公司: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工程总承包模式,这对于具备一定项目管理能力的设计企业无疑是巨大发展机遇。设计企业向着工程公司转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发挥前端设计、咨询专业优势,以专业服务牵头,并通过全过程技术管理与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主体深化衔接,实现设计意图完整落地,并通过技术优化,实现对成本、进度的有效控制。

集成咨询服务商:在国家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转型推进过程中,设计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生物医药、风能发电、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医疗、养老、健康等民生领域,甚至是文化创意产业都在加紧深化与设计融合。设计产业本身也立足产业全过程视角推进垂直服务产品体系建设,朝着集成整合服务商定位迈进。以医养产品为例,设计企业需要兼顾投资决策、空间布局,并且将金融、文化、社区等元素充分考虑,绝不是传统延伸发展模式下的多环节服务叠加,而是一种系统集成,涉及面向产业全过程的策划设计、资源整合管理、数据资源挖掘以及服务创新等多线条服务统筹。

投资运营平台:设计与产业、资本的迅速融合推动设计企业立足高远,重新审视服务价值链,设计服务不应仅限于工程建设环节,还将进一步向前端投资决策以及后端运营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拓展,为此,设计企业积极整合对接各层次外部资源,联合打造全过程、多功能的投资运营平台。例如,面对新城市建设的广阔市场空间,设计企业以服务城市建设模式转型需要为切入点,定位为城市运营商,以城市整体效益提升为目标,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城市多方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对城市长期的综合性可持续性开发。

专业科技型服务机构:数据成为新时期设计企业进入智能化领域重要抓手。设计企业经过数10年沉淀形成丰富的工程数据库,通过与政府、互联网公司等其他外部数据库对接催生新型服务模式,同时,与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结合搭建数字运营平台,支撑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从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向专业科技型服务机构转型。

平台型企业:所谓平台企业是指连接两个(或更多)特定群体,为他们提供互动机制并满足所有群体的需求为盈利模式的企业。基于多方共赢的理念,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系统。随着产业边界的日趋模糊,跨界竞争成为了常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新商业模式,立足平台化企业打造,构建生态圈,整合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寻求新的盈利点。

关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创新培育与发展,成为企业新增长极的抓手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全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加强调“产城人文”的有机结合,在产城融合、产城共生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开创了全新的商业生态空间,设计企业顺应市场趋势变化,长远来看,业务创新将朝着专业化、一体化、集成化、系统化以及垂直化的方向发展,业务创新的逻辑与以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考虑到当下新业务培育的复杂程度以及长远发展价值,设计企业往往会将新业务战略上升到全院层面,作为企业深化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由院领导直接牵头对接,审慎思考企业战略布局,理性看待新业务与既有业务之间的关系定位,权衡推进资源协调分配,并且通过深化内部系统变革优化资源配置手段,全面支撑业务转型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升级,从原来的分院制度走向系统性布局

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加速全国化市场布局,尤其是在国家城市群战略的推动下,以实体化区域机构的建设促进属地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正在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推进全国化发展的实践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区域布局不仅是停留在业务层面扩张,更多的是与企业战略深入融合,发挥在资源整合、业务升级、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此,区域机构的设置也从单一的分院制度走向系统性布局。

从功能定位来上来,立足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工程勘察设计将从解决城市问题转向创造城市价值,结合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需求、产业资源优势等方面,界定区域机构的功能定位,兼顾短期与长期目标、局部与整体价值、市场拓展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例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许多设计院都在积极筹划布局大湾区,作为华南区域中心甚至是面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功能区。从业务布局来看,随着新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高质量城市建设管理需求的升级,设计企业普遍需要结合区域热点市场需求,加速“无中生有”,着力培育新业务、新模式,推动“有中出新”的全面升级提升,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从资源整合来看,许多城市群规划中都提出要鼓励制度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当前“企业-员工”的职业布局正在被改写,未来趋势是“平台-个人”,基于各大城市群未来在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制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设计企业将更加强调平台化理念,以技术为支撑,创造性推动对人力资源、产业资源等方面的开放性、全方位深度整合,打造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体制改革发展展望

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浪潮持续推进,与过去相比,改制存在明显差别,过去的改制更多聚焦于无法持续经营的企业,现在则是集中在国家放开性经营的领域与行业;改制关注的重点也在转移,从关注员工补偿成本转移到对国有资产的划分与界定,从解决员工个人出路问题到解决公司持续发展问题……当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与企业自身发展转型紧密相连。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

目前尚处于事业体制的勘察设计单位绝大多数属于生产经营类,国家对于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求非常明确,就是要转企改制。推动行业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变成真正的市场导向和经济效益型企业。事业单位改制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事业编制人员安置,各地方陆续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解决问题,预计人员安置问题不会成为事业性质设计单位转企改制的实质性障碍。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要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目前实际改制进步不会之后太多,事业单位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成为过去式。

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上市

在国有主导地位不能动摇的政策刚性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几乎成为国有设计企业,特别是大型设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唯一路径。但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本并不低,改革的红利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此很难成为国有设计企业产权制度层面普适方式。目前来看,符合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混改相对更加容易推行,而没有上市预期的国有企业由于混改入股成本较高,推动难度相对较大。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简单易追求国有资本退出、改变国有企业性质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本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要求改革方案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提升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体制改革而改革,“增强活力、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是衡量改革方案是否可行的具体标准。为此,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上市为代表的增量改制方式更加容易得到认可。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兴未艾

与产权制度改革相比,国有设计企业的重组整合由于不涉及产权制度调整,同时也能够通过重组产生一定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因此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青睐,成为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改革的主流方式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央属设计企业已通过横向整合或纵向整合实现集团化运作。近年来,地方国有设计单位通过横向整合成立设计咨询集团的趋势日益明显,如上海、湖北、甘肃、沈阳等省市,充分体现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设计咨询产业的决心。

运营管理发展展望

组织模式更加动态性

未来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组织模式需要对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并做出快速反应,基于客户需求对组织进行调整,以期将人员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的快速决策能力发挥到极致,为此,组织模式将更加趋向动态化。

从功能定位来看,组织管理从管控型总部向赋能型总部转变。以往设计院的管控模式简单化可划分为运营型总部、战略型总部、财务性总部等,现在管控思维开始转向价值赋能,总部的定位不是简单地管控或服务,而是要在新业务转型孵化、经营市场统筹、技术创新等方面真正创造价值。

从管理方式来看,组织将从纵向协同到横向协同,以往设计院更多关注的是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纵向协同关系,而新一轮很多设计企业组织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业务机构之间的横向协同与资源共享,为战略推进落地形成合力。

从驱动力来看,设计企业也将从原有的行政驱动、制度驱动走向愿景驱动、业务驱动、数据驱动,组织的作用从强制性推动向柔性引导过渡,更有利于形成内部凝聚力,发挥员工巨大潜力。

组织关系从竞争到共生,从雇佣到伙伴。一方面,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开始从竞争到共生共赢。越来越多设计企业通过多种方式与外部机构或同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新市场;另一方面,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从雇佣关系到合作伙伴、从人才所有权到人才使用权、从人力成本到人力资本,近年来很多企业也在探索实行股权激励、合伙人激励等政策。

项目管理建设日趋完善

近年来,设计企业降本增效的自我驱动、进入资本市场的刚性要求以及来自业主的管理压力都在驱使企业项目管理体系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从架构层面的项目管理体系诊断和总体规划,到运营层面的项目策划与管理体系、项目工时管理体系、项目商务与费控管理体系、项目业绩评价体系、项目管理人才能力提升体系等。

其中,项目工时管理体系逐步深入。勘察设计企业的主要资源和成本体现在设计人员的工时投入,近年来,部分建筑设计行业、土木工程设计行业内企业逐步建立项目工时体系,基于外部或自主开发的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设计人员工时状况汇总,并进行资源的有效调配,提高设计师的利用率,同时为产值分配以及科学的项目设计、计划控制、资源分配等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随着工时数据的不断积累、调整,项目工时管理体系还将用于建立员工能力基线,为员工能力提升、绩效考核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正在逐步普及。在“软技术”日趋重要的情况下,项目管理“硬技术”得以继续发展的是基于信息网络化的数据交换,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项目管理。近年来,网络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渗透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基于网络的项目管理系统、全面信息传递系统、基于数据化的费控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等,都揭示出信息技术与项目管理结合带来的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方式的变革转型。

人才管理多点开花

随着行业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成熟发展,新环境下设计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不再单纯聚焦于管理角度,而开始从人力资本经营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人力资本经营更强调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坚持价值优先,以企业经营目标为重点,通过人才培养和发展、员工激励等核心内容,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积极性,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为此,人才管理方方面面都将产生新的发展趋势。

人才管理理念倾向于组织无边界、管理无层级。新环境下,设计企业管理层级、组织等概念将被弱化,人员的个体自由度被进一步放大,对设计企业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更多是以独立小团队+平台的形式开展业务。在这一背景下,设计企业不再是以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为主导,取而代之的是目标和关键成果(OKR)、关键结果领域(KPA)等综合性考核指标。随着业务类型日趋多元化,设计企业开始探索OKR 的方式,设定与业务目标相关的战略性指标,制定、评价与管理过程更为系统,更注重过程的绩效跟踪与指导,而不单一追求量化结果。

员工权益性激励日益受到重视。随着行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人才竞争进入到白热化,越来越多设计企业将人力资本的开销视为对未来的一种投资而非一种费用,为此,薪酬体系内涵更为丰富,针对核心人才的权益性激励与发展机制,内部创业平台、合伙人及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被广泛关注。

人才引进跨入革新阶段。设计院转型升级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体系做支撑。在延续传统外部人才招聘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企业也在尝试多元化方式持续“获取人才”。一方面是针对以合同工、自由职业者和零工为代表的“非传统用工”人员,在高技能人员日益短缺以及许多小众领域,利用和管理“非传统劳动力”将对设计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有国际市场拓展意愿的企业,在某些有严格劳动法律、高离职遣散费等要求的国家和地区,设计院可以通过非传统员工合理使用减少当地招聘压力;另一方面是内部人员流动。在外部人才越来越难获取和吸引的环境下,能否从内部发现人才,将对设计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设计院将重塑人才获取的思维方式,思考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内部人才队伍,通过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关注与投入,同时完善基础设施与激励机制等举措,支持人才内部流动在不同团队、岗位、职能和地域间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设计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